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
2017-03-03冯焱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一矿地质队黑龙江大庆163000
冯焱(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一矿地质队,黑龙江大庆163000)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
冯焱(大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一矿地质队,黑龙江大庆163000)
从近年来看,低渗透石油探明储量与原油产量呈现逐年增多的特点;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低渗透储量已成为现状下新区产能建设及油田上产的主体之一。然而,对于传统模式下,将渗透率作为主要的评价参数的中、高渗透油藏开发储层评价结果来说,和低渗透油藏的单井产量之间联系性不强。因此,便有必要探索全新的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本课题在分析低渗透油田评价表征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希望为低渗透油藏储层分评价方法应用的优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迅速。对于低渗透油井来说,在我国油井工程较多。相关研究表明:在传统模式下,是将渗透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主要对中、高渗透油藏开发储层进行评价;但是,此类评价方法和低渗透油藏的单井产量并无显著的联系性。以大庆油田为例:基于1mD储层中,较难开发,尤其是在大庆外围葡萄花油层当中,此状况更为突出;这样,在低渗油田评价过程中,便有必要采取全新的储层分级评价方法[1]。鉴于此,本课题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进行分析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1 低渗透油田储层评价表征参数分析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过程中,明确相关表征参数非常重要。总结起来,涉及的表征参数如下:
1.1 主流喉道半径
对于主流喉道半径来说,指的是喉道对渗透率累积贡献达至80%的条件下相对应的喉道半径,在表征低渗透储层岩心微观孔隙结构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参数,该参数会对低渗透油田流体的渗流能力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喉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性质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进一步使油层开发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在油区不同、渗透率不同的情况下,相对应的主流喉道半径有所不同;基于渗透率相同的条件下,大庆外围岩心相对应的主流喉道半径低于长庆油区岩心相对应的主流喉道半径。
1.2 可动流体百分数
可动流体百分数,指的是基于核磁共振T2图谱当中,可动流体的面积在流体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也属于表征低渗透储层孔隙流体赋存特征的主要参数之一,在储层开发潜力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低渗透或特低渗透储层岩心喉道存在微细的特点,同时孔隙壁面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同时展布基于孔隙壁面上的束缚流图含量偏大,这样可动流体百分数便会使储层流体渗流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在油区与渗透率不同的情况下,相对应的可动流体百分数有所不同;基于渗透率相同的条件下,大庆外围岩心相对应的可动流体百分数要低于长庆油区岩心相对应的可流动百分数[2]。
1.3 拟启动压力梯度
对于低渗透储层,在孔道上存在微细的特点,流体基于渗流期间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固液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渗流的线性,当中拟启动压力梯度为主要的特征。对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来说,指的是岩心当中毛管半径均值相对应的压力梯度,该参数指标在评价储层渗流能力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长庆油区、大庆油区以及吉林油区为例,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基于渗透率一致的情况下,油区不同,其拟启动压力梯度有所差异;对于长庆油区的拟启动压力梯度来说,和大庆外围的拟启动压力梯度相比明显更小;而对于吉林油区的拟启动压力梯度来说,处于长庆油区与大庆外围拟启动压力梯度两者之间;如果渗透率<1mD,则偏向大庆外围的拟启动压力梯度;如果渗透率>1mD,则偏向长庆油区的拟启动压力梯度[3]。
1.4 原油黏度
基于评价中、高渗透油藏过程中,没有对流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而在低渗透油藏当中,原油黏度会对油藏的开发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作为表征储层当中流体物性的一大重要参数指标,原油黏度还会对油藏流体渗流及压力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评价低渗透油藏储层过程中,还有必要对原油黏度指标加以考虑。
2 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分析
低渗透压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上述提到的各大表征参数。与此同时,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较为常用,但是需注意的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需对各评价参数的权重加以明确,这样使得该方法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程度的难度。结合目前的研究可知:区块开发效果和主流喉道半径及可动流动百分数两大表征参数具备正相关性;换而言之,在主流喉道半径及可动流动百分数越高的情况下,区块的开发效果越理想;而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原油黏度与区块的开发效果则呈负相关性;换而言之,拟启动压力梯度与原油黏度越高,则区块开发效果越不够理想。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可采取低渗透油藏综合分类系数方法,将主流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拟启动压力梯度、原油黏度纳入评价体系;当然,还有必要重视黏土矿物含量指标的纳入;这一指标和区块开发效果也呈负相关性。总之,在采取低渗透油藏综合分类系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开采方法,从而保证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效果及质量。
3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的确定非常重要,和中、高渗透油藏储层评价相比,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有所差异,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涉及的表征参数,包括:主流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拟启动压力梯度、原油黏度以及粘土矿物含量等;进一步将这些表征参数纳入低渗透油藏综合分类系数方法评价过程中,在有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益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
[1]樊兆琪,程林松,耿昌浩,汤云浦,王晖.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评价与井网调整新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3,02:93-98.
[2]呼惠娜.火山岩油藏储层伤害因素分析及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05:150-152.
[3]张文旗,穆朗枫,邓西里,李锦,吕洲,顾斐,张洋.特低-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及储层吸水能力评价[J].测井技术,2016,04: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