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好的剧情总是历经反转

2017-03-03郑也纳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七素人编导

文/郑也纳

最好的剧情总是历经反转

文/郑也纳

素人歌手张小七

《梦想的声音》开播不久,一位澳洲的老友专门发了微信来问我,“《梦想的声音》是你们台做的吧?刚刚在网上看了第一期,什么情况?看不懂。”

呃……我无法给他一个明朗的答复,有关行业内幕,不便多说,说了未必理解。

我只告诉他,“后面会越来越好看的,表急。”

不夸张地说,当我在机房看完《梦声》第一期的精剪版时,我立刻摘掉耳机兴奋地叫:“这节目要秒杀市面上一切音乐节目了!”

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第一期的播出版。

WHAT?这是我看过的那个节目吗?惊心动魄的机械臂就这样默默地放下了?最精彩的星素对抗连个结果都没有就退场了?是我眼花连节目logo都换了吗?还有这满屏出戏的花字,完全与吊炸天的虫洞是两个次元啊。

差点一口血喷出来。

好吧,其实我也没什么立场说这种话,毕竟这不是我一手一脚做出来的节目,比起我,大概有一大批主创老早好排着队跳西湖了。

那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废话呢?

我朋友接下来的回复是,“我和我老婆每年就看两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这两天看见Youtube上在预告这档新节目,觉得一定要追,因为是浙江卫视做的。”

生了娃以后,我的泪点和笑点都高不可及,但为什么听到这句朴实得不能更朴实的话,我心里会咯噔一下呢。

为了这一下咯噔,我要写写我所知道的《梦想的声音》。

从8月份开始,《梦声》的项目就启动了,一线编导们开始奔赴全国各大城市,用掘地三尺的功力寻找素人歌手。北京、深圳、成都、广州,经常是回杭州开个会汇报完,行李都还没收拾,就要去往下一个地方。“有两天醒来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出现错觉了。”这是许多编导最神奇的感触。

花名Eleven的编导是我最熟悉的小姐妹,我就说一下她和小七的故事吧。

小七是Eleven从新歌声里抢来的素人歌手,非常素,素到面对人群和封闭空间会产生恐惧,素到连Demo都不会录。一首《单眼皮女生》,无论什么人听起来都是怪里怪气、曲不成调的样子,为了符合自己的唱法,伴奏用的还是另一首歌。但Eleven只听了一遍,就惊为天人,发疯似的一定要把她做出来。所以我想,有些选题,只有特定的编导才能做出来,小七如果落到别人手里,很大可能就胎死腹中了。

通常,一个素人歌手在节目里从出场到退场只有十几分钟,背后则需要两三个月不断的试音、调整、磨合、彩排。而且越是唱得好的人,越是让人又爱又恨,他们有自己的个性,随时会灵感大爆发,随时又会发个短信说不录了,这一切都需要编导用极大的耐心和人格魅力去安抚。如果一个编导同时带好几个选手,那么自己也会随时处于人格分裂的边缘。

小七从确定让她上场到节目录制,只有两天。

这完全打破了Eleven对小七的设计和安排,个中原委就不赘述了,总之一句话,顾全大局。一个全职的会计,本该在浙江义乌过着她自得其乐的生活,结果还在菜场买鱼的小七被Eleven一个电话召唤到杭州,开始了噩梦般的两天。

由于时间仓促,小七的风格又太自我、太独树一帜了,她两手空空地来,没有任何准备,就上台跟乐队和了。这是她第一次走上这么大的舞台,从星球走到台前都要抓着Eleven不敢松手,表演更是紧张到肢体僵硬、声音发抖。彩排效果就是四个字,惨不忍睹。Eleven作为负责编导,当时就被批评了,但她一点也不想解释,这时候已经不容她解释,她只想怎么解决。

第二天,Eleven拿着乐队扒下来的伴奏,在房间里一句一句陪小七练,因为是全新的伴奏,歌词断句也有改动,哪里是进点,哪里是空拍,甚至都靠猜。小七唱着唱着就哭了,她说:“我还有好多的想法,都没办法唱出来,这不是我要的样子。”然后Eleven也忍不住哭了,她知道小七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来到这里,她只需要多一点时间,多一些准备,肯定会大放异彩。但现在,她们能做的实在太有限,明天会录成什么样子,真的不知道。

Eleven一边哭一边给小七道歉,她说:“这也不是我们正常准备的流程,实在是时间太赶,没有别的办法了。已经走到这一步,如果这时候放弃的话就什么都没了。”要知道在之前的试音阶段,小七已经不止一次说过要退出,她已经32岁,她不想红,家人也不支持,她只是个喜欢唱歌的姑娘,仅此而已。

已经入冬的临安,房间里到处渗透着南方的阴冷,录影前的压力和紧张更是从四面八方袭来,两个女生就这样抱头痛哭,哭惨了。

最后小七说:“放心吧,为了你,我一定会好好唱的。我们还能做什么?你说吧,我都配合。”

没有几百条的微信短信和多次的电话长谈,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信任。而信任真的是开展工作极大的财富,不再去考虑什么胜负后果,不再用顾忌什么利益关系,只想着做出自己专业内最好的效果。毕竟到最后,所有旁枝末节都不足以挂齿。

而这样的编导和选手只是其中一组。

如果你看到节目里任何一分钟觉得精彩,背后都是无数你不知道的人在抱团作战、迎难而上。

所幸,小七的演出很成功。

《梦声》骨子里流的是原来《中国梦想秀》的血脉,所以从《声音的战争》改名到《梦想的声音》其实也是最顺理成章的。从情感上讲,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支团队。我在《梦想秀》从小姑娘做到小嫂儿再到怀孕生子,效力了六季。想想还好后来我生娃去了,不然一定舍不得看它结束。

本来,以《梦声》的资源、配置和平台,是有理由成为一档继《中国新歌声》和《奔跑吧兄弟》后另一个现象级节目的。首播中的一些问题,令收视率跌破一,所有人一片哗然,要知道蓝台的周末综艺均值都是两个点左右的。尽管业界还是持看好态度,但与现象级还是失之交臂了。

但是,最好的剧情到来前,总会历经反转。

收视率高或低,每个人都不卑不亢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观众叫好或起哄,演员都一丝不苟唱完最后一句歌词,大台的气度和体制内的训练有素在这种时候才真的体现出来。

有许多不可尽诉的细节,比如少爷会在后半夜亲自来暖场、说几个小段子;老萧的休息室因为刚好是中央厨房,所以他一直自己买来各种材料为大家做烧烤、送宵夜;Hebe和JJ对音乐的死磕还真是天生一对,Hebe会自己对着电脑一个空格一个空格敲出想要的断句,萌翻了Follow PD;而JJ排练起来永远像个指挥家一样想要掌控全局,乐队、灯光、和声、麦架,什么都要管。对,你没听错,就是麦架,高矮,远近,手感,和麦架的感情也要好好培养,唱起来才会融为一体……

等等,拍不到的时候,你们不要这么投入好不好?没办法,当每个人都与节目共存亡的时候,不投入的那个才是傻子。所以节目越来越好看也是阻挡不了的事,什么都不用多说了,去听歌吧,让你的耳朵怀孕,让你的眼睛闪瞎,让你在过年K歌时有无数的神曲傍身。

最后要@我的老友,安利有许多方式,我用最传统的码字。十年友情告诉你,最好的剧情已经到了,看或不看,我们都在这里。

猜你喜欢

小七素人编导
厉害了!90后青年企业家从素人华丽蜕变成集团老总,只用了六年时间
小七泡泡儿童自动感应泡沫洗手机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我的机器人朋友
政治“素人”马克龙突围法国总统大选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们分手吧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