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类型的布尔什维克党怎样创建

2017-03-04姜大为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列宁俄国建党

姜大为

三年以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分期连载高放教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纲(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拜读后,觉得这是当前我国理论界较新、较好的著作,也可谓是最高水平的国际共运史专著。高放教授无愧于共运史界的泰斗,超越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让我辈弟子钦佩之至。连载之八题目是《特型社会主义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异军突起》,是专门论述列宁建党的。此题与以往类似著作相比有许多突出的新特点。 全文用三大部分内容(俄国国情民情与革命中心转移;俄国建党的一波三折;俄国建党中的党派斗争)高屋建瓴地盖述了俄国整个建党活动。这样概览精辟、准确、脉络清楚。 俄国国情民情十大特点与社会五大矛盾,不仅是列宁建党的历史背景,而且还是世界革命中心转移的依据。列宁建党的重点是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并重。俄国的历史情况决定思想建党在先。列宁建党中强调理论和理论灌输的作用,强调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与无产阶级思想体系斗争的长期性与不可调和性,这对当今国际共运的振兴,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读后感。

一、 充分论述俄国国情民情特点和俄国社会矛盾,是本文的突出创新

全文开头概述俄国国情民情的十大特点和社会的五种矛盾,涉及到俄国的自然地理、历史情况、王朝起落、社会转型、军事扩张、文化传统、宗教传播、民族关系、资本发展、阶级结构、政党演变等等。可以说,这么丰富的多方面、多色彩、多视觉地介绍俄罗斯,在以往所有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这种全面系统的介绍有如下三点好处。

第一,能使人们全方位、感性地认识俄罗斯。过去的教材此处通常只讲俄国是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最多简述一下俄国是各种矛盾的焦点。而本文简直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比如讲历史国情,能从公元1-2世纪斯拉夫人定居开始,讲到9世纪基辅罗斯大公国的形成,再到13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建立,直到16世纪初形成俄罗斯统一的国家。又从18世纪彼得大帝建立俄罗斯帝国,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比如讲社会制度演变,先讲俄国的农村公社,又讲俄国如何超越奴隶社会,从原始农村公社进入封建社会,直到1861年沙皇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 本文对俄罗斯七百多年的农村公社、四百多年的农奴制度以及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都有较为系统的論述。再比如论述俄罗斯的扩张主义,本文对俄国多年来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领土扩张,论述得颇为详细。总之,本文资料丰富、内容翔实,读起来耐人寻味。

第二,俄国十大国情民情和五大社会矛盾的论述,为世界革命中心转移到俄国做了扎实的背景铺垫,指出这是顺理成章的必然趋势。世界革命中心第一次从英国转移到法国,第二次转移到德国,第三次转移到俄国。本文实事求是地指出:最早察觉到革命中心将转移到俄国趋向的是晚年的恩格斯,而第一次明确表述革命中心转移到俄国的是卡·考茨基,他于1902年3月在《斯拉夫人和革命》一文中,提出这个新见解。但是此次革命中心转向俄国与以往革命中心转移有所不同,以往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转移,而这次革命中心转向俄国,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向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这种区别,从高放老师论述的俄国国情民情十点和社会矛盾五点中,皆可以找出它的根据。

第三,俄国国情民情十大特点和社会五大矛盾,不仅是列宁在俄国建党客观依据的说明,更是整个苏联历史前提条件的概述,为苏联历史中革命、建设、兴盛、衰败全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平台。

二、列宁建党的重点是思想建党和组织建党

列宁要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政党?要怎样建党?显然是这个专题的重点。本文用浩瀚的史实,丰富的资料,以建党的一波三折为主线,围绕不同时期在建党问题上的斗争为内容,全面地、精辟地再现了列宁建党的历史,达到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的统一。现实性是指,通读本文让人们很自然联想到中共的党建,甚至联想到当今各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一,思想建党在先。思想建党与组织建党的关系是互补的,但一般说来思想建党在先,这对俄国建党来说尤其是如此。什么是思想建党?简要而言应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以统一党的行动,克服和战胜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侵袭和腐蚀。列宁1902年写的《怎么办?》一书为俄国建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建党必须首先强调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对全党的不可动摇的指导作用。

在文中对《怎么办?》一书思想建党的至理名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进行了详细论证,并且指出理论斗争、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三者具有同等的意义。

思想建党还必须对广大工人群众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反对工运中的自发性错误。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使它自发地倾向社会主义,但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产生工联主义意识,而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所以,要批判自发工人运动的“天然合理论”,对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理论灌输要不停顿地进行。

思想建党还必须重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思想体系从未停止的斗争。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曾说过:“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用我们通常的俗语说,无产阶级思想松一松,资产阶级思想攻一攻。列宁的这句名言,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也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在思想建党的同时,列宁深刻批判了经济派在政治上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组织上崇拜“手工业方式”的错误,申述了在俄国建立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的群众性的秘密的工人政党的必要性。这种秘密的革命家组织只能实行集中制。列宁在《怎么办?》中曾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可见在建党的历史关键时刻,职业革命家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中国的革命历史,当今国际共运的振兴也屡屡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书中关于组织上建党提出了六项标准,或六项原则, 这就是党的先进性、组织性、纪律性、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组织原则。这六项标准,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甚至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都起着标范式的指导作用。

高老师的教材,对《进一步,退两步》中建党六条组织原则的论述,是结合当时俄国的具体历史情况的。人们读过这部分文章后,就能够理解列宁是怎样论述建党六条原则的。高老师这种论述方法是历史研究中的“论从史出”的方法。

尤其是对俄国建党究竟是民主制还是集中制的争论,文中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高放老师认为列宁提出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党是正确的。当时俄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欧各国,沙皇政府残酷镇压群众,党一大以后,领导层遭到逮捕与迫害,各地方党组织各自为政,涣散的手工业方式在基层党组织中严重存在。在这种分散、秘密的地下状态,强调建党的集中制,反对孟什维克建党的自治制无疑是正确的。

高放老师依据列宁著作原文,指出党内集中制三项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部分服从整体。列宁未提出“全党服从中央” ,因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党章规定:“党的最高机关是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只是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所以中央也应服从党的代表大会,而不是全党服从中央。高放老师进而指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解释《进一步,退两步》关于集中制组织原则时,将党的代表大会与党中央委员会并列为全党最高领导机关是不对的,这不符合列宁的原意。 高放老师还认为,普列汉诺夫和卢森堡对列宁建党集中制的批评基本上是错误的,是不合时宜的。普列汉诺夫将列宁的建党集中制视为波拿巴主义,卢森堡将列宁的建党集中制原则比成为布朗基密谋集团的原则。这些批评是对列宁观点的误解。高放老师指出即使按集中制原则建党时,也有民主制成分的参与。即使集中,也是有民主的集中。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二大代表产生来看,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央委员会的关系来看,从规定地方党组织有相对独立性来看,从党承认民族自决权来看,一大、二大成立时的种种活动反映出很大的民主制的色彩,或者说是集中制下民主制的色彩。高放老师的这一观点,一反过去对此段历史的常态论述,是浩瀚史实中奇异鲜明的一笔。如果说《进一步,退两步》尚有缺陷的话,那就是列宁在强调集中制的同时,没有谈到今后还要发展民主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05年11月列宁发表《论党的改组》一文,宣布“一旦有了公开活动的条件,就立即向工人政党的民主组织过度”。同一时期,列宁对发布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决议的评价是“在党组织内充分实现民主原则的一项决定步骤”。通过1905年革命的洗礼,列宁已将党的组织原则阐述得很完备了,即民主集中制。列宁从1899年到1904年期间,主张按集中制原则建党,到1905年已确认按民主集中制建党了。正是列宁在这期间将“集中制”与“民主制”两种截然不同的建党原则整合到一起,成为民主集中制。这应当视为列宁在建党问题上的一大贡献。正如高放老师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到的,“19世纪民主制和集中制还是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列宁把水和火巧妙的结合起来了。”[1]179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应该是民主制,民主集中制不应是民主制加集中制,集中是从属于民主的,是民主制本身的要求。“世界上没有不集中的民主,却有不民主的集中”。这是高放教授研究民主与集中关系的一句精彩深邃的名言。

三、列宁是在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

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按马克思主义组织原则规范的党,必须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派别做坚决的斗争。这种斗争包括党内的、党外的、 公开的、秘密的、个人的、团伙的。正如列宁所说,俄国工人阶级如果不同形形色色的機会主义做了三十年的坚决斗争,就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政党。

高放教授在本文中,将列宁与机会主义的斗争溶于党建的一波三折过程之中。对党建过程中主要组织(劳动解放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二大),都有创新的、精辟的结论。如对劳动解放社十五年的五点评价就显得新颖而中肯。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的成立,政党名称的确立,代表的产生,党章要点十一条的评论,以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言》的分析等颇有独到之处。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发表的党纲、党章,高放老师都有新的评析,既肯定了二大党纲中写进“无产阶级专政”的积极意义,又指出写进“无产阶级专政”不足之处。另外,对党纲没有提垄断资本主义和卡特尔的新的垄断形式,忽略了1901-190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等等,高放老师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中肯的批评。二大党纲中居然出现了“建立人民专制”的民粹派词语,43名二大代表包括列宁本人均未发现这一错误。这不得不说是二大建党中的重要疏漏。高放老师也详尽评析了二大的党章,指出党章第一条通过马尔托夫的提案,给建党带来了危害。以上这些新内容和新评论, 可以说是高放老师多年研究的心血和结晶。

在建党过程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经历了诸多党派斗争,在国外主要是对第二国际各国修正主义派别的斗争;在国内是与民粹派、经济派、孟什维克派的斗争。对这些派别的来龙去脉、主要观点、代表人物,本文都有专门的介绍与评价。如对列宁、考茨基、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等皆是如此。 这些评价,都是遵循着实事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态度,既肯定他们对建党的作用,又批评他们的错误。普列汉诺夫在建党时期,前期有功,对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早期传播,对批判民粹派、经济派,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建党后期有错,从动摇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最后完全倒向孟什维克,反对1905年革命和十月革命。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功劳充分肯定,而对普列汉诺夫的错误也毫不怜惜地痛加批判。尊重史实、坚持原则,应该是高放老师写这篇文章的指导思想。布尔什维克派与孟什维克派原是一党内的两派,斗争的结局分裂为两个党。这种分裂倒是件好事,促进了列宁主义的诞生。正如列宁所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2]135

我读高放老师著作的心得并不全面,或恐挂一漏万。如果用几个字概括其特点,我想应该是:广、详、新三个字。广是指作者视野广阔,纵横贯通,皆是文章;详是指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应为同类 著作之出类拔萃者;新是指观点新颖,常有新观点、新资料、新论证,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期盼着后几个专题尽快刊出,并汇集成书。这对我国国际共运史学界将是一大幸事。

参考文献:

[1]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作者为河南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猜你喜欢

列宁俄国建党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1)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大赛(2)
小画家
七颗钻石
拉美有多少“列宁”?
纪念列宁
哥德巴赫
最后的岁月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