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预设 精彩生成

2017-03-04沈莉莉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期
关键词:变奏曲小星星预设

沈莉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因此,音乐教师要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音乐课堂,关注学生的成长,释放出学生真正的个性,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此,以市级展示课《小星星变奏曲》为例,作具体阐述。

一、精心预设,充分留白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精心预设是必要的,但不必追求精细,而要留白,也就是留出学生思维生长的空间。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是灵动的,只有在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中,在思想与思想的交流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成长。

《小星星变奏曲》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选取了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中的三段音乐,让学生感知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受变奏曲的特点。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由此,笔者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打破常规思路,以心情感知变奏,将音乐要素等知识融合到一次次的心情体验中,最后将“变奏”的概念点出,层次分明,充满童趣。

在分段欣赏《小星星变奏曲》之前,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这时的小星星在干什么?是怎样的心情?”在得到学生的回答后追问:“你从哪里听出来的?”在多次试教后,笔者发现相同的音乐能收获不同的解读,而且个个都比预设的精彩。如“这是个会跳舞的星星”“我觉得他很快乐,一会儿跳到东,一会儿跳到西”,等等。这样的精彩正是源于在预设中不用成人的思维框住学生,而是给他们留出足够的发散空间。精心预设体现了教师的匠心,留白处体现了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预设与生成这一对矛盾统一体和谐共生,才能收获真正的精彩。

二、真诚倾听,平等对话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说:“要真诚地倾听来自学生内心的声音,要从欣赏、体味的角度去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发言。”也就是说,当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的理解时,他们才能不再只是揣摩教师的想法,说教师爱听的话,而是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基于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课堂气氛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自然,精彩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小星星变奏曲》一课中有一个较难把握的环节——让学生来做音乐魔法师,变奏出小星星不同的心情。一年级的学生对“心情”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很难准确表述出“高兴的小星星”“难过的小星星”等。经过数次试教后,笔者认识到,不要担心学生回答不到“点”上,不要怕失控,要真诚倾听,平等对话,才有精彩生成。

在展示课上,当笔者抛出“变星星”的问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了,激动地说:“我要变一个会做算术的小星星!”全场屏息,笔者冷静地思考:是否应纠正他“会做算术”不叫“心情”,请他再次思考。可是这个学生正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笔者的肯定,笔者想到,他的发言出发点很好——音乐家变出的小星星的音乐很好听,他自己也想变一个不一样的小星星。那么不妨就再深入探讨一下,走入他的內心,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笔者和学生的对话。

“你想变一个会做算术的小星星啊,这个小星星可真不简单。”

“嗯,我变的小星星做算术很厉害的!”

“那他做对了算术题心里一定很开心吧?”

“嗯,很开心的。”

“那,老师就把这个做对了算术题很开心的小星星弹出来好不好?”

“好的!”他开心地坐了下去。

之后,笔者在钢琴上弹奏出音乐,在音乐结束后再针对“心情”的意思加以描述,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最终这一环节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赞扬。

当学生发现教师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充分理解他们的想法后,他们的思维就彻底打开了,师生共同收获精彩,也在精彩处得到了成长。

三、判断价值,生成精彩

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精彩,生成教学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也不是学生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如何把握有价值的生成?怎样判断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生成?如果生成没有价值,教师又该如何干预,让学生的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上来呢?首先,教师不能避讳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尤其是在展示课、赛课等平台上,不能因为台下众目睽睽而心生怯懦,不能明知有问题却加以掩饰,否则会给学生错误的导向,会让本来良性的发散思维走向无序、混乱。教师必须把握学科本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领学生走回正确的路,否则教学本身就会偏离初衷。

在《小星星变奏曲》一课中,笔者也遇到了这样的考验。同样还是在创作“变奏”部分,由于这一环节是无法事先与学生们排练的,学生天马行空的回答也无法提前预知,但在试教时笔者有过一次失败,正是这次失败让笔者有了清晰的认识。

笔者让学生设想“变出一个怎样的小星星”,很多学生都有了很好的发言。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变一个打麻将的小星星。”其他学生哄堂大笑。此时笔者想到:这可能是学生的成长环境所致,应该告诉他打麻将不好,或者应对他说打麻将的小星星很难用音乐表现出来,让他再想一个。应该怎么应对呢?笔者内心十分挣扎,结果就草草地让那个发言的学生坐下了。可是在让他坐下的那一瞬间,笔者看到了他眼中的迷茫。课后组内教师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笔者豁然开朗:音乐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只要抓住这一本质,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笔者会这样处理:“你的想法和大家都不一样,你很会观察生活。但是你觉得打麻将的声音好听吗?吵闹的声音叫作噪音,不是音乐,再想想,你一定会有更好的主意。”这样处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噪音的区别,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到音乐上来。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中牢牢把握音乐这根主线,不能忽视作为教育者的存在,就能回归有价值的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教师永远的研究课题。要使音乐课堂真正回归音乐教育的本源,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精心预设,实现师生平等对话,这样思维才会碰撞,灵感才能涌动,过程才真的精彩。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变奏曲小星星预设
蒸汽朋克的唯美变奏曲
一闪一闪小星星
给小星星打电话
上兴趣班的心情变奏曲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春日条纹变奏曲
变奏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