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2017-03-05宋丽芸廊坊市海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宋丽芸(廊坊市海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
京津冀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宋丽芸(廊坊市海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065000)
京津冀城市群的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之一就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扬尘,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研究解决扬尘污染是改善京津冀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京津冀城市的扬尘污染现状,对京津冀城市扬尘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京津冀;扬尘;污染现状;控制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城市群连续发生重污染事件,并已呈现典型的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特征,灰霾天气频繁发生,颗粒物(PM2.5和PM10)现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众所周知,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中的扬尘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1]。大量PM源解析结果显示,扬尘源已然成为是京津冀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在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年贡献率为14%-25%,而在重污染时段的贡献会更高。在大气污染防治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重污染应急中,更要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对此,本文结合京津冀城市的扬尘污染现状,对京津冀城市扬尘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京津冀城市扬尘污染现状
环保部2017年公布的1-2月监测数据显示,京津冀13个城市中,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4.7%,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1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8.0%;PM10浓度为1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5.6%,颗粒物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了大规模反弹,扬尘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要控制扬尘污染,首先需要了解其产生、活动和排放特征。扬尘污染主要指道路、建筑工地、堆场和裸地、工业生产等场所产生的粉尘颗粒物,在风等自然力和生产、搬运、交通等人为作用下进入空气中,对大气造成的污染[2]。从当前京津冀城市中的扬尘污染来源来看,主要分为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煤烟尘及机动车尾气尘等几类。
2 京津冀城市扬尘污染的控制对策
2.1 建筑施工扬尘
近年来京津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峰时期,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及堆料、运输泼洒等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扬尘不断增多。为应对建筑施工扬尘治理难题,京津冀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如《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等。施工工程中,应对被拆除的建筑,利用喷雾抑尘车进行洒水抑尘,与抑尘剂结合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于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建筑垃圾,用进行苫盖、洒水处理;实施硬围,保证拆迁作业处于相对封闭的场合中。但在措施落实和监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监管难、易反弹”的难题,还应加强施工工地扬尘在线监测[3],对施工工地扬尘排放情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提升扬尘监管水平。
2.2 道路扬尘
施工路面未及时修复、施工土方未及时苫盖或渣土运输车辆洒落于道路上的土沉积在道路表面,经行驶车辆辗压后会进入空气,形成道路扬尘污染。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城市应针对主干道路采取洒水车、雾炮车、湿扫车相结合的作业程序,针对小街小巷采用小型吸尘车吸尘加人工冲洗的作业程序。同时建立“以克论净”考核机制,定路到车、定路到人。
2.3 煤烟尘
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居民原煤散烧的现象较多,极大程度上加剧了煤炭污染的程度。对于京津冀城市而言,应加强推广清洁能源(天然气、电能、清洁型煤)替代,淘汰劣质散烧煤,适当调整能源结构。此外,京津冀工业燃煤贡献也不容忽视,京津冀的钢铁产量占了全国40%至50%,每年消耗的煤超过了10亿吨。建议一方面优化煤炭市场,确保煤炭品质;另一方面加强小蒸吨锅炉淘汰以及中大型锅炉的提标改造,同时对辖区内所有中大型工业燃煤企业安装在线监测,实时监管,有效防止偷排直排现象。
2.4 机动车尾气尘
机动车污染防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必须从车-油-路系统性入手,重点强化高频使用机动车(公交车、出租车)的监管,对高里程或老旧的高频车应制定健全地淘汰制度;极发展绿色环保新能源车,通过政策引导提升新能源车的比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加油站油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源头控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3 结语
京津冀城市的扬尘治理正处于关键期,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控制由扬尘所造成的颗粒物污染,依然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扬尘管控方式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需要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且复合型、区域性的大气污染特征决定了治理的长期性,就这需要政府和公众共参与、同治理。同时,扬尘污染治理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诸如环保、市政、城建、园林、环卫、规划等部门在扬尘治理和落实过程中应加强协作,不断探索综合治理措施,从而有效控制扬尘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王新民,王文娟,李杰,等.我国城市扬尘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s2):588-592.
[2]郭光焕,吴建会,刘洁.城市道路尘的二重源解析方法与应用实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35-37.
[3]孙猛,高翔,刘茂辉,等.扬尘在线监测在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监管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11):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