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技术研究在海上油田的应用
2017-03-03程立方文玉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大港30080
程立方文玉(.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大港 30080;
2.渤海钻探定向井技术服务分公司,天津 大港 300280)
一体化技术研究在海上油田的应用
程立1方文玉2(1.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大港 300280;
2.渤海钻探定向井技术服务分公司,天津 大港 300280)
海上油田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采用一体化技术可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是实现油藏高速、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将多项技术相结合,开展一体化分析研究,确保断块的高效开发。
构造解释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1 油田概况
滩海油田地面环境较差,地下油藏条件十分复杂,主要表现在:①地处滩涂地带,地面钻井条件需配套搭建或利用相对近的井场进行大斜度开发,钻井风险及成本较高;②油藏小断层发育,构造复杂;③滩海地区油藏储层岩性多样,储层认识难度大;④油藏埋藏深,储层横向变化大,储层预测难度大。针对油藏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需要应用一体化技术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2 一体化研究内容与工作流程
(1)一体化技术研究内容 一体化技术是编制油气藏开发方案、产能井优化设计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对油藏认识的进一步细化和定量化,对油藏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其工作目标为:①针对地震资料品质差,井资料少的特点,采用多方法多井位立体层位精细标定技术,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建立精细构造解释模型。②在稀井网条件下,以地震解释数据和反演数据体为约束建立研究区构造模型和岩相模型,在建立研究区精确的储层地质模型的同时,解决了井资料少、砂体变化快的储层预测难题。③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粗化技术和水平井多段井模块,开展油藏工程论证研究,更符合油藏的需要,保证了方案编制的精度。
(2)一体化技术工作流程 应用LandMark、Petrel、Eclipse软件平台,结合多种技术方法对研究区块进行一体化研究,编制可行性方案,实现油藏高速、高效开发。
3 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1)数据的加载 数据加载的类型为测井曲线数据、井头数据、分层数据、井斜数据四类数据。针对海上油田大斜度井多的特点,在分层数据加载时,需要特别注意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垂深与斜深的关系转化。
(2)层位标定 合成记录是地震和地质结合的桥梁,是进行构造解释的基础。海上油田大斜度井多,埋藏深,地震资料品质差,主频随深度变化较大,应用分段标定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标定精度。
(3)构造解释 构造解释的原则就是遵循从点到线到面最后到体的原则。具体来说:从井出发,先建立骨干剖面,再加密解释。
4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1)数据的加载 数据加载的类型为单井数据、测井数据、地震反演数据体、地震解释数据四类数据。加载过程中要注意加载数据格式和数据整理格式必须一一匹配。
(2)构造模型研究 ①断层模型的建立。断层模型是复杂断块建模的重点和难点。处理好断层的组合关系是搭建断层模型的基础,采用地震解释数据和测井解释断点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断层polygon建立断层模型,利用井上断点数据确定断层位置,准确建立研究区的断层模型。②层面模型的建立。在层面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地质分层数据和变速成图转化好的深度域构造图相结合建立层面模型。
(3)属性模型研究。应用储层建模成果,可以在平面上直观地确定储层宏观几何形态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直接为开发井网的部署和优化提供地质依据。
5 数值模拟研究
(1)数值模型的建立 结合研究区块实际砂体分布,纵向上采用Flogrid特色功能选择性粗化技术,根据储层实际分布状况,进行网格粗化,建立单砂体级模型,既保留了原有地质模型的准确度,又减少了计算量。将井轨迹数据、测试数据、射孔数据及生产数据加载至生产动态文件。利用特色功能水平井多段井模块,克服传统水平井受网格步长的影响,轨迹误差大的问题,实现水平井水平段深度的精准定位。
(2)储量及历史拟合 储量拟合相对误差低,产量、压力、含水等指标拟合精度高,说明建立的数值模拟网格模型准确性高。
(3)生产指标研究 ①井型优化研究。在相同井网控制程度前提下,对比水平井与大斜度定向井开发效果。研究表明,采用水平井开发,储层横向波及面积大,油藏动用程度高;其效果明显优于大斜度定向井开发。②合理井距研究。采用经济极限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确定合理井距。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井距越小、采收率越高;井距在300m以内,采收率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小;当井距大于300m后,采收率下降幅度增加。结合经济极限法计算井距结果,优选井距300m左右。③水平段长度研究。采用50~500m不等水平段方案进行对比计算。通过对比可知,水平段越长,开发效果越好,从水平段为300m长作为变化拐点,产量增加幅度变缓;建议设计井水平段长时,应根据储层沉积情况选择相对稳定水平段长布井。④注水井位置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始端生产压差最大,注水动用储量相对较小;末端注水,采出程度最高;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水平井段的摩阻效应,优选水平井段中端注水。
6 结论与认识
在油藏开发早期,以单砂体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构造、储层、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开展精细优化研究,是保证方案优化精度和实施效果的基础。
[1] 胡向阳,熊琦华,吴胜和.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石油大学学报,20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