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德育体系,推进学生德行发展

2017-03-02杨长萍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2期
关键词:班委教师应德育

杨长萍

德育在学生成长阶段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学生的心理及综合素质能否充分发展。德育能够确保学生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也是学生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推动力。教师应建立较为完善的德育体系,从多方面推进学生的德行发展,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

1.把握机会,完善认知研修提升

对德育要有较为完善的认知。教师要保持一颗为学生无私付出的责任心,认真对待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琐碎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改善自身不足,于工作中学习。教师应当尽量多的参与德育研修的相关活动,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优秀德育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德育方针进行调整。

例如,当学生之间出现小摩擦时,教师应积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到真正理解学生心中所想,解决学生间的矛盾;在学校安排教师交流会时,应当积极主动参加,将自己的理论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换,了解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做到在以后处理班级事务时能够扬长避短,同时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也可借鉴使用;在有空余时间的情况下,可通过网络或其它形式,听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报告或阅读德育相关的文章,做好笔记,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2.实践练习,着重关注班级建设

教师应通过亲身实践来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工作效率较高的班委体系,更快捷地了解班级情况可对班级学生德行状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同时,可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应的活动,在活动中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很多教师由于盲目追求班级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这一点,良好的班级氛围实则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关注学生生活能力与学生个性的发展,将有利于班主任为学生的德育规划明确的方向。

例如,定期进行班委改选,选择学生和教师都认可的学生,定期与他们交流,将班委们反馈的情况与自己观察所得进行整合;也可召开班会,在班会上组织班级游戏活动如击鼓传花等,从活动的过程了解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与个性,在活动中弘扬正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和个别学生单独交流,促进其心理发展,督促其发杨优点,改正不足;更应加强和各科老师的沟通,从老师的口中了解学生课上情况。总之着重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友谊和团结,在活动和交流中渗透自己的德育理念,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地发展,教育出一批高尚素质的人才。

3.加强沟通,收集反馈自我发展

除了和班委的频繁沟通之外,教师也应当抽出时间和普通同学进行交流,交流的话题不仅仅是学习,高中生对发生的事件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但因为见识较为短浅,认知仍有很多不足,教师可以像朋友一样参与学生间流行话题的讨论,了解他们对当下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从中看出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对他们的不正确思想进行修正,既不会伤及学生自尊,又不至于放任学生的思想偏离方向。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进行匿名反馈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指出自己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也可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从两种角度进行自我提升和班级教育。与家长的交流也是德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实现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

例如,学生可以在纸条上写下对班级建设、教师教学以及班主任管理的意见与建议,然后匿名上交,这样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同时也让学生不再畏惧班主任的“权威”,敢于说真话、提意見;在学生课余时间班主任可经常参与学生的聊天,放低自己作为长辈的心态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时事,做到不局限学生思维的展开,又巧妙地带动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对自己有亲切感,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在课下,教师可偶尔随机对学生进行家访,或以电话形式联络家长,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总之,教师不仅要通过传统的学习方式抓住机会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水平,又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从实践中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对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只要讲师讲究方法,德育工作将会有序高效地展开。■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班委教师应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终极班委”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