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科研素养现状和培训需求研究

2017-03-01刘寿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0期
关键词:培训需求医学生

刘寿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科研能力认知情况和能力培养需求。方法:选取医学本科高年级学生700名开展问卷调查。结果:137名学生参与过大学生科研课题占20.9%,參与科学研究的学生以高年级为主;不同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情况也存在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与人数最多占59.85%。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科研的基本步骤的知晓程度有差异,高年级学生好于低年级。结论:医学生科研能力认知不足,科研能力尚有提升空间,相关科研培养需求有待满足。

关键词:科研素养;医学生;培训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38-02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1]。大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2]。培养的大学生具有科研意识、科研精神、科研能力,达到未来创造新成果、提出新方法、推出新观念的目的。实践教学是医学生科研人才培养的基地,实践教学手段是医学生科研人才培养卓有成效的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更好地发挥高校实践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现有教学和实践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口腔专业共计700名3—5年级医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学大学生进行科研及论文的认知情况和科研素养培训需求的情况开展调查。

3.统计学分析。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1软件,采用数据双录入确保录入质量,使用X2检验进行分析。

二、医学生参与科研情况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在校3—5年级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问卷656份,有效率93.7%。其中临床医学484人(73.8%)、预防医学141人(21.5%)、口腔医学31人(4.7%);三年级210人(32.0%)、四年级356人(54.3%)、五年级90人(13.7%)。

2.医学生参与科研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37名学生参与过大学生科研课题,占20.9%,有519名学生未参与过大学生科研课题,占79.1%。参与科学研究人数中大三19人(9.0%)、大四84人(23.6%)、大五34人(37.8%);地病专业31人(33.63%)、预防19人(13.87%)、口腔5人(3.65%)、临床82人(59.85%)。

三、医学生科研素养现状及需求

1.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科研素养现状。440名(67.2%)学生不了解科研立项的基本步骤,519名(79.2%)学生不了解整理科研资料的方法,487名(74.2%)学生不了解分析科研资料的方法。不同年级学生对开展科研的基本步骤的知晓程度有差异(χ2=10.552,P<0.01,如表1),预防专业要好于其他专业(χ2=18.512,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分析科研资料方法的知晓程度有差异(χ2=27.744,P<0.01,如表2)。

2.医学生科研素养培训需求。268名(40.9%)学生认为课堂学习可以提高科研能力,262名(39.9%)学生认为自学可以提高科研能力,社会实践、实验、课题研究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分别占75.6%、66.3%、72.1%。433名(66.0%)学生认为需要培养科研意识,451名(68.8%)学生认为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研读文献及论文,369名(56.3%)学生认为需要参与社会调查与实践,399名(60.8%)学生认为需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四、讨论

总之,对研究对象的调查显示,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科研素养要高于其他专业学生,高年级的医学生的科研素养略高于低年级,科研培训的需求较多。原因主要是,目前存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比较固化,形式单一,过程简单,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实践,削弱了实践过程在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过程发挥出的职能。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学习内容、修课进度和授课教师等方面赋予学生自主权不足[3],不利于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第二,个别院系的实验室在开放使用及利用率方面效率不高[4],从而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大学生在申报课题时没有基本的科研素养,无法进行科学问题的沉淀和提炼,显得无从下手。第四,在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动手能力不足,相互模仿,没有自我摸索的精神。第五,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模式化教学,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完成的实践精髓无法体现和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被深深埋没。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的价值体现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为此,培养医学生科研素养和提升科研能力,需要新的、开创性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加大开放性实验室的使用[5]、开展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组建科研学术小组等多元化的模式,并建立科研奖励机制。青海大学于2004年设立了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通过项目申报和开展,培养科研素养、提供科研能力。该基金得设立取得了良好效果,申报学生人数大幅提高,自首届资助10项,到2011年34项,共有118名学生参加项目工作,37名教师参与指导项目,参加项目的学生人数和指导教师人数较以往校内项目均大幅增加。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带动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同时促进了老师科研水平的提升。此外,改变既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大学生科研“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完成、教师辅助”的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改变既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新形势下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大学生的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大林,戴支凯,陈建宏,等.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9):692-694.

[2]陈林飞,葛凡,吴玲.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若干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04.

[3]宁丽,张尚孝,李富业,等.新疆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8):1115-1118.

[4]顾银君,刘勇健.结合科研学习对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195-196.

[5]宋囡,王莹,李宁,等.开放实验室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4):296-298.

猜你喜欢

培训需求医学生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参与酒店培训的必要性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