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委婉语与中华民族重礼的特征(节选)
2017-03-03李青苗
李青苗
先秦典籍《左传》中的辞令极具时代特色,其中用了很多委婉语,这种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重礼的传统和特征。
卑己尊人
《左传》中体现卑己尊人特点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用特定的称谓。《左传》辞令当中,敬称和谦称名目繁多,随着谈话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场合的变化而不断变换。敬称如“君”“吾子”“执事”等;谦称如“寡君”“小人”“下臣”等。《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中出现了多处“君”,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君”较早的含义为发号者、治人者,称对方为“君”突出的是他具有的权力。“执事”“从者”和“执政”是外交场合中下级对上级的称谓,如《左传·昭公二十年》卫侯对齐公孙青曰:“草莽之中,不足以辱从者。”“执政”是以所掌政务转喻掌政务之人,突出的也是他的权力。敬称还常用“子”或“吾子”,是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美称,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记有“二三子何其戚也”。
称呼对方用敬称,称呼自己则用谦称。例如诸侯使者与他国国君对话,自称用“孤、寡、不穀”。“孤”意思是不得众,“寡”指的是寡德,“不穀”指不善,都是一种谦称。《庄公十一年》记有:“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宣公十二年》有:“不穀不德而贪,以遇大敌,不穀之罪也”。常用的谦称还有“臣”“下臣”等,甲骨文金文的“臣”似竖目之形,本义指奴隶。下级对上级自称臣,是用其俯首听命的象征意义以示谦。例如《哀公十五年》有:“且臣闻之曰:‘事死如事生,礼也。”“下臣”,则是比“臣”更谦卑的说法。
留有余地
《左传》辞令常用弦外之音来表达请求、假设等语气。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郑穆公)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以粮资缺乏为由遣逐对方来暗示已经知道对方将要来袭的企图。再如《左传·僖公四年》有:“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周昭王南征楚国时在汉水被当地人设计淹死,多年后再提这事,回答“您还是到水边问问吧”,言外之意是与我们无关。
之所以用弦外之音,是为了避免直接说出尴尬之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有:“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这里的“拜君赐”意思是回来报仇,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留有一定的余地。又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戲,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双方用“戏”“观之”“寓目”等极为含蓄的说法来谈战争。
《左传》中如此广泛地运用委婉语与当时的社会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含蓄、温婉的特征,整个社会文化浸润在礼的氛围中,讲求仁、义、忠、信等。《左传》中的委婉语作为辞令的形式之一,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