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苹果之乡”的脱贫路径
2017-03-02梁生树
◎文/梁生树(本刊记者)
洛川:“苹果之乡”的脱贫路径
◎文/梁生树(本刊记者)
洛川县注重补齐主导产业“短板”,注重提升脱贫户生活品质,注重贫困人口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实现真脱贫、有品质。
2016年12月21日,随着洛川县交口河镇水渭村68岁贫困户赵春成的务工工资和土地流转费“落袋为安”,全县当年7000人脱贫的目标提前完成。
做优产业,为脱贫提供长效动力
在洛川县农业产业结构中,苹果“一业独大”,拉长苹果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成为长久脱贫的关键。
全县苹果栽植面积5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近80%,农民人均3.1亩果园,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7元,95%来自苹果产业。
而另一组数字显示:2014年,全县有果园的贫困户共243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0.4%,由于投入能力和管理水平所限,亩均收入不到3000元,仅为好果园的十分之一。
为改变“同果不同富”的状况,洛川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每亩补贴500元的标准,改造提升贫困户低水平果园。
果园改造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015年,改造后的果园亩产由上一年的2068斤增长到3857斤,亩均收入增加到7200多元,所涉及的贫困户一举摘掉贫困的帽子。
果农、果商特别是贫困果农融资难,是困扰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之一,洛川县拿出“真金白银”下势破解。
县财政投入300万元作为金融信贷储备金,为贫困户、能人大户、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供放大十倍的扶贫贷款,支持产业发展。陕西信合洛川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屈永华告诉记者,农商行已累计涉农放贷17亿元,最大单笔200万元,为151户贫困户发放了755万元贴息贷款。邮政储蓄银行洛川支行开通涉农贷款绿色通道,向果商、果库经营者放贷近3亿元,在全省县级支行中出现少有的存放贷“倒挂”现象。
以前,洛川每年有大量的果袋、果网等附加产品靠外购,百万斤残次果烂掉、倒掉,因贮藏能力有限影响苹果品质的情况时有发生,“三产融合”发展,成为苹果产业链上亟待优化的一环。
县里支持兴办果箱、有机肥加工、果袋等配套企业,不少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引进开发了果汁果醋、苹果脆片、果酒系列产品,百万斤残次果转化为原料,为果农带来可观收益;建成总贮藏能力31万吨的气调库622座,吸纳2700多贫困人口参与贮藏、营销、物流等服务。
做实民生,保障群众生活品质
洛川县有塬面和洛河峡谷川道之分,塬面是苹果优生区,也是群众富裕区,洛河峡谷川道灾害易发,土地贫瘠,是贫困人口的集聚区。组织峡谷川道人口易地搬迁,让其享受水平较高的民生保障是洛川整体脱贫的重中之重。
“脱贫的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扶贫部门的统计数字里,更要聚焦在贫困人口的切身感受上,民生事业不搞锦上添花,更加注重雪中送炭。”洛川县县长王明智说,这是近几年政府主导的理念。
隆冬时节,室外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槐柏镇仙姑河社区李文虎的家却“进门就要脱衣服”,在宽敞的客厅里,他向记者描绘之前在洛河峡谷川道住“黑筒子窑”时的情景。
李文虎原住的洛河峡谷川道地区,因光照、气温、冰雹以及倒春寒,使得苹果产业十年九灾,即便侥幸有收成,果价也仅是塬面果区的一半。加之,历史上基础设施投入的欠账太多,成为洛川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李文虎是洛河峡谷整村移民搬迁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他家106平方米的住房,自己仅花了7.8万元。他心里非常清楚,政府为此补贴了近10万元,和他一起入住社区的已有75户。
2016年,李文虎家承包了10亩果园,儿子在县城开了照相馆,加上原有土地的流转费,全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老李指着客厅悬挂的婚纱照,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2016年除了摘掉全家人贫困的帽子,还为儿子娶了媳妇,是个“大年景”。
2016年,对于紧盯民生“短板”的洛川县来说,同样是个“大年景”,像李文虎一样的搬迁群众有2435户8534人,而这只是众多工作中的“冰山一角”。
县财政投资4600万元建成丰园小学,解决1636名学生的入学问题,而80%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五年级学生靳润洁告诉记者,父亲在县城当保安,母亲在超市做销售,爷爷奶奶是保洁员,她从旧县镇小学转到这里后,一家人租住在学校附近,实现了“大团圆”。校长于花琳说,现在小润洁的父母再不用操心她的学习和安全了,而且还把她母亲从陪读中“解放”出来,家里多了一个人的收入。
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丰园小学的113名老师是从全县师资骨干力量里抽调来的,真正实现教育的均等化。而近5年时间里,县财政投入2.5亿元,建成25所标准化幼儿园,乡镇和社区公办幼儿园已全覆盖。
凤栖街是2000多户保障性住房群众的出行之路,路面老旧,晴天扬灰雨天泥泞,洛川县将此列为“畅通工程”的第一号解决。并多方筹资8000万元,打通了10条断头路,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在县城建局李世昌局长眼里,近几年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在县城人口最集中、位置最醒目的地方建起了31座高标准公厕。而这项工程的动因,是一位县领导在基层调研时听到群众进城办事找不到厕所“被尿憋”的笑话。
民生无小事,在洛川县体现得温情而具体。
洛川县老庙镇的果农刘俊杰在展示收获的苹果,2015年,他通过贷款将果园面积扩大到12亩。邵瑞/摄
“配方”施策,让贫困户有获得感
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扶贫的办法就不能“一个方子抓药”。洛川县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一户一方,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充分参与其中,收获金钱的同时,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是洛川脱贫“有品质”的标志之一。
44岁的交口镇弥家河村民屈万平,身高1.1米,经历过16次骨折,自称“瓷娃娃”,在脱贫攻坚中是典型的社保兜底对象。在享受各种优待的同时,屈万平并不感到幸福,总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是“多余的人”。
怎样才能让“屈万平们”参与到脱贫中去?洛川县的相关部门“脑洞大开”——发展。2014年,在县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屈万平的苹果网店正式开通,两年多时间,他的年收入稳定在3万多元。
记者采访时,屈万平正受邀准备去杭州参加“中华农村电商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洛川已有48名残疾人参与到农产品电商中,自己走出贫困线。
由社保兜底对象变成创业脱贫示范户的屈万平直言,自己最期望的是经历一场爱情。一路帮助屈万平脱离贫困的交口镇镇长李发荣认为,和经济上脱贫相比,精神上的饱满让人更欣慰。
“量体裁衣”的不止屈万平一人。永乡乡东井村贫困户李会莲凭着搞运输曾是村里的“首富”,4年前的一场车祸损失30多万元。车辆报废失去经济来源,民间高息借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加上荒废多年的果园无钱投入,使家庭难有“翻身”机会。
2014年初,就在李会莲一筹莫展时,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带着洛川农村商业银行客户经理李创奇主动找上门来,一番核实,不到一周时间,5万元贴息贷款便打入她的账户。
购农资、买树苗、请专业人员修剪,两年多过去了,李会莲家的3亩老果园重焕生机,3亩新栽果园即将挂果。“尽管还没脱贫,但我的生活已缓过了劲,贴息贷款是我家的‘救命钱’。”李会莲说。
槐柏镇仙姑河社区书记谢山河2014年从洛河峡谷搬迁到集中安置点后,为解决社区贫困人口的就业,注册成立了北川劳务中介公司,挨户登记贫困人口的就业意愿,最多时有256人,每年创收300多万元。
县扶贫办副主任于晓斌告诉记者,他们对在册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实施“配方”施策,县上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开展果树修剪、果品分级、包装运输等技能培训,基本实现有意愿就能就业。
至2016年底,洛川县未脱贫人口仅剩1645人,离2018年率先整体脱贫目标还有一年时间,在县长王明智眼里,任务并不轻松。他告诉记者,洛川县的脱贫工作,不是盯着“贫困线”的标准“一脱了之”,而是特别在意贫困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永久脱贫要素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