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粉尘防爆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2017-03-03任峰涛天津市昊安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300202
任峰涛(天津市昊安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 300202)
X区粉尘防爆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任峰涛(天津市昊安安全卫生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天津 300202)
通过对X区粉尘防爆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情况分析得出,作业现场积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故隐患,相关企业应加强管理并重点关注。
粉尘防爆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1 工作背景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为吸取事故教训,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时隔不到半年,在2015年1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金河兴安人造板有限公司又发生了一起木纤维粉尘爆炸事故。2016年4月29日,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精艺星五金加工厂再次发生了一起铝粉尘爆炸事故。这三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均是由除尘系统发生初始爆炸,引起除尘系统内及生产车间内的粉尘发生二次爆炸。事故暴露出:一是事故企业对粉尘爆炸的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二是企业主体责任未落实,除尘系统存在事故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改。
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 2014年8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总局令(第 68 号)的形式下发了《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并于8月22日下发《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条文释义》;2015年7月2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关于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5〕14号);2015年8月2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2016年8月29日,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第3号公告颁布了AQ4272-2016《铝镁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防爆安全技术规范》及AQ4273-201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两个粉尘防爆的行业标准,2017年3月1日实施。这两个行业标准针对近三年来粉尘爆炸的主要装置——除尘系统和二次爆炸的主因——生产场所和系统积尘做出了具体要求。
为落实国家粉尘防爆工作精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取得实效,X安监局对其辖区内的50家涉爆粉尘企业的粉尘设备设施、除尘系统等进行专项隐患排查工作。
2 排查内容
2.1 建构筑物
主要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结构类型、建筑构件、防火防爆区域划分、泄压面积及区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与周边人员密集场所、办公场所的安全距离、疏散通道等进行排查。
2.2 除尘系统
(1)粉尘除尘系统是否与其他可燃、易燃等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是否互联互通。(2)干式除尘系统是否按规范要求采取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一种或多种控爆措施。(3)铝镁粉尘和木制品粉尘除尘系统是否采用负压状态工作,其他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方式送粉,是否采取了可靠的防范点火源的措施。(4)除尘系统是否采用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粉尘沉降室除尘,或采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干式巷道式建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5)干式除尘器是否设有锁气卸灰、连续卸灰、连续输灰装置,确保除尘系统不积尘。(6)进入除尘器的风管是否采用了不积粉尘的圆形横截面风管,风管是否采用了不符合要求的铝制材质。
2.3 防火防爆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设施是否防爆。(2)设备设施是否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设备设施接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作业场所是否存在各种明火。(3)在粉碎、研磨、造粒等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是否设有除铁、除石等异物的装置。(4)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是否采取了火花探测报警装置。(5)除尘系统是否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必要的压差报警,风机、卸灰装置等设备故障停车报警装置。
2.4 安全管理
(1)是否制定有粉尘清扫制度、除尘系统管理制度。作业现场是否按制度要求及时进行了清理。(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粉尘场所作业人员是否进行涉爆粉尘安全培训,是否了解本企业涉爆粉尘的危险性,是否按要求穿戴使用防尘、防静电劳保用品上岗作业。
3 排查状况分析
3.1 企业类型及分类
本次排查工作共排查涉及爆炸性粉尘企业50家,按所属行业分类:橡胶及塑料加工企业14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橡胶塑料粉尘、炭黑粉尘和树脂粉尘;粮食饲料加工业11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淀粉粉尘;金属制品加工企业10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铝粉尘、静电粉末和铁粉;木制品加工企业7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木质粉尘;冶金煤粉制备企业4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煤粉尘;颜料制造企业1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有机物粉尘(颜料);医疗保健品企业1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铁粉;纸制品加工业1家和食品加工业工业1家,其涉爆粉尘主要是淀粉粉尘。
按涉爆粉尘种类分类:淀粉粉尘13家,铝粉尘7家,木质粉尘7家,橡胶塑料粉尘7家,炭黑粉尘6家,煤粉尘4家,静电粉末2家,铁粉尘1家,颜料粉尘1家,树脂粉尘1家。
涉爆粉尘企业主要集中于橡胶及塑料加工业、粮食饲料加工、金属制品加工业、木制品加工业、冶金煤粉制备业5大行业,涉及爆炸性粉尘主要包括淀粉粉尘、铝粉尘、木质粉尘、橡胶塑料粉尘、炭黑粉尘、煤粉尘、静电粉末、铁粉尘、颜料粉尘、树脂粉尘等十大类,点多面广。
3.2 粉尘危险性分析
根据《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相关资料要求,对排查出的涉爆粉尘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在综合分析各类粉尘的中位径、最小点火能、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粉尘云引燃温度、粉尘层引燃温度等参数的基础上,确定将其爆炸危险性级别分为高、较高和一般三级。本次排查出的粉尘,除铁粉、炭黑粉尘和橡胶粉尘暂无法确定其危险等级外,颜料粉尘、静电粉末、树脂粉尘、铝粉尘、木质粉尘、淀粉粉尘、煤粉尘等均属于爆炸危险性级别“高”级,所涉及企业35家,占所排查企业的70%。故此,涉及粉尘爆炸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监管任务较重。
3.3 事故隐患分析
本次排查的50家涉爆粉尘企业,共查出安全隐患297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312条。其中,建构筑物安全隐患11条,除尘系统安全隐患159条,防火防爆安全隐患60条,安全管理安全隐患67条。
本次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主要集中于除尘系统(占比53%),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重特大粉尘爆炸事故的初始爆炸场所(除尘系统)一致;除尘系统正是高浓度的粉尘云形成和存在的主要场所,其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应引起高度重视。防火防爆方面的事故隐患占比20%,其主要包括电气系统和设备、静电和消防三个方面,电气火花、静电放电、外部火源为引发粉尘爆炸事故的主要点火源,应特别关注。安全管理方面事故隐患占比23%,主要集中在无粉尘管理制度、作业现场积尘严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粉尘爆炸危险认识不足等方面。
(1)除尘系统分析。除尘系统由吸尘罩或吸尘柜、风管、风机、除尘器及控制装置组成,本次排查出的除尘系统事故隐患159条。其中吸尘罩或吸尘柜事故隐患7条,主要表现为无吸尘罩或吸尘柜、设计不合理、材质不符合要求、安装位置不合理等;风管事故隐患26条,主要表现为材质不符合要求、管道互通、存在盲肠管道、无泄爆口、无观察窗、无检测口、无火花探测及熄火装置或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等;风机事故隐患6条,主要表现为送风方式不合理(正压送风)、风量风速不达标等;除尘器事故隐患46条,主要表现为安装位置不合理、进出风口位置不合理、无防爆装置(泄爆、隔爆、抑爆、惰化装置其中之一)、室内泄爆且泄爆口位置不符合要求、非防静电滤袋等;控制装置事故隐患22条,主要表现为卸灰输灰装置无报警和联锁、无压差和温度报警和联锁、无水量和水压报警和联锁等;卸灰、输灰、灰仓系统事故隐患32条,主要表现为灰斗设计不合理、无锁气卸灰装置、输灰方式不符合要求、无泄爆口、无观察窗、无清灰口等,其它事故隐患6条。
分析可知:除尘系统是爆炸性粉尘防爆的重中之重,本次隐患排查暴露出的问题也最多,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2)防火防爆分析。本次排查过程中,重点关注了电气系统在粉尘爆炸场所的供配电、电机和设备,其存在主要问题是供配电线路无套管保护、绝缘损坏、电机设备不防爆等;静电问题主要表现为无静电接地、除尘系统和输灰系统无防静电跨接等;消防主要关注了消防系统和灭火器材适配性。发现事故隐患60条,其中电气系统29条,防静电25条,消防系统9条。
(3)安全管理分析。本次隐患排查并没有全面的检查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应急预案、安全投入、安全检查、劳动防护等方面,而是重点关注粉尘管理和作业现场积尘。作业场所积尘是粉尘二次爆炸的主因,初始粉尘爆炸后的冲击波使作业场所积尘形成扬尘,一旦达到爆炸下限,极易被初始爆炸形成的点火源点燃,引发破坏力达初始爆炸数倍和数十倍的二次爆炸事故。排查结果表明:作业现场积尘是普遍存在而非常重要的事故隐患,应加强管理并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