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好回忆性散文

2017-03-03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6年37期
关键词:黄蓉毯子篇文章

【众说纷纭】

屠祺琦:这篇文章我很喜欢,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感动到我了。尽管小作者的文筆朴实无华,却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充满了真实感。

本文用一条“草莓毯”作为线索,睹物思人,由毯子牵扯出其对奶奶的回忆,这样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巧。读罢全文,一种温馨而悲伤的感情笼罩了我,让人有想要落泪之感。

老师:的确,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非常感人。无论是奶奶织毯子的画面,还是她为“我”盖毯子的场景,都紧紧地抓住了老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了细节刻画。点点滴滴的思绪交汇起来,自然透露着一股怀念和眷恋的味道。

黄蓉:不过,除了情感饱满之外,我认为本文在记叙顺序上也有值得我们的借鉴之处。

老师: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的记叙顺序属于哪一种?有什么好处?详细说说吧!

黄蓉:作为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自然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小作者先从现在的时空写起:回老家收拾东西,却被一条“草莓毯”牵动思绪,接着展开倒叙。可见,倒叙除了可以增强文章开头的吸引力外,还可以给这段记忆增添一种沧桑的感觉。结尾部分,小作者结束回忆,回到了现实,做到了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老师:说的一点儿没错,看来,黄蓉同学对文章的结构分析得非常到位啊!

倒叙,是我们写回忆性散文的一种惯用的记叙顺序。既然是回忆,那么常常是从现在写起,接着穿梭回过往的。例如著名散文家宗璞的《水仙辞》,就是从窗前的一盆水仙花开篇,接着由此展开回忆,进入倒叙,思念自己一个逝去的、喜欢养水仙的朋友。

再如散文家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同样也运用倒叙手法,通过回忆在延安时代用过的一辆纺车,描绘了当年纺线比赛的欢快场面,叙写出艰苦岁月中劳动生活的乐趣。

运用倒叙手法写作的文章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找来看一看。

高芷晴:刚才同学们分析了细节、结构等优点,我都很赞同。除此之外,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这篇文章的结尾我很喜欢,因为小作者写出了一种成长的感悟。长大高飞,是生命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生总是逃不过生离死别。正如文中奶奶说的那句话,鸟儿长大了总要飞出森林。但是无论我们走多远,那些点点滴滴的记忆却永远不会忘却,因为亲情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老师:看到诸位同学都能善于从范文中汲取优点,这让老师很欣慰。

关于回忆性散文的写作技巧,老师再来作一下最后的总结:

第一,同学们在写作中,要把握行文结构,学会睹物思人,展开倒叙;

第二,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抓住感人的细节,如范文中的“草莓毯”这个细节,就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要注意情感的饱满,回忆往事时要写出浓浓的怀恋感、沧桑感,在情绪上感染、打动读者。

猜你喜欢

黄蓉毯子篇文章
“君子约定”!派出所收了个“女儿”
毯子做的
猜猜她是谁
花毯子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小米找毯子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小小读书人/ 《阿文的小毯子》书摘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