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书
2017-03-02鲜圣
鲜圣
鲜 圣
四川省巴中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诗选刊》《中国诗歌》《中华散文》等三百余家报刊,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诗歌》《60年文学大系》《中学生最喜爱散文诗》《中外散文诗百年精读》《中国当代散文诗百家精品赏读》等二十多种选本,获各类文学奖六十余次。出版诗歌、散文、散文诗集7部。
一个人与一块土地
一个人与一块土地,就像一缕阳光与一个世界。
牌坊村,古井的一泓泉融进他的血液,他便出生在这里。
像众多土地一样,宽广、神奇、沟壑纵横、山路蜿蜒曲折。
养育他的这块土地,似乎有一种暗示:起伏跌宕。
这与他的人生一模一样。
一个人与一片土地,就像一粒种子与一个春天。
他把种子,交给大千世界。从广安出发,德政房开出了花蕾。
云烟翻滚的土地、战火泯灭的土地,是他一生的牵挂。他用一生的追寻和誓言来安慰,用一生的心血和智慧来回报。
牌坊村的一棵老树,望见了他走出这块土地时,惆怅的脚步。
一个人与一块土地,就像一个世界与一首歌。
小平故里,思源广场那只青铜宝鼎在仰望天空。
我在人群里寻找他的身影。
风,吹拂着夏夜。思源广场上的老人们,广场舞播放的音乐,每一天都把春天的故事带回家门口。
此刻,我真的看见了他。他的身影,是一盏灯。
灯影,把这块土地,照得更亮。
在广安,我应该想起他
是的,这里是广安。
我在这里没有其他亲人,我应该想起他。
应该想起他指间的香烟。
想起他的太行山。想起他的大别山。
想起他种下的那棵石榴树,年复一年开出的花朵。
想起他坐在一把藤椅上,说出地地道道的四川话。
是的,我正在想起他。
牌坊村,邓家大院子的天井还在,门前的那棵老铁树,已经发芽。
老屋的木头床还在,那盏油灯还在。私塾留下的四书五经,摆放一角,窗前那束眺望的目光还在。祖母还在抚摸他的小平头,池塘里的荷花,又长高了许多。
我必须想起他。
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下他的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我想起笔架山上的霞光以及天安门前的鸽子,想起雪山、草地和深圳渔港里的烟头、街头的霓虹灯。
当然,在广安,我更愿意提起:这里是他的故乡。
很多人都会想起与我不一样的细节和事情。想起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叫故乡,我在遇见每一个广安人时,都这样想:他们,已不再陌生。
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华蓥山上
左手是风雨,右手是火焰。
一支枪不够,再来一支。枪声,此起,彼伏。
双枪老太婆,叱咤风云站在华蓥山上,火焰盛开成晚霞,风雨化作成云烟。
遍野沧桑的石头,留下深深的弹痕。
把一个人的生死与信念压上弹膛,子弹,是一个女子手中的针线。
她用子弹在缝补创伤。
每一道沟壑,都是她在崇山峻岭之中布下的坚贞和智慧。
把爱,握在手中;
把恨,同样握在手中。
左手是血泪,右手是曙光。
站在高高的华蓥山上,目光坚定,遥望远方。双枪,诠释真理和大义。
多少次,我想抚摸她手中的枪。
但在她的身前,我显得矮小,够不着她的伟岸。
仰望。我把她看作一朵美丽的山花,年年岁岁开在大山深处。
传奇的华蓥山,花香弥漫。
我闻到了大地之上,荡漾的、凝固的、不朽的芬芳。
火车驶出前锋站
一扇窗口,留下一些位置。
下一站,就是群山。
就是遥远的南方。
透过阳光盘旋的车窗,我在寻找1979年的那段铁轨。
坐在车窗里的人,来自前锋,来自广安的一个小地名。
车头,一路向前。
那年,春天的脚步,疾驰奔向南方的小渔村。
那月,一列火车,长出翅膀,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那天,车窗外一群领跑的人中,一个矮个子的手势,把那里的天空一次次抬高、再抬高。
火车奔腾,像潮水。
时光,变成奇迹。
开出前锋站的这列火车,是先前那一列的孪生姊妹。
现在,我坐在开出前锋站的火车上,想起那一幕,总想找到留在先前那列火车上的一件夹克衫和一串长长的目光。
这列火车,是先前的那一列的孪生姊妹。
留在火车上的历史、记忆与怀念,一起在回望。
在广安,不能不说
不能不说,我走过的地方很有限。
我走过的地方,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里的崇拜和依恋。
曾经来过了一次或几次,先前,它只是我夜宿的一个宾馆,或者抵达的一个驿站。我所了解的并不多。
它的历史,是一个时间的符号。它的灯火,白天熄灭,夜里敞开,许多陌生的地方,都会一样。
当然,它的与众不同,还有很多。比如,那个小院,宁静而辽阔。那棵铁树,几度春秋,花开花落。那几间川东北最普通的小屋,保存下来,是一个奇迹。
当然,屋的主人,只留下了一些片段,像春天,只留下一些花瓣。
不能不说,这样的地方,并不多。
来过,我记住一些历史和片段,就是一部史诗。
我伫立,向一方水土,致敬。
创作手记
关于《广安书》
地域写作,用文字的方式激活一段历史、描述一段风情、勾勒一种风骨,自然、历史、人文、风情等特征,在一次有特质的、有针对性的艺术创作之后,地域的神韵更具有诱惑力和感染力。散文诗《广安书》就是对广安的一次诗意礼赞。
广安,在中国红色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是一个具有不同特质的地区,她既养育了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又留下了华蓥山游击队“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小平故里协兴镇牌坊村和华蓥山“红岩魂”,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多次到过广安,或走进牌坊村四合院虔诚仰望,或伫立华蓥之巅聆听风雨,放眼望去,山河延绵,山风浩荡。当我用一颗诗心来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时,会情不自禁想起这里叱诧风云的一段红色历史,想起世纪伟人邓小平,内心深处默默向这方水土致敬。
广安的历史和现实呈现着民族的记忆,传递着民族精神。礼赞,是永恒的主题和必然。我在《广安书》中选取了一些片段,记录一些思绪,用虔诚、感动、感恩之心与广安对话,对特定时空里的一些人、一些事,记忆永存,感念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