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琰东“新汽车三变”目击记
2017-03-06霜红
◎ 文、图︱霜红(本刊记者)
傅琰东“新汽车三变”目击记
◎ 文、图︱霜红(本刊记者)
2017年1月15日,记者来到傅琰东在北京近郊租借的大型排练场,观看其新创的《汽车三变》的首演。
舞台上,演出已经开始,傅腾龙(傅琰东的父亲)正带领观众观看整个舞台,指明一览无余的空旷。接着地面埋置的一排烟火自动燃起,火树银花遮没舞台,不到一分钟,烟花散尽,舞台的正中出现了一辆红色小轿车,待大家看清这架车辆,耀眼的烟花再度燃起;瞬间,红色轿车变成了白色的,接着傅腾龙指挥一幅银幕从空中降下,挡在车身的前面,随着灯光打亮,车的影子凸现在银幕上,只见两个人将车子抬离地面,托到空中,银幕随之升起,观众看见汽车己变成一架同色的直升飞机了。这就是一年来傅琰东团队在中国杂协创作基金支持下创新的《汽车三变》——把“轿车突现”“轿车变色”“车变飞机”一气呵成地表演。演出结束后,记者就这个节目的创作对傅琰东父子进行了采访。
记者:
看了刚才的首演,感觉挺震撼,在一个完全空旷的场地表演如此复杂的大型节目,很壮观,尤其后一个变化感觉很新颖。当然,初次表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想问的是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来进行创作?
傅琰东:
主要还是演出需要,目前我们傅家班大型魔术晚会在国内演出很多,演出中总感觉到还缺少一套重磅的、观众喜欢的压轴节目。
那么创什么节目来压轴?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如何体现大气、丰富、阳光、奇妙的中华魔术精神,体现睿智、科技、趣味的时代正能量。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国家对文化创新非常扶持和鼓励,中国杂技家协会为我们申请了创作基金,经过反复讨论推敲,我们确认了“汽车三变”这一选题。
记者:
“变汽车”的节目,国内外魔术舞台并不鲜见,为什么还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傅腾龙:
哪怕是一个常见题材,表现方法也可与时俱进,技术内核、表演风格等层面的革新,都大有文章可做。我们曾于2001年,在上海雅林《快乐魔方》专场魔术中表演过“汽车来去”;2005年在广西电视台《魔幻英雄会》中表演过"车模轿车齐现",门子和表演都有创新,但是我们感觉这方面还有发展空间。
我们为“汽车三变”定了三个目标:
1、技术上要有新的突破,经得住内行的点评;2、规模上既要最大化,又要方便巡回演出;3、表演上吸取南派魔术“多个大型节目连续表演一气呵成”的方式,追求效果的多次高潮。
我们写了一份工作提纲,节目的程序规划为三个变化:第一步,“凭空变车”,不用黑幕、景片遮掩,不蒙不盖,仅靠刹那间冷焰火耀眼遮挡就变来一辆红色轿车;第二步,“轿车变色”,也是不蒙不盖,喷雾瞬间,红色轿车褪为银白色;第三步,“汽车变飞机”,女演员进入轿车,架子前白色布幔落下,同时背后灯光投影清晰可见,轿车升腾间车影在空中化为直升机投影,这时布幔从架子上滑落,直升机虚悬空中,螺旋翼急速转动,女演员在机窗口伸出头来,向观众招手。
记者:
听起来是个激动人心的计划,实施情况怎么样?
傅琰东:
纸上谈兵是容易的,实施起来就问题多多,诸如:制作力量问题,我们自己的道具车间做实验模型还可以,大规模的、精细的钣金工、机械等等就无能为力。资金问题,虽有国家的资助,但细算下来,仍有一大块缺口,需自己努力,魔术真是烧钱。场地问题,这么大的制作,后期的装配、排练等,到哪去铺摊子?最缺的还有人手、时间,因为演出档期太满......。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决心做,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比如差钱,就马不停蹄地演出挣钱,场地不够,就到远处去找。有时机遇也会碰上来的,2014年我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参加魔幻话剧《崂山道士》演出,期间熟悉了几位舞美设计师,不仅灯光、装潢、搭台、装置经验丰富,而且道具制作车钳刨力量雄厚,只是没有做过魔术道具。我与他们一见如故,他们的基地在靠近京郊的河北省,往返一趟开车五六个小时,老爸经常扎在那边,边工作边磨合,加强他们的魔幻思维,师傅们非常聪明,想出的办法很奇特,比如为了制造一辆能折叠的轿车,用钣金工一锤敲出来是太困难了,师傅们到旧车市场去寻觅,买造型合适的报废车,拆下车壳,切割组合,经过机械转动,能在5秒钟内把散片还原成一辆整车。
记者:
你们对制作技术层面上也有不少心得吧?
傅腾龙:
大型魔术的创作,周期很长,一般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些小改动,积累多了就会有突破,这次“汽车三变”就是若干个细节改革汇拢起来的,比如“汽车变色”这一范,我原设计是两辆型号相同但稍有大小差异的车壳套在一起,揭掉外面一层,露出里面一层的方案,为此,我们特去山东联合大学,与学院汽车专业商谈合作,之后感觉制作难度太大,壳、身间难以丝丝入扣,此外,表演时取下外层车壳往哪儿藏?遇到了一些瓶颈。
好在傅琰东熟悉“换衣术”,经过试验,我们给汽车来了一套换衣术,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
记者:
关于这个节目,你们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吗?
傅琰东:
我们原来就有个两步走规划,今天是第一步——雏型,比较粗糙,整体效果我也不满意;第二步是调整各个环节,克服变化手法雷同、变化速度欠佳等问题。还有现在巨大的平台,不利于巡演,飞机的结构也需改造,最重要的是有些创新将忍痛割爱,比如这版的汽车分割拼装技术就将废弃不用,因为还不如用一辆真车,可省去带一个大平台,魔术创造就是这样,有时费钱费力费时,弯来绕去大伤脑筋,最后实用性不过关,只好放弃。总之我们不放弃,终有完美的那一天,我想,一年为期吧,我们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