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7-03-01李襄宏王炎英唐定国杨汉民黄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0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差异性

李襄宏+王炎英+唐定国+杨汉民+黄涛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根据民族院校化学专业及学生的特点,提出应针对民族学生差异性,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将民族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与民族地区学生实际、民族地区化工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强化基础性、注重研究性、面向应用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民族地区化学事业建设、民族院校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课;改革与实践;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72-02

实验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虽然在全国各大高校全面铺开,但民族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却很大程度上随了“大流”,设置内容、教学方法、技能训练、实验室建设等都和现在各大高校高度一致。统一的培养模式无法突出民族院校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服务民族地区的针对性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1-3]民族地区生源的大学生大都处在边远或欠发达地区,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环境艰苦、教育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这部分学生普遍化学基础素质薄弱,对化工知识、化学与生活、化学现象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化学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因此,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化学实验基础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一、突出民族院校学生将来发展的针对性

民族高校其主要任务是为民族地区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人才,对于化学专业学生来讲就是服务于民族地区化工事业,以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地区,经济也不发达,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师资队伍薄弱,导致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也良莠不齐。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宗教、心理、语言、基础教育背景以及地区特色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努力提高化学实验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民族院校学生接受能力特点,按照逐步引导深化的原则合理布局,引导刚到大学的民族地区大学生走入实验室,先观察老师在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常规仪器及器皿的正确使用以及基本操作,自己一步步模仿学习,亲自操作,老师可以在旁指导,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试验中让学生注意准确地观察化学反应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记住实验要精益求精。民族学院的学生采取少而精的教育培养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特点的特色教学,为以后民族地区化工事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要具有民族特色

根据院校服务的少数民族地区化工企业、化学自然资源等特点,广泛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设置具有民族地区特色、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门实验内容。如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储藏着极其丰富的有色稀有金属矿物,开发和深加工矿物资源是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那么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围绕化工冶金为主的“精细化工”和“应用分析”实验,针对生源地涉及的自然资源,增加“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矿物分析”等方面的相关实验内容。可以建立“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基地,在民族地区实地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及实践训练,在对相应化学实验体系进行探索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理工结合的专业实验课程,探索培养具备区域性的适应民族地区发展的开放式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工程知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化工工艺”专门人才。

三、注重民族院校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论专业知识,同时在动手、思维、创新能力上也要均衡發展,其中要特别注意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点也正好是民族地区学生所需要提高的地方,由此看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要着重加强灌输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现象释义解惑、化学现实运用、化学反应变化、化工企业生产等具体实践,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把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或者通过本章节设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能够让学生自主地根据个人兴趣及爱好来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关研究性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个实验项目中去,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多方面得以学习和锻炼。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学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有效的实验手段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自我动手能力。

四、高度重视民族院校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和习惯的培养

实验学生做好熟练的操作是成功的根本,实验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素养和习惯。化学实验是学生接触实践的开始,想要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和创新素养方面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素质和习惯都要重视起来。根据实验的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化学主要得重视以下三个问题:通过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敢于实践。纠正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风气;学生应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验的每一步,而不是胡乱地编造一些假的数据来蒙混过关;要求学生对实验的每一步都认真、细心地做好记录,并且坚持实践记录签字。实验中教师应加强示范,培养学生条理、整洁的习惯,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简明规范,试验中的仪器摆放合理保持实验桌卫生,取放仪器有条不紊,按规定摆放到相关位置,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参观评比。

五、改革民族院校学生考核方法,建立完整、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使评价方法多元化

结合民族地区化学实践的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转移考试的重心,结合平时表现,着重考查民族学生的技能考试。平时考核从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技能、实验习惯、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六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打分统计,期末考试主要针对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了解,实验基本操作采用抽题现场操作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给的要求范围内完成命题操作,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现场评分;综合性考核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平时所学无所保留地运用解决遇到的难题。将考核题目提前发给学生,留给学生搜集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提交设计方案,待教师审核通过之后,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将得出的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提交实验报告。这种考试方式能更好地展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实验的热爱度,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勤恳钻研的可研素质。

参考文献:

[1]安晓雯,华瑞年.民族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49-151.

[2]姚孟春,普丽春.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构建民族和谐校园[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57-160.

[3]覃春芳.跨世纪民族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1):305-308.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差异性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高尔夫技术》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