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和对策
2017-03-02盛金聪
盛金聪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福建泉州362000)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和对策
盛金聪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福建泉州362000)
分析了福建省泉州市中心市区的城市保洁、设施建设与管理、垃圾处理和环卫监管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建立高位协调体制、提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推进环卫市场化等对策。
城市保洁;环境卫生;环卫监管
1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现状
1.1 城市保洁
各区负责道路的冲洗、洒水;各街道办事处负责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社区道路和物业小区的保洁及垃圾收集工作。建成区市政主次干道道路绿化带、街头绿地的卫生保洁工作由区级统一负责。各区主次干道保洁经费按照8元/(m2·a)标准执行,市级对主次干道人行道按8元/(m2·a)的50%补助,其它由区级配套投入。
1.2 设施建设与管理
垃圾填埋场、垃圾大型转运站等大型环卫设施由市级负责建设,实行市、区两级按比例承担建设资金。垃圾中转站由各区负责建设,建成后移交市级运行管理。公厕由区级负责建设和管理。道路两侧的果皮箱、垃圾箱由各区负责设置管理。实行环卫设施建设“以奖代补”制度。市政府对垃圾中转站和一、二类公厕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垃圾中转站按压缩机位每个奖励25万元,一、二类公厕按蹲位每个分别奖励1万元和4 000元。
1.3 垃圾处理
一线保洁员将街道的垃圾清扫集中到各片区的小型中转站,经过分布在中心城区的31座压缩式小型中转站收集装箱后,由8 t密闭式垃圾转运车送往北峰、城东2座大型转运站,经过二次压缩,再通过16 t密闭式大型垃圾转运车外运到晋江、惠安、安溪、南安、石狮等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原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暂停使用以作应急处理设施。
1.4 垃圾处理费返还
征收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扣除代征手续费(征收总额的8%计提)后按市与区55∶45的比例分成。市级财政将所分配的资金用于支付垃圾中转运输和消纳处置设施的改造、建设、运营管理及垃圾处理产业化项目垃圾处理补贴费用等。各区财政将所得分配额全部用于支付社区清扫保洁与垃圾收集费用。
1.5 环卫监管
各区环卫所监督指导本区一线清扫保洁工作,市、区两级专门城市管理考评机构对建成区市容环境卫生、环卫设施、公厕管理等进行量化考评,每月组织1次,并采取通报和媒体曝光形式公布考评结果。设立专项资金,奖优罚劣,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挂牌限期整改。考评成绩与各区、各部门责任人的奖惩挂钩,与创建文明单位评选工作挂钩,建立阶段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将考评工作列入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范畴,形成市、区、街道三级考评网络和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责任体制。
2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存在问题
2.1 道路保洁
1)分散、标准不高。保洁工作由区级分解至街道办后,责任主体多,一条道路存在多个街道办负责保洁的现象。由于各街道办的保洁作业模式和经费投入不同,导致同一条道路保洁水平不一。道路保洁管理处于“分割”状态,未能达到规模化、集中化,招标困难,由街道办层级推行机械化作业难以实现,推行市场化保洁的中标价不高,很难实现高水平运作。
2)卫生保洁经费投入不足。主次干道保洁经费按照8元/(m2·a)标准执行,低于福建省10.66元/(m2·a)[1]的作业指导价,保洁经费标准偏低。对于背街小巷等由社区保洁的,部分社区仅将征收的垃圾处理费区级分成部分回拨至社区作为保洁费,基本没有其他投入,未达规定的投入标准,导致背街小巷保洁不到位现象突出。保洁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可能存在截留挪用现象,致使未达到规定保洁经费标准。
3)环卫工人福利待遇偏低。环卫工人工作存在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时间长等问题,但环卫合同制工人月基本工资收入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10%,工资标准偏低。同时,环卫工人大多是中老年人,大部分超出法定年龄,无法办理“五险一金”,诸多权益得不到保障。
2.2 环卫设施
1)公厕。社区公厕由所在社区进行管理,社区大多存在管养经费不足,保洁不够到位现象。
2)中转站。中转站由区级建设,也存在建设手续不完整,配套设施不完善,垃圾压缩设备与环卫部门的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导致中转站无法及时移交市级环卫部门运营管理。
3)渗沥液处理站。垃圾填埋场及其渗沥液处理站由市环卫部门运营管理。由于渗沥液水质复杂,处理难度大,且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政府环卫部门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少、运行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4)终端处理设施单一。垃圾处理采用焚烧发电技术,有害垃圾没有有效的处理设施,造成即使垃圾分类了也无法处理的问题,影响了垃圾分类的实际意义。
2.3 垃圾外运处理
1)焚烧厂超负荷运行。垃圾外送处理是以各县市垃圾优先处理、焚烧厂有富余处理能力为前提。由于随着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各地垃圾量猛增。2011—2015年中心市区垃圾量年均增长率6%~7%,晋江、惠安、南安、安溪的年均增长率达10%~20%,各焚烧厂超负荷运行,出现垃圾料仓爆满,垃圾无法及时处理的现象。
2)例行检修无法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焚烧炉设备正常运行中每3~4个月需定期停炉进行清灰检修,每次停炉至开炉正常运行一般需10 d,全年平均运行时间约300 d,实际处理能力与设计存在差距。
3)部分厂设备老化、故障率高。晋江市平均垃圾产生量已达到焚烧厂设计处理量1 800 t/d,无法再接收处理中心市区的生活垃圾;石狮焚烧厂虽有1 400 t/d的处理能力,但设备故障多、检修频繁、运行十分不稳定,只能接收小部分。安溪、惠安2厂虽设备较新,但富余能力有限,无法全部接纳处理中心市区的垃圾。
4)垃圾填埋场多次应急启用。近2 a经常出现垃圾无人接收、无处送的情况,特别是每年的5—8月及春节前半个月的垃圾高峰期,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多次应急启用。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填埋场山脚下已建成多个小区。小区和当地居民反对填埋场重新启用,若处理不当易造成群体性事件,降低政府公信力。
3 泉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对策
3.1 建立高位协调体制
1)整合监督考评机构。整合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城管办等监督管理机构,落实和完善“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考评、四级网络”的“大城管”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考核考评等制度,强化综合协调职能。
2)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将环卫管理列入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范畴,对环卫作业各个环节进行基础普查,形成环卫管理数据库,实现环卫“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3)开展“智慧环卫”建设。充分利用已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市政公用设施监管系统和环境监管系统,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排放监管体系。强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的监控,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以生活垃圾焚烧厂为重点,加快推进运营过程实时监控,主要监测数据和结果向社会公示。
3.2 提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
1)提高基本工资额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环卫工人的基本工资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环境卫生的支出列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确保环境建设经费落到实处。环卫工人基本工资构成分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2个部分,绩效工资按考核浮动。
2)推行雇主责任险。在落实“五险一金”的基础上,推行环卫工人雇主责任保险,保障额度为60万元以上,增强环卫行业风险抵抗能力,减轻环卫主管部门和环卫企业处理事故善后工作负担,保障工人合法权益,完善环卫工人综合救助机制。
3.3 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
1)推行道路保洁市场化。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加快城市环卫保洁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步伐。在不改变道路管理主体的前提下,以区为单位进行统筹,将辖区内街道所有主次干道统一“打包”招标,避免出现道路保洁多头管理。道路清扫保洁实行量化考核,统一标准、分类管理、按月考评。考核结果予以公示。根据保洁服务质量优劣及机械化清扫达标情况按质付款。
2)垃圾渗沥液处理转向社会购买服务。参照长春蘑菇沟、上海老港等填埋场的渗沥液处理承包运营的方式,采取PPP、BOT、EPC等模式运作,将垃圾渗沥液处理转向社会购买服务,环卫部门由之前的运行管理转为监督管理。
3.4 设施建设与管理
1)理顺公厕和中转站建管模式。社区公厕统一移交区级管理,管理费用按每座3万元由区级财政负责统筹安排。中转站由市级统建、统管,避免因手续不完整、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出现中转站无法移交投入使用。
2)建设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垃圾发电为核心业务,近期配套建设污泥干化、餐厨垃圾、医疗垃圾、炉渣、废水、飞灰等处理厂,远期配套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粪便处理厂、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厂、大件垃圾及园林垃圾处理厂,预留垃圾分选车间等。各种垃圾之间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形成一套高效环保的垃圾处理模式。同时,解决泉州各地焚烧厂超负荷运行,无法接收泉州中心市区垃圾问题,关停泉州中心市区填埋场并进行生态修复。
4 结束语
环境卫生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理顺权责,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转变环卫作业管理体制,提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完善环卫设施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全民监督的市场环境,使环境卫生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
[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城镇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指导价[R].2014.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nagement in Quanzhou City
Sheng Jincong
(Quanzhou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QuanzhouFujian362000)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urban cleaning,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waste disposal and sanitation supervision,etc.in the central area of Quanzhou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establishing high-level coordination system,improving the sanitation workers’welfare,promoting the marketization ofenvironmental sanitation,etc.
urban cleaning;environmental sanitation;sanitation supervision
X32
B
1005-8206(2017)02-0088-03
盛金聪(1980—),工程师,长期从事环卫行业管理工作。
E-mail:475944590@qq.com。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