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思考
2017-03-02孙立敏王晓琳
孙立敏,王晓琳
(1.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0;2.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
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思考
孙立敏1,王晓琳2
(1.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山东 滨州 256600;2.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00)
小开河灌区位于黄河下游,淡水资源缺乏,农业用水主要依赖引黄灌溉,导致泥沙问题严重,通过分析小开河灌区引黄泥沙问题的采取的远距离输沙、节水技术、输沙入田、泥沙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给出完善引黄灌区的泥沙利用采取输沙模式研究、水沙一体化利用技术、强化政府政策引导等建议,有利于解决引黄灌区泥沙的问题。
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效果;建议
0 引 言
小开河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滨州市北部,北濒渤海,属黄河冲积平原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33万hm2,设计引水流量60 m3/s。引黄灌溉是农业丰收的重要保障,灌区通过长距离输沙技术,在引用黄河水源灌溉同时,妥善处理泥沙问题,实现灌区泥沙资源化,减少土地占用,保护生态环境,为灌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引黄灌区泥沙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小开河引黄灌区位于滨州北部,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匀。具有冬寒少雪,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又旱的特点。当地水资源总量为11.52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20m3,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 ,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全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达1266.9mm,其中,4-6月份的蒸发量为567.3mm,占全年量的44.8%。河流大多为过境河流,污染严重,据2006年7月对滨州市徒骇河、小清河等18条主要河流和麻大湖水域共26个断面进行检测,符合地面水III标准的仅为1个,V类水质4个,劣V类水质达17个[1]。
灌区农业用水约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5%以上,是典型的以黄河为主要水源的灌溉农业区,而黄泛平原区地下水位浅,矿化度大、主要依靠黄河水压碱灌溉保证农业的丰收,用水量高,引黄灌溉用水量大导致灌区泥沙的积累增加。引水必引沙,长期的积累导致泥沙的积累量大,不仅灌区清淤占用土地,而且加剧水土流失和沙化,影响生态环境。如簸箕李灌区从1966-1982年,渠首年均清淤124万m3,17a累计占地705.6hm2,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又淤积河道与农田灌排系统,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从多年引运行情况来看,引黄泥沙处理问题已日趋发展成为影响灌区前途的突出矛盾。
2 小开河灌区泥沙利用技术与方式
2.1 灌区泥沙资源利用模式
建设适合本地区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特征的生态型灌区,既要实现灌区的灌溉功能,又要满足人依赖生存环境的要求,以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灌区发展思路。保持生态自然功能和自然风貌,满足引水灌溉、蓄水、水生态等要求具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将泥沙资源“化废为利”,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小开河引黄灌区的地理和土壤构造特点,泥沙利用以灌区可持续发展、泥沙资源化、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实现以水资源、泥沙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
2.2 调整渠道比降,实现远距离输沙
小开河灌区自然地形南高北低,平均地面坡降为1/8000,渠首附近地面海拔12.5m,沉沙池地面海拔为4m,沉沙池四周土地低洼,盐碱成片、人口少,地下水位高,该区多为盐碱荒地或只能生长芦苇的低洼地,拥有堆积泥沙的巨大自然优势。小开河灌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灌区渠道比降采用1/5500—1/7000,自渠首至沉沙池,输沙干渠全长51.3km,依次为地上渠、半地上渠、地下渠,实现灌区远距离输水输沙。
2.3 输沙渠全断面衬砌,减少渗漏,提高流速,节约用水
混凝土预制板衬砌造糙率为0.014-0.015,具有能够提高流速,减少渗漏,减少水流输水输沙能力,灌区51.3km输沙干渠断面自上而下铺设混凝土顶制板、复合土工膜、聚乙烯塑膜等,相比土渠,提高挟沙能力约50%,流速增加约40%,通过输沙渠衬砌,提高渠道抗冲刷能力和输水输沙能力,减少了输水损失。
2.4 节约用水减少泥沙
引水必因沙,引沙必清淤,为避免形成经济发展越快,用水增长越快,泥沙积累越多,生态环境压力越重的劣性循环,灌区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节约用水,降低泥沙总量,通过采取政策、技术、经济等各种措施与手段,营造节约用水环境,积极筹资改造支渠,减少水量损失,采取“按方收费”,使引黄灌区步入节水减沙的良型发展轨道。
2.5 优化灌溉管理技术减少泥沙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黄河来水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灌区引水避开高含沙量期,可减少入渠泥沙。灌区优化灌溉管理、合理引水、统一调度、集中灌溉,按计划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避免上游渠道群众不按轮灌顺序随意提闸放水,便于控制引水流量大于泥沙冲淤临界流量。通过加大流量、短期用水、快速灌溉,避免长期小流量引水淤积渠道。
2.6 输沙干渠浑水灌溉,泥沙分散入田,生态利用
引黄必引沙,泥沙处理问题是关系到引黄灌溉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开河灌区输沙干渠全长51.3km,灌区运行10a冲淤平衡,没有清淤。上游浑水灌溉,输沙进入支渠田间。泥沙化整为零,分散处理。支渠引沙约占总沙量的45%,其中支渠沉沙30%,田间沉沙15%;支渠引水后,较细的泥沙随水流进入田地。黄河水细沙含量多,浑水和泥沙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肥料,灌溉时随着浑水输沙田间,增加土地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改造盐碱地。
2.7 沉沙池泥沙资源利用
利用大流量输水,提高输水输沙能力,实现远距离输沙,在盐碱地建立沉沙池,改良土地,沉沙池采用“以挖待沉”的运行方式,每年冬季进行清淤,进入沉沙池泥沙约占灌区泥沙总量40%。小开河灌区沉沙池占地160hm2,每年清淤60万m3,黄河泥沙含有多种肥力改良盐碱地,己累计淤改土地100hm2,年效益达120万元。在沉沙池附近建设了多座新型材料厂,利用泥沙烧制灰沙砖,取代黏土砖,既利用了泥沙,每年又可节约耕地。沉沙池累计清淤约400万m3,己淤改土地100hm2。改善生态环境、改良了土地。
3 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利用的效果
小开河引黄灌区1998年11月投入运行,至2007年底,引水21亿m3,引沙850万m3。其中通过输沙区进入沉沙池的沙量489万m3,占总引沙量的57.6%;输沙区泥沙淤积量91.01万m3,占总引沙量的10.7%。支渠口门引出泥沙270万m3,占总引沙量的31.7%的沙量,通过支渠口门分沙通过输沙入田、或支渠清淤,清淤泥砂成为资源被广泛利用。运行10a来,输沙区除个别年份外、个别区段外,基本山没有清淤。
沉沙池采用“以挖代沉”的管理运行方式,已累计淤改土地100hm2,年效益达120×104元。利用沉沙池引黄泥沙烧制灰沙砖,取代黏土砖,年可产砖9800×104块,利用泥沙约30×104m3,年产值约1000×104元,每年又可节约耕地30hm2[2]。
4 完善灌区泥沙利用的建议
4.1 加强长距离输水输沙模式的研究
多来灌溉用水情况表明,春灌季节用水量大且集中,而黄河部门分配的指标有限,要避免长期小流量引水。干渠泥沙的冲淤流量受黄河水量和含沙量、干渠淤积情况、支渠引水状况的影响。渠道泥沙淤积直接影响到渠道输水功能,渠道输水输沙能力降低使整个灌区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要加强渠道泥沙观测、断面观测、分析水位水量变化特征、输沙基本特性及运行方式,完善渠道长距离输水输沙的能力。
4.2 灌区管理部门转变管理观念和方式
灌区管理部门不仅要把水看作资源,还要把泥沙看作资源,将灌区资源(水资源、泥沙资源)与经济、环境、生态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灌区生态环境和经济良性增长。建立灌区泥沙利用规划机制,对泥沙堆积量、利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根据泥沙情况,提出合理的配置方案、工程技术措施、经济评价、环境报告,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可行的依据。积极联系市场,广泛宣传,将泥沙资源与社会用土市场相结合,努力开拓用土市场,利用多种措施,将泥沙资源推向市场,节约土地资源,实现泥沙资源化,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
4.3 加强对灌区资源环境环境保护,编制水沙资源一体化管理规划
灌区根据控制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情况差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从灌区实际出发,明确灌区发展的定位,在优化水资源利用的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和完善水土资源管理、以灌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编制统一的、可行的、符合资源环境要求的水沙资源一体化利用规划,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4 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实现引黄灌区泥沙减量化
政府加快农业水价改革,以水价改格带动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民自觉运用节水技术以达到节水和泥沙减量化的目的。灌区的沉沙池一般都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影响淤土的利用。政府运用行政方面的强大力量,制定政策鼓励利用泥沙资源,为建立可修复的生态型灌区的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向全社会广泛宣传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引黄灌溉泥沙的必要性、紧迫性,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提高爱护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泥沙资源的积极性。建立保护土地资源和利用泥沙资源的约束机制、制约机制,保证灌区泥沙利用走向资源化和法制化;做好泥沙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宏观调度,工程建设用土、农民生产用土、建材料用土等要统筹兼顾,全面考虑、科学安排,利用政府强大的行政作用促进灌区泥沙利用,消除引黄灌溉泥沙带来的影响,充分利用灌区泥沙资源,实现生态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1]牛加明.滨州水问题解析与对策研究[J] .水利利技与经济,2007(08):596-598.
[2]毛伟兵,王景元,张玉明,等.小开河引黄灌区泥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02):231-234.
1007-7596(2017)10-0167-03
TV882.1
B
2017-09-16
孙立敏(1973-),女,山东齐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建设与管理;王晓琳(1974-),女,山东曲阜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