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料药生产中的细菌内毒素控制

2017-03-03李燕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绍兴312500

化工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原料药内毒素制药

李燕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 绍兴 312500)

原料药生产中的细菌内毒素控制

李燕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 绍兴 312500)

目的:使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内毒素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产品的内毒素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同时也能降低作为制剂原料的内毒素风险。

细菌内毒素;制药用水;工艺控制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细菌内毒素的概念及特性

一般细菌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外毒素(Exotoxin),它是一种毒性蛋白质,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属气源性。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G+)。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另一类为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G-)的细胞壁外壁层上的脂多糖(Lipoply Saccharide)和微量蛋白(Protein)的复合物,它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内毒素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属水源性。

2 细菌内毒素的去除方法

细菌内毒素具有耐热性、滤过性、吸附性、水溶性、不会发性、不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超声波,且只在细菌被破坏时才被释放,所以要去除内毒素,首先,从源头消灭,就是要除去细菌,没有细菌自然不会产生内毒素,除菌的方法很多,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法、化学试剂法等等都可以达到灭菌效果,灭菌后通过过滤把细菌尸体除干净,一般内毒素就不会产生了。其次,就是用物理方法如吸附法、超滤法、蒸馏法、酸碱法等,还有其它如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等等将已产生的内毒素去除。

3 原料药生产中的内毒素控制

3.1 原辅料

3.1.1 制药工艺用水

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原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参与了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原来生产、分离纯化、成品制备、洗涤、清洗和消毒等。且因内毒素为水源性的,所以制药工艺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内毒素负载量及其质量。

制备制药用水的目的是减少或消灭潜在的污染源,控制了污染源则可以对水中的微生物和内毒素进行控制。制药用水系统中的大多数微生物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系统的内表面,一般聚集了大量的微生物,并不断向流动的水中散发微生物,生物膜的微生物是一种不断的污染源而且是难以取样和定量的。所以系统控制和消毒对控制生物膜生成起着关键作用。同时,水系统的纯化制备部分包括初滤和多介质过滤器、凝聚或絮凝、脱盐及软化的预处理和过滤、反渗透或去离子、蒸馏或超滤的进一步纯化,其中反渗透、超滤、蒸馏均可去除水体中已有的内毒素。

3.1.2 其他原辅料

对于原料药,特别是发酵类原料药,因其发酵特性需要,在发酵过程中用到大量的物料,且至预处理之前用到大量的生活饮用水,而目前对这些原辅料并未有细菌内毒素的要求,且内毒素的含量较大,所以导致所生产出来的粗品内毒素负载量较高。内毒素的来源分析主要有两个,一是发酵采用游动放线菌属作为宿主进行规模发酵生产,成分通常都是在胞内所以采用调碱预处理方法将菌体破壁,以释放蛋白。同时细胞壁内的脂多糖也大量释放到溶液中,这是内毒素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因原辅材料,生产环境以及个人操作等因素造成产品内毒素污染,这是产生内毒素的另一来源。为了更好地减少和控制起始步骤的内毒素量,可用生活饮用水经RO膜渗透所得水加盐离子用于发酵,同时对起始物料供应商提出相应物料的内毒素要求。

3.2 设备、器具及包材

在生物技术药品的生产过程中除去内毒素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在生产工艺的中采取措施去除菌体破碎所带来的内毒素,在粗品阶段通过上柱吸附,活性炭脱色已经去除较大部分。其次是一旦产品携带了内毒素如何将之去除,生产中采取措施去除内毒素生物纯化技术主要是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技术,该技术纯化产品的同时是可以有效去除内毒素。对于洁净区的设备管路及生产用具的清洗,则可以通过先用注射用水清洗,最后再用溶剂清洗的方法,使设备、器具保持一定的抑菌环境,小型用具亦可进行干热灭菌来使之保持无内毒素状态。内包材采用内毒素要求为<0.25EU/ml的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满足要求。

3.3 人员

任何人在允许进入洁净区和进行操作前都应该适当培训。这些培训应该包括洁净室行为准则、微生物学、卫生、着装、等专门书面程序,以将人员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洁净区(室)内身体要基本全部遮盖,在一般区如有敞口操作要部分遮盖。

3.4 环境

规定区域的设计应该基于满足设备、成分、产品在该区域操作中对微生物和颗粒的要求,并定期评价规定洁净区域在动态条件下日常运作时的符合性。

4 结语

内毒素跟微生物类似,基本无所不在,而且要相对彻底的去除较难,要求控制好生产中相关的的每一个环节,但相信通过这一系列对每个具体步骤中微生物和内毒素的控制,最终生产出的成品的内毒素能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同时也能降低作为制剂原料的内毒素风险。

猜你喜欢

原料药内毒素制药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亚叶酸钙原料药中残留溶剂
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