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切口内外侧钢板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65例临床研究

2017-03-02黄云中刘苏葛建飞王创利

中外医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半月板复杂性胫骨

黄云中++刘苏++葛建飞++王创利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32.106

[摘要] 目的 分析双切口内外侧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从2011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其中35例Schazker V型,30例Schazker VI型,采取双切口内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膝关节恢复情况以及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未出现关节面塌陷或者是内外翻畸形,优良率为81.53%。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内外侧钢板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内外侧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b)-0106-03

Clinical Study on 65 Cases of High Energy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Treated with Double Incision and Internal Lateral Plate

HUANG Yun-zhong, LIU Su, GE Jian-fei, WANG Cuang-li

Departe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gjiagang, Zhangjiagang , Jiangsu Province, 215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wo incision and lateral pl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in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65 cases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from June 2011 to October 2015 including 35 cases of Schazker type V, 30 cases of Schazker type VI, adopt double incision and lateral plate fixation, analysis of knee joint recovery and tibial plateau angle, angle. Results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averaged 4 months. There was no articular surface collapse or varus deformity,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81.53%. Postoperative instantly, after six months of tibial plateau varus angle and angle 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with double incision and lateral plate,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it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mplex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Double cut inside and outside steel plate

臨床中,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指双踝骨折(Schazker V型)、双踝骨折伴干骺端骨折(Schazker VI型),会累及干骺端、胫骨干、及胫骨双侧平台,通常伴血管、韧带、关节内半月板等损伤。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主要是由高能量创伤所导致的,易引起软组织损伤、塌陷以及内外侧平台压缩等,并发症多,增加手术难度[1-3]。不及时采取治疗,会对膝关节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所以需选取合理手术方法。该文主要分析双切口内外侧钢板治疗,从2011年6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该组患者术前均采取小腿正侧位、膝关节X线,膝关节采取CT扫描与三维重建。其中33例女,32例男,年龄为20~70岁,平均为(37.56±7.44)岁;Schazker分型:35例V型,30例VI型;58例闭合骨折,7例开放骨折;致伤原因:38例交通事故伤,15例电动车摔倒跌伤,9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

1.2 方法

1.2.1 双切口内外侧钢板内固定 行全麻或者是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患者仰卧位,首先彻底清创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常规消毒铺巾,术中注意患者同侧取髂骨区的取骨操作,充分止血。从内侧胫骨平台开始,通常情况下,胫骨平台骨折块主要位于后内侧部位,逐渐移位至远端以及后侧,手术期间屈曲外旋下肢,在患者胫骨后内侧缘,做大约为4 cm切口,平行于患者鹅足后侧界,于骨干后缘0.5 cm切开内侧腓肠肌筋膜,慢慢推至患者鹅足前方部位,显露后内侧骨折块。在半月板下方部位,做一小切口,观察患者内侧关节面,一旦损伤半月板,行骨折固定前应修补半月板,采取内固定术,然后进行修补,骨折块可能会发生移位,半月板尽可能不切除。活动主要依附患者骨膜腓肠肌内侧头,患者屈曲外旋小腿,骨折线显示,对远端骨折线部位进行辨别,使用骨膜剥离器复位,然后使用重建钢板或者是T型钢板塑形后进行支撑固定,一般螺钉由后至前固定,远端单皮质螺钉固定。一旦鹅足对关节面复位产生影响,应该将其适当的切开,关闭切口以前修补。对于外侧胫骨平台,通过前外侧入路,经股骨外踝切开皮肤,通过Gerdy结节,于胫骨嵴外侧缘2 cm做向下切口,其内外侧切口间皮桥宽度在7 cm以上,纵向劈开切口下髂胫束,膝关节屈曲内翻内旋,切开半月板下韧带,暴露外侧关节面,观察患者骨折移位以及塌陷状况,对于整体塌陷患者,使用骨膜剥离器进行复位,将塌陷关节面抬高,如塌陷区关节面及骨质粉碎,一般在外侧髁下方向塌陷区方向咬开皮质骨,形成骨髓道,顶棒将粉碎的关节面尽量复位,对于关节面下骨缺损部位使用自体髂骨植骨。双髁利用点状复位钳进行钳夹,复位后经C型臂X线机观察,确保胫骨髁与其健侧宽度一致,使用L型或者是高尔夫型锁定钢板固定外侧胫骨平台,处理半月板参照内侧,手术过程中,如果有前交叉韧带止点部位撕脱骨折,使用钢丝固定穿孔,对于韧带断裂患者,于二期采取交叉韧带重建术,对于患者内外侧切口,均留置负压引流管。

1.2.2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切口加压包扎,放置负压引流管,避免发生关节腔积血;采取常规抗生素1~2预防性抗感染及补液退肿治疗,将患肢抬高,利于消肿;术后1周,床上进行膝关节间断性被动练习,到术后4周,患者膝关节可屈曲90°;术后8周,患者进行部分负重练习,定期X线复查,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关节面塌陷、骨折移位,适当增加负重,直到患者可以完全负重。

1.3 观察指标

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参照Rasmussen评分,包含行走能力、关节疼痛、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优,>27分;良,20~26分;可,10~19分;差,6~9分。优良率=优率+良率。术后即刻与术后6个月,通过X线片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翻角。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活动度分析

65例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关节面塌陷或者是内外翻畸形;术后通过X线评估,57例关节面解剖复位,8例关节面接近解剖复位,胫骨髁宽度恢复正常。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43例优(66.15%),10例良(15.38%),7例可(10.77%),5例差(7.69%),优良率为81.53%。

3 讨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常是由高能量创伤所造成的,丧失膝关节运动功能与稳定性,胫骨平台是膝关节内部重要结构,承担下肢负重功能。所以,不仅要恢复关节面平整,内固定维持骨折复位部位也十分重要,利于修复损伤半月板与关节韧带。目前,钢板内固定是较为理想的方法。生物力学研究显示,胫骨内侧平台通常承受压应力为60%~70%,内侧骨折块固定使用外侧钢板螺钉,会影响其稳定性,术后,内侧骨块复位容易丢失,具有较高膝关节内翻畸形率[4-6]。内侧脛骨平台解剖复位与固定,能减少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预防术后患者膝关节内翻畸形或者是内侧平台塌陷。直视下复位关节面双钢板技术,可有效复位关节面,效果显著。双侧钢板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不易引起关节面塌陷。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双切口内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在预防关节面塌陷、骨折端移位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单纯前方入路进行胫骨平台双髁骨折复位固定,需要向两侧行软组织剥离,但对于骨折患者,其骨折部位周围软组织损伤,加上胫前区部位,其皮肤软组织薄,属于解剖缺血区域,解剖缺陷结合手术创伤、外伤,会加重破坏骨折端周边组织,使得软组织并发症加重。采取双切口,能有效避开胫前缺血区,避免对软组织广泛剥离,减少软组织有关并发症[7]。同时在直视情况下,采取胫骨平台内外侧关节面相关操作,能保证患者关节面解剖复位准确性,植骨牢靠,可直观探查较差韧带与半月板,修复简便,为放置双钢板提供有利条件,该入路方式较为理想。蔡国平等[8]通过29个月随访发现,骨折均愈合,无坏死或切口感染情况发生,H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7.5分,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的平均值分别为87.03°、6.45°。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愈合时间平均为4个月,优良率为81.53%。提示双切口能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确保关节面精确解剖复位;双钢板稳定性好,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总而言之,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内外侧钢板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有效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邢彬,翁茂盛.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334-336.

[2] 王春明,董泽凯,王冬梅,等.改良双切口双钢板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8):142-143.

[3] 周忠华,何劲.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58例疗效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6):742-743.

[4] 甘坤宁,熊健斌,张波,等.双切口双侧钢板治疗SchazkerⅤ,Ⅵ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8):3537-3539,3577.

[5] 韩建福,严卫锋,唐宏超,等.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3):89-90.

[6] 庄至坤,吴昭克,徐福东,等.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58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 19(6):34-35.

[7] 李世芳,孙健,周道政.双切口双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平台骨折的稳定性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 18(26):4179-4184.

[8] 蔡国平,熊敏,刘德昌,等.双切口内外侧支撑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 18(12):991-994.

(收稿日期:2016-08-17)

猜你喜欢

半月板复杂性胫骨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