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福克斯:创造日常图像下的情绪张力
2017-03-02何伊宁
何伊宁
从记录家乡的风俗到撒切尔时代产业改革,再到对人日常生活碎片的观念记录,安娜·福克斯(Anna Fox)作为“英国新彩色纪实摄影师”中的唯一女性成员,在她30年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展览和出版一系列个人摄影系列的同时,亦致力于摄影学位课程的教学和针对女性摄影师的平台搭建。本文将从繁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中拨丝抽茧,通过回顾性的梳理来走进安娜·福克斯的创作和工作领域。
英国新彩色纪实摄影师
安娜·福克斯于1961年生于英国汉普郡(Hampshire)。这片位于格兰东南部的非都市郡以中世纪城市温彻斯特和曾经的新福里斯特皇家狩猎场闻名。受到家庭的影响,年轻的福克斯对视觉艺术钟情有佳,1983年,福克斯进入位于萨里郡法纳姆(Farnham)的西萨里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始攻读为期三年的视听视觉研究学位课程。
30年后,当我乘坐从伦敦滑铁卢到萨里的火车前去拜访安娜·福克斯时,萨里学院早已几度更名,如今的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法纳姆校区保留了曾经的校址,只是建筑和学校设施早已更新换代。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聚集了马丁·帕尔(Martin Parr)以及保罗·格雷汉姆(Paul Graham)等代表摄影师作为课程导师,这所学院一度成为英国新彩色纪实(New Colourists)的大本营,其核心成员包括当时任教的帕尔和格雷汉姆,以及学生保罗·西赖特(Paul Seawright)及安娜·福克斯。如今,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共分别在法纳姆以及罗彻斯特校区开设七个不同层次和方向的摄影学位课程,由活跃在国际摄影界上的艺术家任教,这其中就包括了福克斯和凯伦·克诺尔(Karen Knorr)。
上世纪80年代中叶正是英国纪实摄影蓬勃发展的时期,伴随着撒切尔政府的上台,产业革命和金融政策改革激化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为年轻的摄影师们提供了深入且丰富的题材;与此同时,英国各地专注于摄影艺术的美术馆、出版社、杂志和摄影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为有志者提供了诸多的机会,包括从资金、出版、展示等不同环节上给予帮助。
受到英国纪实摄影传统和美国“新彩色主义”的影响,福克斯的毕业创作以汉普郡最大的小镇贝辛斯托克(Basingstoke)作为批判的观察对象,拍摄了这一地区的都市风景、居民、工作和休闲生活的彩色照片。于此相应,福克斯为每张照片配有一段文本,这些标题统统来自公关材料、采访和报纸的文章。从《贝辛斯托克》系列开始,福克斯便开始掌握巧妙地运用照片和文本策略,以此来构建摄影师独立的批判视角。
福克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组作品名为《工作站》(Work Stations),该作品站在批判性视角展现了撒切尔时代中期英国的办公室文化。1987年,刚刚从萨里学院毕业的福克斯受到《摄影作品》杂志(Camerawork)于伦敦博物馆的委任,在伦敦西提区拍摄办公室生活。在此前不久,在英国“金融大改革”的社会背景下,一场名为“伦敦,因为它可以”的建筑主题展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主展览厅里拉开帷幕。英国建筑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将他的泰晤士河新桥和浮岛规划公之于众。可惜改建伦敦市中心的提议最终只停留在了展览、文本和建筑模型上,但这场划时代的展览却拉开了伦敦建筑史上一场新的革命。正是这一年,坐落在伦敦金融区中心的劳埃德保险大厦竣工,为伦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克斯用她擅长的彩色摄影拍摄出一系列办公室内外环境肖像,在展现出撒切尔治下的英国高度紧张的办公室生活的同时,图片中也不时渗透着英国人所特有的幽默。
1988年,这组全名为《工作站: 伦敦办公室生活》的系列由《摄影作品》杂志首次出版,每幅照片下都有福克斯从不同媒介获得的文本作为标题,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英国转型期的白领工作生活。这个系列的作品不仅为福克斯带来了创作新作品的机会,更帮助她在公众领域获得了曝光和展示的机会。
同年,时任英国维多利亚与阿爾伯特博物馆(V&A)摄影部策展人的马克·哈沃兹-伯斯(Mark Haworth-Booth)为美国《光圈》杂志编辑了一期名为《走入90年代的英国摄影》(British Photography: Into the 1990s )的图片专题;次年冬天,为了配合摄影术发明150周年的文化活动,哈沃兹-伯斯为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策划了名为“迈向更大的前景:当代英国照片展” (Towards a Bigger Picture: Contemporary British Photographs),展出了经典原作及众多当代摄影新人,包括保罗·格雷厄姆、安娜·福克斯、基思·阿纳特(Keith Arnatt)以及汉娜·柯林斯(Hannah Collins)等。这次展览不单单为英国1980年代的摄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是对英国摄影下一个十年的预示。在针对该展览的论文文中,哈沃兹-伯斯写道:“虽然这个调查展不一定完整,但它大大可成为1990年代摄影师们创作全新作品—那些借鉴并挑战已有传统的作品提供丰富的灵感及想象力。”
紧接着,福克斯于1989年创作的《友谊之火》(Friendly Fire)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先后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战争作品”展览、荷兰摄影学院以及加拿大当代摄影博物馆出现。《友谊之火》是一组记录英国真人战争游戏的彩色摄影作品,福克斯跟随那些在周末来体验战争的“军人”,在英格兰M25公路边废弃的医院、军事基地和农田改造的“战场”上捕捉下激烈的瞬间。福克斯模仿了传统战争新闻图片的构图,并在展览时将照片放映到非常大的尺幅,以便营造出欧洲历史画的效果。在福克斯于上世纪80年代期间创作的诸多作品中,观众都不难发现图像中反复出现的撒切尔头像,它们被悬挂在办公室的墙面上,或是被制作成真人等身的纸人,被当成战争游戏的目标,从侧面展现出英国民众对这位女性领导人截然不同的看法。1990年,撒切尔夫人未能击败党内对手迈克尔·赫尔塞廷,宣布辞职,其后她所属意的候选人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参选并最终获胜,撒切尔于11月28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1年半的执政。
私人视角下的日常生活
进入上世纪末最后10年,安娜·福克斯一方面从英国纪实摄影中汲取养分,以“英国新彩色纪实摄影师”的身份继续接受委任,集中对乡村和民俗主题进行探索,例如《乡村》(The Village)、《黑皮特》(Zwarte Piet)和《乡村女孩》(Country Girls);另一方面,在受到一众以摄影为艺术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的影响下,福克斯逐渐开始以家庭日常生活作为观念的来源和拍摄的对象,创作出包括《蟑螂日记》(Cockroach Diary,1996-1999)、《我母亲的橱柜》(My Mothers Cupboards,1999)、《休伊特路41号》(41 Hewitt Road,1996-1999)在内的一系列私摄影作品。
福克斯于1991年创作的《村庄》作品是她与摄影文化学者瓦尔·威廉姆斯(Val Williams)合作的项目,记录了西萨塞克斯一所小村庄中女人们的生活。福克斯因此来到她祖母生活的地方,拍摄了这些生活在被赋予了传统和富裕的村庄中的女性们的丰富生活。《乡村》系列最后以一组20张拍摄乡村花园的黑白照片,投影在窗帘布上的幻灯片以及伴有女人们喃喃之声的声音装置呈现给观众,突破了传统纪实摄影单一的墙面展现方式。
在1993年至1998年期间创作的《黑彼得》肖像系列中,福克斯将考察的对象延伸到荷兰,描绘了荷兰圣诞节传统上穿着小丑服饰把脸涂黑的人物形象。福克斯借用了荷兰肖像画的构图和用光,从正面拍摄了一系列“黑彼得”的肖像。英国摄影史学者马克·德登(Mark Durden)在评价福克斯这组作品时写到:“肖像所承载的文化与传统的分量,与颇受争议的‘黑彼得传统背后粗鲁的种族主义以及当下围绕保留这一传统而产生的各种议论与焦虑相互碰撞。”1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南·戈尔丁(Nan Goldin)到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从苏菲·卡勒(Sophie Calle)到基思·阿纳特(Keith Arnatt),这些摄影艺术家的实践挪用了家庭摄影与快照的视觉语言,将聚焦亲密生活的私人摄影带到公众面前。安娜·福克斯正是受到上述先驱者的影响,将镜头从他人的生活转向自身与亲人的生活,记录了自己在人生筑巢期的不同片段。
《蟑螂日记》创作于1996年至1999年期间,福克斯将她和亲人朋友合租的一处房子作为拍摄背景,闯入的蟑螂成为生活中的小插曲,也成为福克斯摄影创作中所借用的符号,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爆发出来的种种焦虑和冲突的情绪。《蟑螂日记》于2000年出版,包含了福克斯的日常快照和日记的影印,照片中让人生厌的蟑螂在这里却成为了福克斯的精神疗愈师,将她从家庭关系的张力中释放。《我母亲的橱柜,我父亲的话》系列则是一组福克斯深入探讨家庭问题的看法。福克斯通过看似平静的图像揭示出深藏在摄影师家庭中的矛盾,以及这矛盾背后所展现出的社会问题。在记录母亲井井有条的生活细节,如家中橱柜上的排放整齐的碗碟、衣柜里叠好的毛衣的照片旁边,福克斯将父亲在生病时对家中女性的辱骂文字记录下来并列放置在图片的一旁,揭示出她内心对父权家庭关系的抗议。“福克斯的作品是对于摄影形式的检验;她在照片中表现了自己生活中痛苦且遭人非议的一面,以不礼貌甚至有点轻蔑的方式回应了纪实的传统。虽然她的作品是私密的,但并不那么多愁善感。她自始至终都感受到了摄影媒介的不足之处,不断检验并推动了它在形式上的潜力”,馬克·德登在《今日摄影》一书中对福克斯这一阶段的作品进行了关键性的总结。2
重返英格兰乡村的影像探索
从早期针对撒切尔英国的彩色纪实摄影,到她通过私人摄影来揭示家庭矛盾和社会关系的快照,福克斯总能够在这两种状态之中切换得游刃有余。步入千禧年之后,福克斯选择从伦敦回到汉普郡的家乡工作和生活,并延续了自己早前所积累的实践方向,先后创作了诸如《家中便条》(Notes from Home,2000 -2003)、《返回乡村》(Back to the Village,1999)、《度假胜地1》(Resort 1)及《度假胜地2》(Resort 2)等作品。
2005年,福克斯前往汉普郡一处村庄拍摄当地童车比赛的活动。在英国传统的田园风景背景前,三三两两穿着怪异服饰、带着面具的男女在镜头前毫不掩饰他们对节日的痴迷。瓦尔·威廉姆斯在评价这组作品时说到:“安娜·福克斯照片中的一切看起来都带有死亡的意味。汉普郡村庄的童车比赛环绕着一种可怕的感觉—让人感觉到村民的一种阴谋,这些人带着面具、不苟言笑,好似迷失在他们自己的仪式当中。”3福克斯于1999年开始创作这组名为《返回乡村》的系列,她无数次往返于塞尔伯恩(Selborn)以及周边的村庄拍摄英国传统的庆典活动,包括篝火之夜(Guy Fawkes night)、游园会等在英格兰南部乡村流传已久的传统,以此来集中展现出英国中产阶级的怪癖。福克斯在完成这一系列时回忆到:“当我回到塞尔伯恩时,我愈加意识到英格兰乡下的田园生活是如此特别。我曾一直在研究本杰明·斯通(Benjamin Stone)在1900年代周游英国时所拍摄的风俗和节日。这启发了我亲自去记录。”4然而,显而易见的是,福克斯所选择的题材,以及她所对闪光灯和彩色摄影的运用更多是受到了导师马丁·帕尔的影响。
2009年,福克斯接到帕兰德之家美术馆的委任,前往西萨塞克斯郡博格诺里吉斯(Bognor Regis)小城海边的布特林度假区。20世纪60年代,英国彩色摄影先驱约翰·欣德曾受聘在此地担任商业摄影师,他与工作室成员通过一系列特意编导的高饱和度照片,建构出具有英国工人阶级度假文化特征的符号,并成功地创造了属于欣德的明信片帝国。欣德在布特林度假营出品的每一张明信片都在他的精心策划下完成,在满足大画幅相机搭配柯达生产的埃克塔克罗姆胶片(Ektachrome)的基本要求之外,欣德对灯光、场景的要求堪称极致,团队往往会花上数天的时间才拍摄出一张满意的照片。正是受到欣德标志性照片的影响,福克斯同样选择了大画幅相机进行创作,不同于欣德的摆拍,她通过悉心的观察框取了21世纪布特林度假区的一场场真实的“剧目”。在画册《度假胜地1》中,福克斯将布特林现代化的度假设施作为舞台背景,用闪光灯将那些日常、荒谬与匪夷所思的瞬间定格在相纸之上,向观众展现了英国人度假文化的不同切片—与欣德时代大相径庭。
在保持了创作质量的同时,福克斯还积极投身于摄影高等教育和针对女性摄影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如今,福克斯是英国创意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Creative Arts)法纳姆校区艺术摄影创作硕士课程的负责人,至今已任职八年时间。这门为期两年的摄影创作硕士课程所设置的单元环环相扣,理论与研究方法和实践緊密相连,鼓励学生在准备毕业创作的过程中发掘摄影中涉及的政治、经济和专业问题。除此之外,福克斯还先后和同事共同编辑出版了数本与摄影相关的指南,并联手创立了国际档案摄影、照片集、书屋网站及女性摄影研究小组。
千禧年之后,福克斯先后参与了许多国际性回顾展,包括《创造性的宇宙中心:利物浦和先浪潮》(Centre of the Creative Universe: Liverpool and the Avant-garde)以及《我们是怎样的》(How We Are)。其作品集:《安娜·福克斯摄影1983-2007》(Anna Fox Photographs 1983 -2007)由瓦尔·威廉姆斯编辑,于2007年由Photoworks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