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科技人员扶贫记
——徐永杰:保康核桃的守护专家
2017-03-02马爱平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三区”科技人员扶贫记
——徐永杰:保康核桃的守护专家
文/本刊记者 马爱平
8月,走进大山深处的保康,眼见漫山遍野、一望无垠的核桃树,像一块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村前屋后、山头地坡;迎风摇曳的枝头,硕果累累,绽放的新绿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据悉,2016年保康县核桃种植50万亩,坚果产量突破1000万斤,人均增收3万元,核桃树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在保康县核桃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位默默奉献、倾囊相授的“核桃专家”,他就是湖北省林科院徐永杰博士。
湖北省保康县是一个全山区县,也是襄阳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徐永杰作为“三区”人才,助力保康精准扶贫,服务指导核桃产业发展,为保康县核桃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科技春风”。
2015年3月,徐永杰刚来到保康,就一头扎进了深山。
保康是一个全山区县,11个乡镇250多个行政村都有核桃种植产业,为了更加精准了解保康核桃种植、土壤、气候等关键环节,徐永杰来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考察、现场调研。
为此,徐博士为保康制定了核桃产业生产、发展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了专门调查表。他一方面引导、指导乡镇技术员开展调查,另一方面亲自到龙坪、两峪、店垭、马桥、马良等主要核桃产区进行调查。
保康山高路远,核桃基地一般都在陡坡上,上山爬岭、走泥巴路都是常有的事,徐永杰却从不在意,天天起早贪黑,每到一片核桃林,他都细心观察核桃树叶、果实,有的甚至连根拔起,察看根系生长状况,对核桃的长势、抗逆性、结果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记载。同时,他还与本土技术员、种植农户面对面进行交流,全面系统地了解保康县核桃发展、生产、技术等实际情况。
短短半个月时间,徐永杰走遍保康县核桃主产区所在的乡镇和村组,行程达到100多公里,沾满泥土的衣着,让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位省城教授,却像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这样不辞辛苦的实地考察,他的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已掌握了保康县11个乡镇,40多万亩核桃产业发展的详细资料。他还结合国内核桃产业发展形势,根据在深入调查、广泛收集、全面分析保康核桃资源布局的基础上,评比筛选出优良单株13个,找准种植适宜区,为培育保康品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天,保康县后坪镇汪家沟村支部书记季光成找到徐永杰,说自家10多亩核桃树不结果,结了也挂不住。季光成的问题引起了徐永杰的高度重视,在前期走访调研中,很多乡镇村民都提出了种的核桃树不结果、黑果多、长的差、病害重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保康核桃产量就上不去,产业发展也将陷入瓶颈。”徐永杰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为了“确诊”,徐永杰再次实地调研,他发现村民种植核桃树“以多求胜”,一亩地种植有20多株,但标准合理种植一亩地不能超过15株,株树太多导致营养吸收不够,果子自热而然长不好。同时,徐永杰还发现保康县种植面积多,技术资源有限,很多村民忽视地下管理工作,在病虫害防治上也很欠缺,基本上树种了就不再监管。而目前保康县80%种植的引进品种绿玲和青香,对本地土壤、气候适应性弱,若不精细管理,就会出现不结果、挂不住、长的差等症状。
把好脉,给核桃树“开处方”,徐永杰也毫不含糊。如何把方子开的准,徐永杰做了大量实验,他组织人员在歇马镇进行调节负载量、叶片分析、土壤养分分析,初步掌握了核桃树体养分、土壤肥力等情况。随后,他详细制定了核桃养花期、结果期、灌浆期、硬壳期田间管理与施肥方案发放给村民,大家种植、管理也开始有了“技术含量”。同时,他还引进天牛性诱剂防治天牛,“朝林一号”防治果象甲等防害药剂;根据品种适宜性,从中国林科院引进砧木品种5个进行试种,提高了核桃品种成活率、挂果率。
在种植管理上,徐永杰结合保康管理水平、生产成本、农村劳动力等实际情况,对技术路线进行逐项调整。主要在密度调整、施肥管理、树形拉枝、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制定完成保康地方标准技术体系和《襄阳市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他利用培训会、现场会把技术、经验教授给大家,近两年他在保康县组织各类培训达到300场次以上,培训人员3万人次以上,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万余份,为保康县核桃产业稳步提高产量、增强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两年来,徐永杰倾心服务,为保康核桃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截至目前,他带领本院技术团队务农”深山200余天,先后指导核桃试验方案7个,建成25亩核桃资源圃1个,引进秦巴山区核桃资源14个,检测分析本地核桃资源75个,发表关于保康核桃产业、技术研究等论文8篇,有力的推进了保康核桃产业的蓬勃发展,给保康县3万多核桃种植户带来致富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