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于人本

2017-03-02王帅

中国摄影 2017年2期
关键词:摄影创作专业

王帅

近几年关于国内高等院校摄影教学的讨论如火如荼,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对高校摄影专业的期望与关注。各种摄影方面的展览、奖项设置,众多媒体在各个领域的推广,也都面向高校学生展开,让学生得到更多可以崭露头角的机会。获奖、推新虽然只体现出对一小部分人的肯定,但从目前发展的数量和广度上看也是整个社会土壤、气候条件综合表现。高校摄影专业教学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审视,每每进行教学讨论的时候基本都会触及问题的核心,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自己层层剥开,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问题,因为教学是件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是凭借简单几句口号就能即刻实现的。

天津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方向于2004年开始招生,2005年成立摄影艺术系,这一时期全国高等院校摄影专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摄影艺术系诞生在实验艺术学院(原天美现代艺术学院),学院还包含有综合艺术系、影像艺术系、移动媒体艺术系和动画艺术系。虽然是系的建制,但各个系别之间并非孤立存在,不同学科、专业、媒介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开放的氛围,在这一大环境中博弈和对话。与此同时,新媒体相关专业也让我們意识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种种可能。图像文化生态转变,让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延续摄影专业的生命力。2016年,具有实验精神的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提到:“观念主导着发展方向。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时刻,核心是以人作为转折的中心,科学和艺术必须以造福他们的存在感和幸福感为目标,一切创新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回归人本。”由此也就可以全面理解我们这粒种子所栖居的土壤环境。

国内高等院校摄影教学已经逐渐显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孰优孰劣既不能用一两个奖项去加以甄别,大家也不可能抱着某些荣誉坐享其成,我们只有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才能保证专业教学趋于良性健康发展。在今天摄影专业教学表现出来的相貌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切入点还是在于教师资源。随着互联网发展,知识开放性越来越强,教师的影响事实上已经在减弱,原本传授知识和概念的方式都不再一如既往的有效。教师若要保证其教学得以实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从其兴趣着手只是调动这一能动性的手段之一。如今谈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以往难易程度已经大不相同。以往学生触及的知识以及其他领域方式尚属有限,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也有限。今天学校已经做到网络全覆盖,教师在讲课中所提到的任何一个概念、知识点或者相关艺术家,学生都可以很快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甚至外语好的学生得到的信息量比老师还多。我们让学生坐在一个有限空间中几个小时去重复这些的时候,其实就是消耗,消耗时间,消耗学生的精神。如此一来,教师如果仅从其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力有不逮。要想在课程教学中完美实现教学目标,不但需要在自身修养和知识结构方面进行自我完善和调整,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同时在摄影教学中还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在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基础上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在这里引用摄影系高岩老师《纪实摄影》这一课程为例。首先他认为给学生们上课的第一件事情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图像的特殊性,通过理论讲解与优秀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照片的强大并不是用文字逻辑进行的图像呈现,图像有着自己的话语特质,过度的描述只会使其禁锢等问题。之后再通过具体课程设置来解决这些问题。近几年在这门课程里,他通常会引导学生从几个角度去考虑作品将要表现的内容:如何避免过于直白地呈现主题,怎样通过观看来提出个人观点,纪实摄影的立场与态度,图像与真相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这门课程也因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韩蕊《大鼻子》系列(2015平遥国际摄影节新人奖)、宋立雪的《肖像》系列(2016平遥国际摄影节新锐奖)等等,斩获诸多奖项。在决定具体的拍摄之前,高岩老师会与学生深入讨论,展开他们的想象力,避免单一的观看和截取,将拍摄重点放在人的生存环境,生活质地与人物的社会、文化身份的关系上,向学生强调创作中应具备的“作者”意识,呈现主体与世界的关系,让这些要素在主观意识里得以体现出来。

我个人一直认为,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教学与其他形态高等专业教学不能简单地从艺术和商业、实用等角度加以区分,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我们的出口可能会略有不同。摄影系近几年在专业教学不断调整深化过程中,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涵盖面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与建设中既着眼对传统的学习,强调技术、语言训练,关注科技、媒体发展,又重视引导学生具有开拓和延展的思维方式,强调对相关艺术、文化、历史学习与研究,对当下生活、社会形态地观察、思考与批判,真正做到将专业发展与科技、媒体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以为摄影领域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注入活力为目标,培养具有独立判断与思考能力,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与实践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摄影系专业课程设置内容更倾向于综合性,兼顾到摄影各个门类和相关影像领域的探索。考虑到社会行业、产业发展和就业需要,在教学培养目标大的框架下,依照一定比例设置应用型摄影实践相关课程。我们也开设黑白暗房、传统工艺体验课程,不但是对某种工艺在相应历史时期产生的原因及方法进行传承,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体验中能够大胆实验,理解掌握各种工艺特性也是解决创作中相应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专业基础课程提倡在专业理论和实操训练中渗透人文修养和视觉艺术能力培养。要做到一举两得,既能有效地实现对技术和基本理论理解运用,同时又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

专业创作课程安排主要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逐渐形成对问题和相关领域的横向研究。课程中逐步增加理论与阅读课程的比重。理论学习是树立自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个人作品以及所处时代背景等思考的根基,而这也是当下大多数学生普遍缺失的部分。正是因为这种缺失,学生经常会在创作中表现出只是凭借一时灵感进行生硬的、被动的、单一的拍摄,却不能从中体会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很难产生创作研究的兴奋感。这种缺失也使课程讨论环节经常陷入尴尬的情形,对话和批评很难展开,这也是国内院校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我们开始将课程结课展示常规化。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做阶段性总结展示,这种方式对构建学生整体专业认知非常有帮助。通过实践解决展览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作品打印、装裱、展示方式、在空间中呈现形态,甚至是一个标签的制作等等,都需要花费心思去考量和比较。如此一来,学生在毕业创作或参加各种展览的时候基本会对自己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和把控。这种常规性的展示对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尤为重要,并能形成自觉的对话,培养起对专业的自信。

社会整体环境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心态形成群体效应。我们无法回避现实,而就业是一个长远的问题,我们又无法定义其中的节点到底在什么时刻。如今很多机构、媒体为学生提供平台与机会,确实让很多学生在拥有了一定经济支持之后能继续创作。我在法国读书时,我的很多同学毕业之后还是继续打工,很少能立刻找到收入稳定的工作。但他们大多数依然坚持创作,当然这是源自法国优越的福利和良性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进入艺术院校学习的时候,就是带着自己对这一领域的渴望和研究问题而来的。我们系的学生每年也会面临各种选择:考研、出国留学、开工作室、听从家人安排回家工作等等,无法定论出哪种选择更加理想,但不同选择对于今后能否持续创作确实存在影响。例如,2010级有18位毕业生,其中有两名当年毕业就考入本校综合艺术研究生,创作研究一直与摄影及新媒体相关。有一次陈小文导师和我说,他的研究生中有几位摄影系的学生,她们都非常优秀,尤其在思考问题的方式,研究创作方法等方面基本没有国内学生通常的问题。这是我听到的對于专业教学最令我兴奋和欣慰的一句话。还有两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一位去日本学习漫画,当年她进系的时候就曾强烈要求转系,而今她如是说:“那时候思想比较偏激,想着要逆天改命,到了大学二年级进入专业才体会到摄影带给自己的兴奋感,也让我了解到当代艺术。从大四开始我意识到艺术不分领域。毕业的时候自己琢磨着当下最想做的事就是画画,也并不是非要成为漫画家,没有继续做摄影的最重要原因是觉得自己还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储备,所以比起说现在不做摄影,搁置和沉淀倒是更确切。”另一位学生今年申请到巴黎-塞尔吉国立艺术学院。最近这个班一名一直在北京做时尚摄影方面工作的学生和我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摄影,在北京只要做人、做事、对待工作认真,加上学校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学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赚钱养活自己还是不难的,但我不想继续这样赚钱,还是想要丰富一下……决定出国继续专业学习。”还有一位同学一直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同时坚持个人创作,现在已经参与到各种当代展览中。

2013年,埃迪?拉马这位艺术家成为阿尔巴尼亚新一任总理,而在2000年他竞选地拉那市(阿尔巴尼亚首都)市长时,这个城市各种问题非常严重:贫穷落后、贪污受贿、城市犯罪、高失业率等等。他决定用色彩拯救这个国家,实行“城市清洁绿化”行动。此举让这个城市原来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开始慢慢降低,犯罪率下降,街道日渐洁净,而最重要的是人们逐渐找回了对这个城市曾经遗失的归属感。专业学习不仅只是对应一份对口的工作,而是在自己所做的工作中是否能让专业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由此专业学习的意义才算有所体现,这才是专业教育的意义,摄影专业我想尤其如此。

谈到摄影,我一直喜欢问“当我们谈论摄影的时候我们应该谈论什么?”。丹尼尔?鲁宾斯坦说:“对摄影的应用,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作为特殊的艺术媒介,而是作为思考的工具,摄影何以成为摄影的发问。”摄影之所以在当代这么活跃也是因为它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因其拥有的艺术和社会多重身份价值。如果我们反观摄影产生的结果,图像恰恰是今天各个领域相对最为活跃的载体,信息、媒体时代赋予了摄影更宽广的平台,但优质的图片、图像数量并没有如其发展的广度般增长。摄影专业教育虽然有其来自各个方面的限制,但专业本身不应该被困住。在如今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一个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来自外部,更多的还是要自省,因此我们的专业教学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为社会、为未来注入更多的活力。

猜你喜欢

摄影创作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一墙之隔》创作谈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摄影42℃展版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