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典藏项目的经典个案:“光影人生
——高帆、牛畏予摄影艺术回顾展”述略
2017-03-06汤林丽
汤林丽
设立于2013年的中国美术馆“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自启动以来,对推动中国摄影艺术的国家收藏,全面建构和生成具有丰富性和代表性的馆藏摄影作品面貌,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作为“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典藏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影人生——高帆、牛畏予摄影回顾展”的举办,又一次丰富了中国美术馆的影像收藏,为“影像中国”系列典藏项目提供了又一个经典个案。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光影人生——高帆、牛畏予摄影回顾展”于20 1 7年6月8日至6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此次回顾展是2017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之一, 也是高帆、牛畏予伉俪的首次联展,展览精选了高帆、牛畏予摄影艺术生涯各时期代表性的作品一百二十余件,全面呈现自20世纪30年代末至70年代末高帆、牛畏予摄影生涯不同历史时期的摄影面貌和艺术特点。在展览筹备过程中,高帆、牛畏予的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高帆摄影作品130件,牛畏予摄影作品110件,这批捐赠作品是从家属藏数万件摄影照片中遴选出的重要作品。此组作品的入藏,完整呈现了高帆、牛畏予伉俪不同时期艺术创作的特点与成就,丰富了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摄影作品的研究序列。
本次展览集中于两位摄影家各时期的经典作品,并将展览聚焦于五个专题:包括“他从太行来——高帆战争时期摄影”“平生只负云山梦——高帆新中国时期摄影”“女性风华——牛畏予女性题材摄影”“时代风貌——牛畏予肖像题材摄影”“边疆山河——牛畏予边疆题材摄影”。此次展览作品虽然并不能涵盖两位艺术家拍摄的各类题材和主题,却体现了当下我们对两位摄影家的艺术审视和审美判断。
牛畏予的首次个人影展,于1988年3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高帆的首次个人影展,于1999年8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两次展览也是两位摄影家生涯中唯一的美术馆展览,因而相隔几十年后,在中国美术馆对于高帆、牛畏予伉俪的摄影生涯再次回顾,有着特殊的意义。展览的部分作品是当年展览的原作,反映了不同年代摄影印放与装裱的材质与工艺。
同时,展览精选了大量的艺术文献以丰富展览的内容,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位摄影家摄影之外的艺术活动。分为三大类:一、以影像的方式,为观众直观介绍两位摄影家的艺术成就,包括1988年牛畏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期间,摄影界学者对牛畏予艺术评价的录像资料,以及高帆谈个人战争时期摄影特点的录像资料。二、专辟“家庭影集”展厅,包含家庭照片喷绘、照片手工书、友人往来书信等,构建两位摄影家的日常生活和家庭趣味。三、以聘书、证书、画报创刊号、高帆从事画报工作的笔记、1 988年和1999年个人影展宣传册、牛畏予关于亚非拉、红旗渠、西藏摄影的原片以及新华社图片编辑档案袋,《他从太行来》《天下之脊》等等文献和实物的呈现,展示两位艺术家的工作细节和成就。
高帆、牛畏予伉俪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批摄影工作者,也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探路者。他们的作品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要的历史篇章,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们是摄影艺术的创作者,同时,他们还是中国摄影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
他从太行来——高帆战争时期摄影
高帆在20世纪中国摄影中的成就,集中体现于战地摄影,它们已成为珍贵的文献史料,这些历史现场或仪式活动的记录,赖于摄影得以成为记忆的载体,而被后来者观看和研究,这比文字和图画更为直观。高帆曾说:“把记录战争作为摄影记者使命的最高体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高帆投入了百团大战、反扫荡战斗、平汉路破袭战、北流寺战斗、陇海战役、上党战役、定陶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平津战役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的现场摄影报道。
战争时期的高帆
高帆生于1922年,曾就读于浙江省立桑蚕专科学校。“七七事变”爆发后,爱国青年纷纷奔赴战场,高帆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拿起画笔走上街头作抗日救亡宣传”,自杭州前往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奔赴华北抗战前线,分配在129师先遣支队做宣传干事,主要做壁画和木刻创作。1939年,因为部队缴获一台相机分配给了他,从此开启了摄影生涯。边区的摄影者战斗在最前线,而这个最前线,不单是民族危亡的最前线,也是艺术创造的最前线。在这一时期,高帆在战斗场景和边区生活的题材中积累经验,形成个人的风格。高帆曾在《黄镇创办〈战场画报〉》中这样描绘当年的情景:“当时,政治部主任蔡树藩有一架照相机,他把这架稀罕玩艺儿交给我保管。我一有机会就摆弄,拍了不少照片。经常是在老乡窑洞里用被子把窗户蒙上,借两只大碗,装上显影液和定影液,就冲底片、印相片了。糟糕的是,遇上日本鬼子‘扫荡’,马上就得转移,常常把照片、胶卷埋在大树下、野地里。很多宝贵的照片,就这样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常以此为憾事。”
高帆摄影的视觉形式和面貌是在战争时期的摄影实践中形成的。1938年至1945年是高帆摄影探索期,他将摄影实践融入到革命洪流中,拍摄了大量战争场面和根据地生活的纪实摄影,并在解放战争时期确立并发展出自身的摄影风格,对于参与塑造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图像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场画报
高帆 《1945年6月,安阳战役北流寺战斗》明胶银盐 60.96cm×50.8cm 1945
深入战斗前线拍摄,也是一场有关生死的战斗任务。高帆拍摄于1945年6月的《安阳战役北流寺战斗》,从抓取和概括战斗特征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准确和到位的。在战场上,士兵是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而摄影者却可以因拍摄需要四处走动。所以为了自身安全,摄影者必须了解战场的实际状况。好的战地摄影作品首先是内容,即准确地表现战斗的特点,或人物的特征,表现冲锋陷阵的场面是经常要面对的,但在拍摄中若抓不住战斗环境和方式的实际特点,便很难从照片中辨认不同战斗的具体情况,也就很难起到或是降低了宣传作用。1948年3月至5月,高帆以一种献身精神拍摄的《临汾战役,我军爆破手进行连续爆破》中表现了爆破手爆破成功后硝烟弥漫的战斗现场。他与战士并肩战斗,与手握武器的战士同样勇敢。摄影记者首先应该是事实的讲述者,在拍摄过程中,对于动态性的捕捉和瞬间性事态的把握非常重要,他总是强调,“靠近、靠近、再靠近”。
高帆曾讲,好照片的特征是要经得起三眼看:“一眼能抓住人,二眼耐人看,三眼有深意,发人深思。”拍摄于1946年11月的《滑县战役押送俘虏》中,画面右侧紧裹着大衣低头行进的俘虏,便在第一时间引起了观者的注意,俘虏前趋的身姿与步伐,似乎要冲出画面,呈现了俘虏心理上的紧张感和压迫感。拍摄于1947年夏的《陇海前线的民兵担架队行进在黄河堤上》,让人不由得思考战地摄影师所应具有的历史责任感。这些民兵的救护行为并不足以构成历史事件的见证,却让我们在当下看到战争环境下的苦难和生存的不易。
高帆非常熟悉部队,了解部队的传统、规模、作战计划,并将自身当作部队的一员。在部队战斗和生活中,他与战士们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只有这样,在战斗中,战士们才会配合、甚或照顾拍摄者的拍摄任务。高帆拍摄了临汾战役中很多感人的历史画面,此战役是当时解放军最大的一场城市攻坚战,解放军徐向前所部向梁培璜固守的临汾发起进攻,以解放军占领临汾而告终。高帆拍摄的《临汾战役中突击队员战斗前留影》,这种面对死亡的现场感,让人肃然起敬,这是严肃庄严的一刻。战斗前的拍照成为战争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团结和鼓舞士气、增强斗志,但在今天的观者看来,则更多的是战争悲壮的一面。
高帆 《临汾战役,我军爆破手进行连续爆破》 明胶银盐50.8cm×60.96cm 1948年3-5月,山西
高帆 《滑县战役,押送俘虏》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6年11月,河南
高帆 《临汾战役中的突击队员战斗前留影》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8年3-5月,山西
高帆 《总攻临汾开始,突击队员奋勇冲锋》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8年3-5月,山西
高帆 《进入北平城》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9年2月3日,北京
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最后阶段,便是对国内大小城市的占领和接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把军队变成工作队》中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2月发给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一封电报,明确指示:“军队干部应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如果我们的干部不能迅速学会管理城市,则我们将会发生极大困难”。1949年1月,高帆随接管部队先行进入北平,并随后拍摄了解放军进入北平以及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在西苑机场阅兵的历史时刻。这些在城市景观背景下的拍摄,是高帆摄影生涯成熟期的重要摄影作品。1949年2月3日,高帆拍摄了《观看解放军入城的北平市民》《北京部队乘坐卡车在北平城行进》《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的军车经过西四牌楼》等《入城式》系列照片;1949年2月9日,拍摄了《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系列影像;1949年3月25日,拍摄了《毛主席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都是具有时代性的重要历史记录。
高帆的摄影创作题材非常丰富,他对于战地新闻摄影的拍摄是非常全面和具体的,除了上述谈到的拍摄战斗场景外,拍摄内容还有联欢大会、集体读报、政治学习、晋冀鲁豫边区文化工作者座谈会、部队行军、开荒、挖窑洞、边区人民支援前线、动员大会、检阅部队、缴获武器等等细节,足见高帆对战争年代生活的熟悉和深入。
高帆 《北平入城式,解放军宣传队的军车经过西四牌楼》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9年2月3日
高帆 《毛主席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 明胶银盐60.96cm×50.8cm 1949年3月25日,北京
在考察高帆摄影主题和题材的同时,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他对摄影美学的探索。他在投身摄影事业之前所从事的壁画和木刻创作,为他的摄影道路提供了美学基础,在拍摄内容的同时,也注重表现环境和氛围,并不断探索摄影构图和形式美感。1944年以前的摄影作品,画面对内容的重视大过形式的追求,只是作为历史的记录进行客观拍摄,尽管《1942年,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中表现出了对地域环境的关注。从1945年的照片中可以想见,高帆已然成为一名成熟的战地摄影家,并让我们在1948年至1949年拍摄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位卓越的战地摄影师,画面中呈现出一种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充满着史诗般的崇高感。
平生只负云山梦——高帆新中国时期摄影
新中国时期,高帆在摄影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十余年解放军画报工作中对战争新闻摄影的理论总结和概述。高帆长期从事画报编辑工作,自20世纪3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历任《战场画报》《人民画报》《华北画报》《西南画报》《解放军画报》《中国摄影》的主要负责人。他也曾主编、参编十余种党史、军史的图集,为图像历史研究留下了重要资料。高帆从事的艺术事业和摄影实践,参与构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摄影的视觉图像和美学系统。他无疑是新中国军事新闻影像文化的建构者,他曾概括军事摄影造型元素的四点表现:感情真、气氛足、动势强、威势壮。
高帆 《1942年,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2
积累了六十余年的军事摄影和画报工作经验,高帆将摄影创作经验上升为理论,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民族性”的新中国时期摄影创作经验撰写过若干理论文章和摄影评论。这些首次整理展出的高帆新中国时期的摄影作品,和他这一时期所提出的摄影观念息息相关。“平生只负云山梦”是高帆绘画常用的题款。高帆在新中国时期的摄影,在拍摄内容转变的同时,摄影的绘画性特点更为明显。高帆在新中国时期将摄影视为抒情与言志的艺术实践。因为本职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外出创作,高帆在新中国时期留下的摄影作品数量较少。此次展出了高帆于50年代出访东欧期间的采风作品和游历抒怀的风景摄影。
战场画报新年创刊号书影(1943)
高帆 《机枪阵地,解放战争时期》 明胶银盐 60.96cm×50.8cm
高帆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素养和美学追求使他的摄影作品充满了多义性和多种阐释的可能性。高帆精心拍摄的东欧人物肖像摄影作品,是他在军事新闻工作之余的摄影审美取向。它们被高帆编目拓裱在黑色卡纸上,并盖上他在中国画创作中常用的个人印章,珍藏至今。这批东欧人物肖像作品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旨趣。
高帆 《东欧人像》 明胶银盐 29.7cm×38cm 1954
高帆曾对画报记者的工作进行过概括:“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摄影工作者深入战场,出生入死,英勇战斗,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逐步形成了深入生活,深入战斗,歌颂英雄,鼓舞斗志的光荣传统。”他强调始终要把表现英雄模范人物作为拍摄的重点内容,他说:“他们最富时代精神,又各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照出来能让人感到可敬、可爱、可信、可学。”高帆1965年拍摄的《陈永贵》系列影像,便是新中国时期英雄模范人物拍摄的具体范例。
高帆是深具文人情怀和意趣的摄影家。从战争时期拍摄的北方大地,以及无数个战斗瞬间,再到他拍摄的《黄山》《漓江》《崂山》等风景画意摄影,画面中充满了对意境幽远的景致的偏好,虽然拍摄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画面中浪漫主义的情调是一致的。
高帆 《陈永贵》 明胶银盐 58cm×45.8cm 1965
高帆 《漓江》 明胶银盐 30cm×38.5cm 新中国时期
高帆 《黄山》 明胶银盐 39cm×29.5cm 新中国时期
时代风貌——牛畏予肖像题材摄影
高帆是牛畏予摄影艺术道路的引路人。他们是生活伴侣,是革命同志,是艺术同道。如果将高帆称作红色摄影家,牛畏予则反对将她的作品归类于“红光亮”的评价,她称自己为“自然而然成为现在”。牛畏予被研究者称为新中国第二位女摄影记者(第一位是塔吉古勒)。
牛畏予生于1927年,受从事地下工作的胞兄牛斗影响,就读于四川万县国本小学期间参与读书会,投身抗战宣传和识字运动。1945年春参加革命,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1948年任《华北画报》摄影记者,后随二野南下,在《西南画报》工作。1951年初转业到新闻摄影局任摄影记者,后任职于新华社摄影组至退休。
在新闻现场拍摄环境肖像,是牛畏予摄影生涯的主要特点,也是她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发表在《中国摄影》上的代表作《华罗庚》,是新中国时期的代表性的人像摄影作品,后由吴印咸先生收录进摄影教材中,而被后学者广泛知晓。此次展览的数十件肖像作品中,包括新中国时期党政军的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有为1955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美展进行创作的画家于非闇、吴镜汀、徐燕孙、王雪涛、陈半丁、姜燕、黄胄等人,也包括牛畏予五六十年代所拍摄的数学家吴文俊、钱学森、茅以升、郭沫若、梅兰芳、齐白石、马思聪、戴爱莲、老舍、许广平、蒋兆和、铁人王进喜等。
这些摄影作品包括一部分当年正式发表的新闻照片,但大部分是牛畏予在工作任务之外的个人兴趣拍摄,或是拍摄任务中未被选用发表的照片。牛畏予拍摄的肖像题材作品并没有套路化的描述和过度的雕琢,拍摄者和被摄者似乎处于各自的气场和语境中,互不干涉。文艺界或学界名流的肖像作品,如数学家吴文俊身旁的推演公式,姜燕身后画架上的国画线稿,蒋兆和正在面对茅以升先生进行人像写生创作,京派传统画家们的提笔和作画姿态等,都是他们各自身份和工作特征的准确把握。虽然是在被摄者家中拍摄的日常工作照片,却非常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饱含着女性的柔情、细腻和包容。
牛畏予 《毛泽东投票》 明胶银盐 54cm×54cm 1954
20世纪50年代,牛畏予
牛畏予 《数学家吴文俊》 明胶银盐 50cm×50cm 1956
牛畏予 《华罗庚》 明胶银盐 54cm×40cm 1956
牛畏予 《画家蒋兆和》 明胶银盐 50cm×50cm 20世纪80年代
牛畏予 《画家陈半丁》 明胶银盐 60.96cm×50.8cm 1955
牛畏予 《梅兰芳与齐白石》 明胶银盐 37.4cm×54cm 1956
牛畏予 《马思聪和夫人》 明胶银盐 50cm×50cm 1956
牛畏予 《何香凝》 明胶银盐 50cm×50cm 1961
在展览现场,我们将牛畏予拍摄的《老舍》与胡絜青的题字一并展出。由此张照片引发的事件进入观众的视野。在画面中老舍先生正在桌旁把玩心爱的收藏品,胡絜青女士就是凭着这张照片拍摄的家中旧藏,将“文革”中抄没的这部分家藏文物追要回来的。
女性风华——牛畏予女性题材摄影
牛畏予的摄影实践侧重于新中国摄影,主要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华社摄影组拍摄任务时展现出的女性特质和个性倾向。新中国时期的和女性相关的新闻摄影题材通常作为拍摄任务布置给女性摄影工作者,这也是新中国时期女性视觉形象的来源。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摄影师之一,牛畏予在新中国时期拍摄了广为传播的女性形象,如:康克清、许广平、戴爱莲、赵青、丁玲,以及1949年第一个三八妇女节、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女公交车司机、藏族女犁手、人民公社的女大学生、大庆油田女工人、福建女民兵等广泛的题材。
牛畏予 《裕容龄》 明胶银盐 50cm×33cm 1961
牛畏予 《解放后第一个初春 北平妇女在故宫太和殿前庆祝“三八”节》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49
牛畏予于1962年拍摄的《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员赵青在练功》,是当时新华社的发稿片。赵青是当时首都舞台上的著名青年演员,1959年,中国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创作完成,赵青凭借在其中扮演女主角三圣母的表演而成名。至1962年,赵青已多次随表演团赴国外演出,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此次拍摄是在排练室中完成的,画面后方安排的两个旁观者站立的姿态与赵青的民族舞蹈动作形成呼应,非常生动。
牛畏予 《四川红塔公社的女社员》 明胶银盐50.8cm×60.96cm 1963
牛畏予 《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员赵青在练功》 明胶银盐50cm×50cm 1962
牛畏予 《藏族女犁手》 明胶银盐50.8cm×60.96cm 20世纪60年代
边疆山河——牛畏予边疆题材摄影
牛畏予性格外向,在工作中,她总有一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拼搏劲头。新华社拍摄任务有下基层、体验生活的机会,她总是积极争取。自20世纪60年代因工作调动,牛畏予不再参加政治新闻采访拍摄任务后的十余年时间里,曾赴云南、新疆、四川、辽南、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进行摄影创作。她的足迹踏过祖国的塞北江南、川藏高原、天山脚下,广收博纳,精心拍摄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佳作。她曾重走长征的雪山、草地,四次到四川阿坝拍摄专题,两次到新疆,1975年在西藏做长达八个月的采访……在她所保留的十余本拍摄笔记中,我们能够发现她对于自己艺术生涯的总结,即“倾注心血,饱含真诚”。牛畏予的摄影活动,为我们留存了大量当时各民族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时代工程和壮阔的祖国山河,如《跟我走》《红旗渠》《骡马队翻越日秀拉雪山》《四川阿坝“塔洼”,打麦场上》等,它们个性化地展现了新中国女性摄影师镜头下的家国形象。
牛畏予 《“跟我走”》 明胶银盐 60.96cm×50.8cm 1960
牛畏予 《火车、大桥、公路与大象》 明胶银盐 105cm×150cm 20世纪50年代
牛畏予 《四川阿坝“塔洼”,打麦场上》 明胶银盐10.5cm×11cm 1963年
牛畏予 《骡马队翻越日秀拉雪山》 明胶银盐 50.8cm×60.96cm 1975
牛畏予 《柏树与儿童》 明胶银盐 60.96cm×50.8cm 1959
“光影人生——高帆、牛畏予摄影回顾展”的举办,是中国美术馆“影像中国——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系列典藏项目20世纪中国摄影典藏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具体分析高帆所代表的晋冀鲁豫根据地的革命历史影像叙述,以及牛畏予所代表的新华社女性摄影家的视觉美学构建提供了契机,也为我们从整体上梳理和研究战争时期摄影和新中国摄影不同发展阶段的面貌提供了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