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实体店正在升级回归
2017-03-03吕谏
吕谏
经过几年互联网所谓思维的吹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互联网购物,导致越来越多的传统实体店举步维艰,而当传统实体店接受了互联网玩法后,电商的玩法又开始变了,多家线上服装、书城、面膜等电商品牌也纷纷布局线下。其实,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店的零售,他们本质上都属于商业。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逐渐走向成熟。虽然是不同的模式,但是电商和实体店都应有自己该有的商业模式。
实体店一定会升级回归,但不是原模原样地回归,而是改头换面的回归。因为实体店核心功能和经营本质已经得到强化。相对于电商,实体店的核心功能是体验,经营本质是商圈营销。而且,实体店与新型电子工具的融合,比如与微电商的融合,与新型支付手段的融合,甚至与电商的融合。未来的电商会从集中式电商向分布式电商发展,未来的实体店也将从集中式商业向分布式商业发展,唯有如此,才能遏制商业成本的上升。其实,实体店若想摆脱困境,除了提升服务质量、顺应潮流做出调整外,关键还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长处,错位经营,在此次互联网廉价与传统商铺寻找新的商业平衡时,正好可以脱颖而出。
线上成本越来越盲目
在移动互联网和O2O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线上工具来获取流量。但是,线上流量成本不断升高,有时甚至高于线下成本。因为现在的电商成本已不低于实体店:人工、平台扣点、推广、快递、售后、财务成本......如果没有一定的毛利率,电商也难持续经营。而同时,实体店洗牌或正接近尾声,优质实体店回归或许就标志着新零售商业的转折点。
阿红是做电商精油的,她说她2016年就是亏本的,虽然营业额做到1500万,而且单凭某款SKU来讲,可谓是赚了3倍的利润。像某款精油出厂20元的东西,自己卖40元,赚一倍就可以了,谁知道60元,卖三倍都亏钱。她说看似电商很火,如果控制不了“成本”,那真的是有多少你都要亏多少。讲完她列出了一些成本开支:产品本身的进货价格20元,产品的包装成本,内包装塑料薄膜,外边的纸箱子,产品的吊牌,售后服务卡,还有胶带等其他耗材就占到了每单5元,物流成本中产品的库房租用成本,还有快递费用加起来差不多得12~13块,而且现在电商平台的佣金和扣点,像精油这个类目是4%,也就是说60元的产品有2.4元是要上交平台的。产品的拍摄费用需要模特,也得请摄影师,还有修改和后期处理,这个综合算下来平摊到产品中都要三到四元。最后就是税款,这是逃不了税收的,按6~8个点,也就将近五元了。简简单单上边这几项就已经快50元了,而且这些都是看得到的成本,躲都躲不掉。还有些大家看不到的成本,比如人工成本,你不能不开工资吧。你不能不交保险吧,你办公室不能没有办公用品吧。然后就是广告成本,想排名好一点,那是在烧钱,具体要烧多少?一个月没有几万元下不来的,另外,双十一备了不少库存,资金压在库里又转不动,流动资金越来越紧张,想想真是没法做了。
线下成本越来越理性
中国随着近几年的购物中心、商业地产的疯狂扩张,导致商业地产的租金也由原来高高在上,一铺养三代,回归到实质的现实中,变成了“一铺坑三代”,使得满城尽是综合体,很多商铺租不出去。然而,商业本质是需要从“买卖关系”过度到“服务关系”。反观几大电商平台,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还是亚马逊等,他们无一例外的遭遇到了瓶颈,抬头就是天花板,利润增长趋于放缓,市场需求几近饱和。双11经济是典型的赔本赚吆喝,价格战导致中国零售走向无利润时代,电商在毁灭传统经济结构的同时,本身也陷入了沼泽无法自拔。电商的优势也正在消失,现在开一家“网店”的成本已经超过实体店房租了,比如对于淘寶来说,每引来一位顾客的成本大概在80元上下,但是很多商品的售价都不到80元。
商业必须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注,越来越多的空置商铺,也开始不再在租金上纠结,而是放下身段,开始与品牌亲密合作。电商是用“价格”逆袭的实体店,现在实体店需要用“服务”扳回一局。租金不仅开始下降,很多综合体都不再收取租金,而是税后营业净额抽成。地产商或房东的收益与实体店息息相关,而不再是以前,你实体店开得好不好,与地产商或房东无关,反正旱涝保收,风险全部由实体店承担。
迫使传统实体店重新定价
以前的商业可谓是贪婪的,比如某成本30元的小家电,可以卖到299元,还在各大所谓的媒体与MBA课堂上大书特书,认为卖高价是有本事。比如某成本150元的衬衫,在高端商场卖1500元。某口红成本25元,在专柜更是卖到499元。这不是现在生意不好做,而是以前抢钱抢习惯了。我们现在将眼下实体店萧条的原因,直接归结为整个经济形势的萧条,显然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实体经济不是被电商打败的,而是败给了自己。传统的品牌,线上销售越好,线下关店越狠。价格优势就是关键因素,所以,只要做不到线上线下同价,实体商家就会被自己打败。而近年来,线下实体店,优衣库、迪卡侬、宜家、海一家等实体店,不仅人气不输电商,而且合理的定价,导致利润也非常可观,一点都不输给电商。
今天很多人都说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零售实体店完蛋了,我认为这是忽悠。回过头想想,互联网是怎么打垮线下的?就是靠低价。互联网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客户用脚投票,你价格高,自然离你而去,但如果线下能做到和线上同价,我相信消费者就会重新回归线下,优衣库的逆势扩张就是明证:在保证一定品质的基础上,谁把价格降下来,谁就能重新获得市场。新零售业态的含金量比传统零售业态高在哪?借用名创优品叶国富说,“三高”和“三低”,即“高效率、高科技、高品质;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做到这六个关键词后,产品就可以像自来水一样,让消费者没有压力,想用就用。
回归商业的本质
这几年实体店是最难的,电商的廉价和实体店房租的上升,是对实体店的双重挤压。实体店的主要成本是房租和人工成本。房租又是主要中之主要。实体店比较委屈的是,房租成本其实不是由实体店决定的,而是由商业地产决定的。电商高速发展的这几年,恰逢商业地产高速发展,房租快速上升。实体店与电商,成本一升一降,对比太明显,难怪实体店成为电商的标靶。而疯狂地产的背后,过剩的苦果也给实体店回归带来了希望。当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空置率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二、三城市又遭遇了相同的问题。有数据表明,部分二、三线城市如成都、沈阳等地,在建和计划施工的综合体项目少则二十余,多则上百个,全国商铺待售面积则超7000万平。由于竞争过于激烈,一些耗资巨大的项目频繁遭遇招商、同质化、高空置率等窘境。
每当万物沉寂,必有强大的新生命在孕育,它会引领下一轮万物复苏。大萧条里必然藏着大机会。在这个充满着变数的时代,各种逆转都会随时发生。比如,在PC互联网时代,淘宝、京东革了实体店的命。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又将他们沦为了传统企业,而近期,关于实体店逆袭案例越来越多。因为实体零售企业依托积累多年的供应链优势、上亿的忠诚用户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能力,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所形成的“O2O模式”将会迸发无穷的潜力,这是传统电商所无法比拟的。树大根深的实体企业一定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因为实体店的功能是电商难以替代的,体验过电商的新鲜感以后,顾客会怀念和回归实体店的体验功能。如果实体店与电商能形成成本均衡,则实体店的体验功能就很关键了。电商推O2O,还是惦记实体店的体验功能,想把实体店变成电商的展示厅、体验厅。对于“提袋购物”的商品,O2O的价值就在于:实体店提供体验,电商提供廉价。现在实体店和电商在成本上达成均衡后,实体店的体验是电商替代不了的,而电商的廉价是实体店可以逼近的。
未来商业,有些线上线下是一样的,比如支付手段,线上支付将成为常态,正如现在不付现金而用信用卡一样。在丰裕社会,物质满足之后,体验将成为人类稀缺的需求。未来的附加值,更多不是来自于实物,而是来自于不同的体验。虽然电子手段也能提供独特的体验,比如三维体验,但这其实更多的只是新鲜感,真正的体验往往是身临其境。如果实体店与电商的显著区别是体验,如果社会化营销能够起到引流和稳定客户的作用,那么,实体店还用“凑热闹”去那些高房租的商业中心吗?现在一些强势回归的品牌的部分实体店其实并不是开在一楼。一楼的“门面房”就是引流,当然还有便利。现在已经有一些饭店,因为有稳定的顾客群,门店既不开在商业中心,也不在一楼,可以在房租很低的地段,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楼层。
商业的本质是市场的平衡,而要正确理解“实体店正在升级回归”这句话的含义。它不是指实体店夺回电商挤占的份额,而是摆脱目前的困境,找到与电商共生的平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