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Android课程教学实践及思考
2017-03-01魏艳鸣
魏艳鸣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的广泛使用,市场对Android开发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开发逐渐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Android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教学方法、培养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赛促学、帮助就业等方面谈了几点教学经验与思考。
关键词:Android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赛促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64-02
Android作为当今社会主流的一款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其凭借着开放和共享的优势已成为国内用户群最大的操作系统。目前,从各大招聘网站看,有关Android的各种应用开发岗位需求始终比较多,且薪资水平一直保持在较高位置。因此,基于Android系统的软件开发也逐渐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作为高校专职教师,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组织具有活力的课堂和实训教学活动,最终使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能真正成为专业应用型人才,顺利就业。本文在作者近几年讲授Android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给出了Android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Android课程体系的建立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较短,除去半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真正在校学习时间也就是二年或二年半,所以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充分分析岗位需求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建立适合自己学院学生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院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Java程序设计(初级)》课程,使学生在了解软件开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如数据类型、类与对象、异常等。第二,开设《Java高级编程》课程,重点介绍多线程、IO、访问数据库及网络编程等,同时开设数据库(MySQL)、网页设计相关课程。第三,开设《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侧重Android基础知识的讲授,如四大组件、数据存储、网络编程、图形图像处理及动画等。同时开设《JavaWeb程序设计》(Jsp+Servlet)课程、《软件工程》、《UI设计》(重点手机界面设计)等辅助课程。第四,开设《Android项目开发》课程,该课程有4—5个完整项目,每个项目都完成了从需求分析、设计(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实现、测试的流程。最后一阶段是为期三个月的《Android综合实训》,学生选题,自主性地完成项目。
二、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學中,课程内容是参照Android各个技术点制定的,教师授课过程也是按各技术点展开,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给出相应的案例分析,学生课堂上如同走马灯似的学了一遍,但课后对于这个技术点具体在项目开发中“应用在哪个地方”、“应该怎么用”、和其他技术“应该怎么结合”、在项目中该技术点所处的层次关系,并不能完全掌握。针对这些问题,非常有必要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项目的方式将各个技术点串联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现项目的方式展开,让学生不仅掌握到相应的技术知识点,还能理解这些技术知识点在项目中如何应用如何实施。以我院为例,在《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使用多个项目案例,每个项目都可随教学进度分阶段完成,具体的如表1所示。
在项目的实施上,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和演示项目目标及效果,指出所需用到的知识点;然后再帮助学生制定项目计划,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项目任务,当项目完成后,教师根据项目的计划和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达到项目要求的功能才能合格,并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比考核。
三、优化课堂组织形式
通过近几年教学一线的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Java基础知识学习不牢固,编程思维没建立起来。在学二年级所开设的编程类课程时,由于代码量的增加,学生基本上处于害怕编程课、厌学、无自信,到了最后上课听不进去、实训时完不成作业的学习状态,并且他们将来也不愿意从事编程类工作。由此,一年级时一定要打好Java基础,并使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以上目标我们也尝试了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最终发现,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设置组长);在课堂上采用项目化教学,把下次要完成的项目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各任务中所需的新知识点预先布置下去,小组成员在课外时间集体完成预习(学生需对集体预习场景进行拍照),然后在上课时把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回答以便查看预习的效果,有不足的地方让其他小组补充,最终老师总结本次课所需的知识点,然后利用这些知识点让学生去解决项目中的若干任务,从而完成整个项目化教学。这种课堂组织下,避免了填鸭式教学,课堂中学生自主能动性增强,同时由于学生课外时间预习了,所以在课堂中自信心、表现欲望都很高。从预习到解决问题再到动手开发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都在提高。
四、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良好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外,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表现出迷茫,不知道自己学会这些知识干什么,有什么好的出路等。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除了学生刚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外,还多次邀请企业或培训机构来讲座,介绍市场信息、招聘信息薪资水平、先进技术等;不定期地请优秀毕业生来学校开交流会,让优秀毕业生分享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工作经验等;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与企业各岗位工程师进行交流。以上的活动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以赛促学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面向大学生举办各种技能的竞赛,比赛设立多个项目组,按照最新的设备装备比赛,学校、行业、企业从物质和人力上积极支持,使得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学生展示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的平台和载体,并且竞赛的内容设置上都是应用性很强的项目。从以往的情况看,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获得过奖项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我院已连续组织学生参加了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联想”杯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在竞赛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项目经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我们发现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具有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能动性被调动起来之后,很愿意钻研问题,经常向老师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这样就要求老师不仅仅是一桶水的问题,需要有比一桶水多得多的知识和能力。
六、结束语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被广泛应用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作为为国家培养一线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该紧跟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需要。构建合理的Android课程体系,并不断加强改进。更新教学方法,Android课程的教学改革会越来越深入和发展。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提高自主研究的能力,合理地设置项目、情景,并解答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疑惑,通过师资培训、进入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积累工作经验,掌握竞赛与项目开发所需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虎,李学军.高职院校android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3,(5).
[2]沈海荣.高职院校Android教学与培养模式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5,(11).
[3]胡安明.项目驱动教学法在《Android程序设计》课程中的运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