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规模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2017-03-05宋春英大庆市大同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大庆163515
宋春英(大庆市大同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服务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63515)
组织规模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宋春英(大庆市大同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服务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63515)
分工协作存在于同一的空间范围之内,使得工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进而也在主观层面提升了岗位工效。在探讨组织规模对绩效考核影响的主题时,需要“见物”、更需要“见人”。
组织规模;绩效考核;影响;对策
科斯在分析企业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当“市场交易成本>组织管理成本”时,企业具有存在的必要。接着在对市场和企业两类资源配置方式的讨论中,科斯又指出:企业规模的大小应界定在等于市场交易成本之时。这就表明,企业尽管能够在获得资源共享、规模经济等效应上优越于市场,但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张仍然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出发可知,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工厂的历史演化中,分工协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在分工协作生产模式的驱动下,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这又是市场机制所无法达到的。再者,分工协作存在于同一的空间范围之内,使得工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进而也在主观层面提升了岗位工效。
1 对绩效考核内容的解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绩效考核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组织技术系数的优化程度 技术系数可以理解为组织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的比例结构,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二者的比例结构更加突出员工的人力资本结构与生产要素结构之间的适应程度。而这里的绩效考核内容,则处于组织内部的整体层面。不难理解,优越的技术系数将提高组织的“产出/投入”比值。
(2)组织单位工效的实现程度 将视角聚焦到组织班组层面,单位工效成为了评价组织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而生产效率又构成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的组织理论中可知,班组内部所进行的有机分工,将能将复杂劳动分解为多个简单劳动,从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中能够在“熟练生巧”中,显著提高单位工效。
(3)组织产品生产的品控程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便在于,让企业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结构的产品来。这里就内含有满足市场需求质量的产品来,所以针对产品的品控程度也就构成了绩效考核的内容。
2 组织规模对绩效考核的影响
遵循上述绩效逻辑,组织规模对绩效考核的影响可归纳如下。
(1)组织规模与技术系数配比的复杂度成正相关关系 在演化经济学视角下可得,企业组织规模的变化植根于其的外部和内部适应性需求。因此,在适应内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中,组织规模扩张也就成为了常态。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具体为固定资产重置和技术改造等环节,从而这就导致不断扩张的组织规模将增大企业技术系数配比的复杂度,进而出现内控成本升高的局面。
(2)组织规模与组织单位工效的提升度成负相关关系 马克思在论述分工协作所带来的工作效率提高问题时,暗含着分工协作中工人之间的监督作用。这种监督作用实则为工人彼此带来的负激励,进而也起到了振奋工人精神的效果。可见,监督职能对于单位工效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张,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日益增强。特别在班组成员具有相似利益的情况下,以及技术流的不可分性情形下,监督缺失必然会导致组织单位工效的下降。
(3)组织规模与组织产品生产的品控度成负相关关系 组织规模的扩张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时,需要针对建立多元化产品战略的需求。而且,此时组织规模将随着M型组织结构的建立而随之扩张。这就容易理解,多元化产品在同一时空维度下进行研发和生产时,仍然会因监督成本的增大和部门之间信息交互时交易成本的增加,而导致品控质量的降低。
3 破解负面影响的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破解负面影响的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1)建立内涵式组织规模调适机制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各类型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来进行固定资产重置和技术改造活动。针对这一现实要求,应努力建立内涵式的组织规模调适机制。具体而言,并放弃简单的固定资产重置叠加效应,而是以局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主线,来在现有的组织规模下来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的产能优化工作。这样一来,员工与熟悉的机器设备进行结合,便能减少人力资源的转换成本,从而保障技术系数的相对稳定性。
(2)创新班组作业的激励机制设计 信息不对称现象随时存在,因此无法借助监督机制的强化来给予破解。那么在组织规模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应重视将班组生产所形成的合理利益完全“内部化”,从而在其成员相似利益诉求的驱动下,保持单位工效的高标准。具体做法为,班组与组织管理层签订契约,规定各自的权益和职责,额定好班组生产预算资金后,规定班组在按契约完成生产任务后,结余资金可作为绩效奖金在成员内发放。这样一来,班组成员便具有提高材料成材率的主观意识。
(3)压缩产品广度走精益化的道路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应采取合理压缩产品广度的方式来走精益化道路。特别对于生产同一使用价值的产品部门而言,更需要结合市场需求结构来制订精益化路线,最终将组织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 结语
本文认为,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出发可知,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工厂的历史演化中,分工协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在分工协作生产模式的驱动下,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而这又是市场机制所无法达到的。由此,在探讨组织规模对绩效考核影响的主题时,需要“见物”、更需要“见人”。
[1]范英.大学对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用分析——以哈尔滨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04:14-19.
宋春英(1977- ),女,汉,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