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评价

2017-03-02胡红军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程作业

胡红军

新课程改革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爱的编写体系给师生提供了思维和发展个人能力的空间,但如何通过作业的评价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使作业由过去侧重巩固知识,应付考试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发展思维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统一的多种功能,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和有效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正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学生的作业评价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改变评价方式的必要性。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多年来,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而且为了尽快完成作业,学生形成了作业书写潦草、马虎的不良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的设计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

二、作业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增强实践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往往重视知识的掌握与识记,脱离学生实际,甚至有些作业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只注意到答案的规范和公正,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仅难而且枯燥无味,觉得学无所用,而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创新能力,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着眼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实践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题材,比如,阅读题的可以从当前的一些作品中选择,作文可以从分利用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时代的热点问题,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作业要生动、有趣、富有时效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原动力。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怎样让学生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更加感兴趣的作业。我曾就语文作业形式的相关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游戏竞赛、实践活动、课外阅读还是挺有兴趣的,而对单调、枯燥、乏味的抄写、背诵兴致不高。从学生对不同类型作业的情感态度,清楚地表明作业形式急待改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另外三个路径(听、说、读)的作用,使学生乐于语文作业,从而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

四、让作业有层次,富有针对性。

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毋庸置疑,由于学生个性、认知、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老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吃饱”、“吃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有信心、有成功感。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之后,对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课后搜集一些写父亲、赞美父爱的文章,并谈谈自己读此文的感受;另外回忆自己的父亲,在周记本上写一篇赞美父亲的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来。对一般学生,可以就词语练习、人物刻画方面设计一些内容上的作业。

语文作业的设计目标要明确,要有的放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作业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所有的一切都要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各年段的要求、对课文所承担的训练重点有明确的认识,设计作业时不要面面俱到,要围绕目标,根据课文特点、重难点进行设计,力求突出重点。

五、让作业评价方式多元化,富有激励性。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为此,我在教学中也尝试对学生的评价做了一些改变,主要的形式有:

师生共评,针对典型的习题,教师可有目的的选择几个学生的作业,全班共同批改。一方面让学生看看存在问题的作业,问题出现在哪儿,如何訂正,为什么要这样订正;列一方面看看自己的作业和其他优秀的作业差别在哪儿。等问题清楚后,再教给他们批改的方法,让他们独自批改自己的作业,掌握批改技能。

小组互评,让学生在一起来互评,不仅有利于获取不同看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思维批判能力,有利于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组织学生互批作文时,学生批改非常投入,常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家长参与,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可以利用家庭作业,让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提出意见,并可附上对孩子的期望,对教师教学建议等,以发挥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管理之一,对学生的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中教师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程理念,设计出一些较好的语文作业,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各种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程作业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我想要自由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