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粹,“乌”托邦

2017-03-02张进

小资CHIC!ELEGANCE 2016年29期
关键词:竞演戏剧节乌镇

张进

很多人来这里,

说仿佛做了一场美丽的梦。

梦里有戏剧,戏剧里讲人生,

人生中有梦想,梦想中谈艺术,艺术里是匠心。

这个地方有个好名字:乌镇。

可我更想叫她“乌”托邦。

所有来过乌镇的人,都说这里有一种魔力,来过,就不想走了。即使戏剧落幕,乌镇也从不散场。在那里的一切感受都会刻进记忆里,让你不时想起。去过的人会知道,在乌镇的感觉无法简单说明,那不只是感观的单纯享受,它是深刻而立体的,像是一本经典的书,一部韵味深远的电影,在看过之后忍不住不停回味,而在回味时又不断有新的发现、汲取到更深一层的养分。

连续举办四届的“乌镇戏剧节”和今年的“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让乌镇的魔力中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之美;以旅美艺术家、作家木心的名字命名的“木心美术馆”让乌镇更添一份宁静与哲思之美;因热爱戏剧、艺术和文化而聚集在此的人们,给这个小镇留下了更多的赤诚和梦想。而本月,首届“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艺术展”也在乌镇北栅丝厂正式拉开帷幕,一系列的文化艺术盛事让乌镇越来越呈现出结合中国古老文化、东方生活传统精髓、以及世界先锋科技、艺术与创思的非凡魅力。当然,水乡乌镇温婉质朴、沁人心脾的美为这一系列的盛事斟上了一杯醉人的美酒。住在这里的日子,你会感觉自己离生活的本质更近,离艺术更近,也离自己更近。

“戏”、“梦”、“人生”在这里交织,让人沉醉,继而回味,然后就会发现深深吸引你的是一颗颗匠心之下葆有的纯粹。

不停被提及的一个问题:乌镇戏剧节为什么让人们那样着迷?说真的,来过就知道。整个乌镇像是一个美丽的大舞台,你可以在闲庭信步间既赏了景,又看了戏,说不定下一个路口转角,你还会被拉去和嘉年华的朋友们一起来段即兴表演。不要说来乌镇是为了体验慢生活的,因为在这里,你的心是闲的,但腿是忙的。如果你愿意,绝对可以把行程排得密不透风。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特邀剧目,还有可以和大师近距离交流的“小镇对话”,以及每天在各个角落上演的嘉年华表演、同步进行的主题展览与活动峰会。这对于戏迷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不得不在这个文艺的角落搬出一组数字来:戏剧节开票8分钟,100万票房;开票10分钟,售出5191张票,开票24小时,累计售出21508张票。10月10日,小镇对话开放预约,瞬间满额。10月11日,青年竞演开放免费抢票,秀水廊剧场所有比赛场次剧票49秒抢光,蚌湾剧场所有比赛场次剧票1分09秒抢光。10天时间,上演22部特邀剧目,其中12部来自国外,17部青年竞演剧目,再虔诚的剧迷也没有办法实现看剧的“大满贯”。51位国际艺术节的艺术总监,159位世界各地的戏剧专业人士在这10天里进行戏剧文化的项目交流。同时有近2000场次的“古镇嘉年华”表演。想来比起我的描述,这个要有力量的多。

今年的戏剧节是在三场大戏中拉开帷幕的:莫斯科普希金话剧院带来的默剧《妈妈的诗》、陈明昊导演话剧《大鸡》与王翀导演的多媒体剧《群鬼2.0》,三部作品体现了多元的戏剧构成,创新与经典的融合,空间与可能的探索。而其他的特邀剧目也让来到戏剧节的观众们大饱眼福。无论来这里之前在烦恼什么,只要进到这个氛围中,所有的感官都被戏剧填满了,大家谈论的话题似乎也只剩下了戏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起来,这里没有明星粉丝,只有一群喜欢戏剧的朋友,碰见哪位老师,只消亲切地打声招呼,像久违而熟稔的朋友一般。虽然整个景区都被无线网络覆盖,但似乎并不想、也无暇再刷微博了,管他什么热搜排行,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戏。

乌镇的梦,不是缥缈虚幻的梦,而是一个充满朝气与自我实现的梦。“青年竞演”这个环节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很多团队一整年都在为了这十天做准备,乌镇戏剧节让他们看到了梦想的真实形状,也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可能。而对乌镇戏剧节的几位发起人来讲,这些为了戏剧、为了一个目标专注和努力的年轻人,正是乌镇戏剧节活力的源泉,也是未来的希望。每次说起“青年竞演”,黄磊老师的音调就不自觉地高起来:“这是乌镇戏剧节最核心最有能量的一部分”。乌镇不仅给了戏剧青年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给了他们继续向前的力量。蚌湾剧场竞演第一部作品音乐剧《送终》的导演在演完之后等待结果的时间里,向旁边的记者说着自己的想法,语调透着些许的紧张和兴奋:“乌镇戏剧节现在是中国最好的戏剧节了,因为这里从一开始就有中国最好的戏剧人做评委,这里的戏剧氛围对年轻人来说,既宽容又残酷,他给了你最好的舞台,又会让你迅速发现自己的差距。”

每个来到这里的戏剧青年,都有一颗跃跃欲试的心,渴望被看到,渴望被肯定,也渴望能够让自己的戏剧得到更多的支持从而走得更远。去年获得青年竞演最佳个人表现奖的李博,用黄磊老师的话说,是“从乌镇戏剧节这个学校毕业的高材生”,曾连续三年参赛并进入前三甲,今年已成为“青年竞演”单元的评委。他称自己在乌镇戏剧节“找到了归属感”,组委会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可以让别人看到你,你也能从这里看到世界,这一切会让人的眼界变得不一样,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坚定要把这个东西做下去的决心。”第一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的冠军导演陈明昊,今年已是开幕戏的担纲。4年间,他在获得乌镇戏剧节对优秀青年戏剧人才的各项资金及资源的扶持下,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作品,也获得了不少的国际奖项。这个地方,怀着关爱完整盛放每个戏剧青年对戏剧的执着与热情,无需顾忌,只管纯粹。

乌镇的梦是被滋养的,哪怕不看戏,这里的生活也能让你抛却杂念,回归纯粹,住上几日绝对不舍离开。景区内的碧波绿水,悠悠船只,总是能轻易地荡开你的思绪,精心保护开发下,乌镇江南水乡的美被完美呈现。青瓦白墙下,踏着石板路,尽管可能有不少同样被吸引来的人与你擦肩,但你仍会感觉这里是安静的。

信步走到西栅景区北侧500米處,你或许会发现那个“世外桃源”——乌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完整保留了古老的村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改造,完美还原了七、八十年代水乡村落的质朴生活。这里的生活几乎完全独立于外界,如同游戏中创建出的“家园体系”,如果你愿意,进来了几乎就可以不用出去。进入乌村,在CCO的带领下去村委会“注册”,然后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组团”,磨坊、竹屋、渔家、米仓等,根据主题的不同散落分布在乌村各处,周围绿树葱茏,让各个组团间有了相互较为独立的空间。组团内房间布置既有特定主题的风格,又有家的亲切和自在,公共区域中放了沙发、桌椅及书架,你可以坐在这里消磨一个安静的午后。或许也会跟“邻居”聊聊戏、下盘棋,总之,你会完全忘记在城市中的一切。这里安静得只听得到鸟鸣和风吟。哦,不对,还有牛、羊等动物不时地想要跟你打声招呼,如果你有心情回应,不妨过去看看它们,顺便喂它们点吃的。

在这里很安静,但绝不会无聊,有很多夹杂着纯真记忆的活动可以体验。比如做一个纸鸢、扎一个稻草人、摘摘新鲜应季的蔬菜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或去广场逛逛摆着小摊的市集,跟大伙儿一起做个游戏。恍惚间,我们回到了那个没有手机却有近邻,没有网络也很欢乐的质朴年代。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腕和专业人士来到了乌镇戏剧节,在他们惊艳的眼神与口口相传中,乌镇如何能够成长为今天承载文化艺术复兴重任的魅力小镇,成为了所有人都想探寻的秘密。似乎一切是从乌镇与戏剧撞在一起开始的?然后这个没有任何政府背景,完全由企业支撑、一群艺术家操作的戏剧节就开始迅速成长并走向国际化,而乌镇也随之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这只是我们看到的样子,早在乌镇戏剧节诞生的十年前,从陈向宏萌发了打造“要让游客来过,就不曾离开”的理想国开始,乌镇与戏剧节的相遇,就埋下了种子。黄磊说:“谁能想到当年你撒的一颗种子,后来能长成什么样子。”因他酒醉后那句“就办个国际戏剧节”的疯话,一群搞戏剧的疯子和一个寻找古镇旅游出路的古怪商人“胜利会师”,于是我们看到了乌镇今天的样子。这是一群“纯真、执着、有激情的天才小孩”。陈向宏在其中总是显得很低调,称自己只是个“包工头”,他培养出的队伍,为乌镇的每次文化艺术盛会提供了出色而专业的后勤保障服务,对艺术那部分,则坚持绝不插手。孟京辉说,“艺术家在这里是被宠着的”,黄磊每年都特别期待这几天的到来,“就像回家了一样,可以什么都不想”。史航总是盛装出席,被拉着合影,赖声川则用优雅的声线平静诉说着骄傲。

没有哪个地方能像这里一样,拥有这样一场只有戏剧和艺术的国际盛事,同时还能够保有质朴而简单的生活,迎接无数的人潮往来,却不改古镇秀雅和水乡美景。商业模式是其次,真正让乌镇发光的,是这些为了乌镇、为了戏剧节,始终守拙、不改初衷的匠心。

注:第三部分“朴”配图为 乌村,其他可随意

猜你喜欢

竞演戏剧节乌镇
学校里的戏剧节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演出安排表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日程表(绍兴)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日程表(广州)
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梦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