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体验的需要
2017-03-02朱远全
朱远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如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验的需要,谱写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篇章,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一、认知矛盾情境
在静态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能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例如,教学“加减速算法”时,可采用比赛激励的办法。教师先出示两组题,让学生分组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中一组是接近整百的多位数加法,如452+197等;另一组是和它相对应的,体现简便运算的两步计算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速度大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问他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这时学生就会情绪高涨、神经兴奋,积极参与到下一步的探索中去。
二、现实生活情境
例如,在“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时,可将课本中的例题改成一个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情境:兄弟两家合用一个电表,九月份共付出电费150元,这150元电费如何分摊呢?这一开放性生活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探索的欲望。生1:“弟弟家出1/3,哥哥家出2/3。”生2:“各付1/2。”生3:“轮流付。”生4:“按实际用电量付。”这时,教师可在尊重学生的建议和肯定学生的想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这150元电费怎样分摊最公平?经过交流就可形成按实际用电量多少来分摊的共识。又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可让学生在观察水桶中思考:“如果我们用白铁皮做这只水桶,做前如何预算材料?”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索“侧面积”这一问题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际出发,或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就会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很多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趣味故事情境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这一课时,老师一上课就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神算胖胖吗?一天,胖胖去小明家玩,见他正做一道题:1800÷25=?胖胖看了后马上答道:等于72。小明惊讶极了,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地知道得数呢?”胖胖笑着说:“我用的是商不变的性质呀!”同学们,你们想掌握这种本领吗?这样通过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猜测性情境
C·波利亚指出:在数学领域中,猜测可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领会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特别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求出它的面积,接着,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问:“你认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求?”沉思片刻后,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邻边相乘。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有学生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我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能是邻边相乘。”这时教师没有否定这些学生的想法,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这种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就会以渴求问题解决的心理切入新知学习。
五、挑战性情景
儿童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其难度分为三类:1、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2、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3、介于两者之间的问题。根据他的研究,学生最樂于挑战的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即上述23类问题),其中“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属第3类)教学效果最好。例如,一位教师在上“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生有6个),测量书上长方形(面积8平方厘米)和正方形(9平方厘米)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教师在学生摆的过程中提示:“我看同学们用6个不够,那能不能想想办法,测出它们的面积呢?”学生有的自主探索;也有的展开了合作。学生在挑战性问题中满足了探究的需要,又学会了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体验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寻找和激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