CT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2017-03-06翟永文李在军王忠民
翟永文,李在军,王忠民
(内蒙古包钢医院影像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CT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翟永文,李在军,王忠民
(内蒙古包钢医院影像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探讨在进行急性阑尾炎检查时应用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高度疑为急性阑尾炎且经CT检查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资料为依据进行价值探讨。结果 88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被确诊为单纯急性阑尾炎,有4例患者被确诊为可疑急性阑尾炎,有18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9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穿孔,12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脓肿,3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6例患者被确诊为盆腔炎,2例患者被确诊为宫外孕;手术后有80例患者与CT检查结果相符,诊断正确率为90.91%。结论 经过分析,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应用CT检查正确率高,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CT;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价值
急性阑尾炎隶属于常见外科疾病,其发病病因为患者的阑尾腔受细菌入侵或者堵塞。早期诊断难度较高,若患者临床症状典型,可通过实验确诊,但患者临床症状若不明显,诊断时则易与其他急腹症混淆,因此在诊断时多采用CT检查[1]。本文主要探讨应用CT进行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高度疑为急性阑尾炎且经CT检查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的具体情况及各项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高度疑为急性阑尾炎且经CT检查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88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3.1±3.2)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右下腹疼痛或者呕吐、恶心等,经实验室检查后发现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均有所增高。
1.2 方法
采用GE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25例患者采用平扫,41例患者采用平扫兼增强扫描方式,22例患者在扫描前口服800 mL的2%泛影葡胺。将层厚、层距控制在5 mm,进床速度控制在15 mm/s左右,将检查的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进而由俩位以上高年资医师对患者的阑尾及其周围组织进行详细观察。
2 结 果
2.1 检查结果
所采集的88例患者资料中,有34例患者被确诊为单纯急性阑尾炎,有4例患者被确诊为可疑急性阑尾炎,有18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9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穿孔,12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脓肿,3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6例患者被确诊为盆腔炎,2例患者被确诊为宫外孕;手术后有80例患者与CT检查结果相符,诊断正确率为90.91%。
2.2 急性阑尾炎具体CT表现
具体的CT检验标准为:患者的阑尾直径超过0.6 cm,且患者的阑尾壁较之前明显增厚,阑尾的管状结构系消失,阑尾的边缘呈毛糙状态,且阑尾组织的形态与邻近组织比较接近。这些明显且直观的检查标准是进行阑尾诊断的主要依据。患者的阑尾外径的大小与患者确为阑尾炎的几率成正比;若患者CT检查后发现的阑尾内存在结石,则表示患者患急性阑尾炎的几率极大;若患者阑尾周围有炎性渗出且伴有淋巴结影,则表明患者患急性阑尾炎的几率极大。此外,还需要注重鉴别非穿孔与穿孔阑尾炎。非穿孔阑尾炎:CT显示患者的阑尾出现肿块或者脓肿、结肠后筋膜及盲肠内侧增厚;阑尾炎穿孔:阑尾腔外气体、粪石以及周围出现脓肿。
2.2.1 单纯急性阑尾炎
共有34例患者在CT检查时确诊为单纯急性阑尾炎。具体CT表象为:30例患者阑尾壁出现水肿且增厚,阑尾直径均在6 mm之上,19例患者的阑尾周围有炎性液体渗出。
2.2.2 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
共有18例患者在CT检查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具体CT表象为:患者的阑尾均存在明显的增粗、增大现象,且患者的阑尾直径最大可达24 mm,11例患者的增厚的阑尾壁呈均匀状态,5例患者的阑尾壁存在局部毛糙不均匀状,8例患者的阑尾腔内存在高密度粪石影。
2.2.3 急性阑尾炎并穿孔
共有9例患者在CT检查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穿孔。5例患者的阑尾呈明显增大状,4患者的阑尾结构在CT影像中无法看到清晰结构,患者的阑尾壁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可高度疑为局部穿孔。
2.2.4 急性阑尾炎并脓肿
共有12例患者在CT检查时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脓肿。5例患者的阑尾呈肿大模糊状,其余患者的阑尾无法清晰辨别且存在团块包块,伴有积气或积液。
3 讨 论
广义上讲,阑尾为一条细管状器官,其根部固定但尖端为游离状,阑尾的管径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大而逐渐缩小,缩小后就易被粪便阻塞,进而形成阑尾炎[2]。一般情况下,若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且经实验室检查后均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但由于阑尾有一定的游离性,因此在检查时有30%的患者较难诊断,且常规诊断孕龄期患者时正确率尤为低下,若诊断不及时,患者则会出现化脓性阑尾炎甚至恶化致弥漫性腹膜炎[3-5]。为了检查上述情况的发生,提高诊断正确率,在诊断时多采用CT诊断。
本次研究共采集了高度疑为急性阑尾炎且经CT检查的88例患者资料,具体的检查结果为有34例患者被确诊为单纯急性阑尾炎,有4例患者被确诊为可疑急性阑尾炎,有18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炎,9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穿孔,12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脓肿,3例患者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合并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6例患者被确诊为盆腔炎,2例患者被确诊为宫外孕;手术后有80例患者与CT检查结果相符,诊断正确率为90.91%。
综上所述,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应用CT检查正确率高,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1]张伟耀,邓惠玲,朱峰正,梁海毛.急性阑尾炎CT检查的辅助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思路[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3,(12):1414-1416.
[2]王亚莉,宋 莉,覃由宣,付 兵.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8):218.
[3]袁国奇,李清水,黄锦钊.CT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09,(01):148-149.
[4]杨朝林,李清水,袁国奇.64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06):112-115.
[5]李华莉.64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03):89-91.
R445
B
ISSN.2095-8242.2017.065.12801.02
本文编辑:吴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