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动态
2017-03-02
标准动态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标准》征求意见终稿发布
2017年《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标准》征求意见终稿已经发布,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行业即将具备一个详细的测试标准。在这个测试标准的监督下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兼容匹配性将会大大提高。
1)测试系统组成
标准中首先提及了交流充电桩测试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测试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异常充电状态以及连接控制时序等)、交流电源(模拟电网供电特性)、负载(模拟电池消耗充电桩的输出能量)、测试仪器(测量充电桩的电气特性及控制信号状态等)、主控机(控制车辆控制器模拟盒模拟充电过程的不同状态、采集记录测试仪器的测量数据生成测试报告)。这几部分能大大提高充电桩有序的联动测试的测试效率。
2)充电控制过程测试
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过程测试分为四个阶段:连接确认测试、充电准备就绪测试、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检测的内容包括检测点1、检测点4的电压值,PWM信号的频率、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充电状态等。
各个阶段的测试目的为:
连接确认测试: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通过检测点1或检测点4的电压值来判断供电插头与供电插座的连接状态。
充电准备就绪测试: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检测到车辆准备就绪并启动充电。
启动及充电阶段测试:在充电过程中,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通过PWM信号占空比告知其最大可供电能力。
正常充电结束测试:检查供电设备在收到车辆停止充电指令时充电结束过程是否正常。
3)充电连接控制时序测试
本测试的目的是检查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控制各种状态跳转和时间间隔是否满足要求。充电时供电设备充电连接时序应满足GB/T 18487.1-2015中A.4和A.5规定的要求。
4)异常充电测试
在该测试要求中规定了很多充电现场可能遇到的异常场景,检测交流充电桩在遇到这些异常后可否稳定安全的停止充电。针对交流充电桩的异常用例具体包括:
CC断路:在充电前和充电中,当供电接口断开时,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停止充电。
CP接地: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利用120 Ω电阻将CP线接地,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PWM信号、K1和K2状态、充电状态。
PE针断线:在充电前和充电中,模拟断开PE线,并持续5 s,检查检测点1的电压、PWM信号、开关S2状态、充电状态。
输出过流:在充电过程中,模拟输出电流超过被测设备最大供电电流,检查供电设备能否停止充电。
断开开关S2:在充电过程中,当开关S2断开时,检查供电设备是否能中止充电且保持PWM输出。
5)回路电压测试
该测试项目针对交流充电桩的部分为CP回路电压测试,在充电前,当检测点1的正电压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内(8.2~9.8 V),供电设备应能允许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当检测点1的正电压在标称值误差范围内(5.2~6.8 V),供电设备应能正常充电;当检测点1的正电压超过标称值误差范围,供电设备应在50 ms内识别连接故障,并不允许充电或停止充电。
国家标准将全面免费公开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印发《推进国家标准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标准全部免费公开。
国家标准公开的内容包括:国家标准文本(含修改单);国家标准题录信息,如标准号、标准中文名称、标准英文名称、发布日期等;国家标准制修订信息,如标准立项前公示信息、标准发布公告、标准废止公告等。
《方案》明确了国家标准的公开时限和公开方式。新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文本在标准发布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国家标准题录信息和制修订信息及时公开,涉及采用国际(国外)标准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文本在遵守国际(国外)版权政策前提下进行公开;对于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分阶段免费向社会公开,到2020年,实现全部公开。
《方案》确定了国家标准的公开方式。国家标准委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分别在其官方网站公开已批准发布或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相关信息,提供国家标准文本免费在线阅读。同时,国家标准委将积极推动建设统一的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标准信息的“一站式”查询、获取服务。
据悉,强制性国家标准已在国家标准委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官方网站上全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