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17-03-01赵靖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0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模式

赵靖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交通设计是一门典型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明确并完成学习目标。通过持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对交通设计的悟性。

关键词:专业课;交通设计;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28-03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目前处于重要转型阶段的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中国未来发展动力的关键。交通设计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重要课程之一,主要面向道路交通系统及其相关交通系统的特征与问题,以交通安全、通畅、便利与环境协和为目的,以交通系统资源、环境及投资条件为约束,对交通系统及其设施进行优化设计。课程具有既关注理论基础的掌握又注重工程实际应用的课程特点。如何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以往教学中虽然设置了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两部分的教学课程,但两者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都在理论教学之后才展开,缺乏关联性。本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模式,通过持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交通设计的悟性,为今后创新性的設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理念

秉承上海理工大学“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结合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融合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将贯彻保障大部分同学熟练掌握并综合应用“三基”知识,并培养同学处理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

1.掌握并综合应用“三基”知识。所谓“三基”,是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典型案例,力求使基础理论深入浅出,易于理解;通过图表演示,使课程前后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掌握要领;通过教学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灵活应用所学技能。使同学们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了解交通设计主要试图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最终基本掌握交通设计的内核。

2.提供并培养处理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在“三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培养解决实际中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训练思路,提高核心竞争力。教学主要以互动为主,同学们需要完成给定交通设计任务,在此过程中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疑惑,点评成果。这对于今后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将是一次宝贵的发现、凝练并解决问题的经验;对于想要从事具体技术工作的同学将是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经历。

二、学生学习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有知识、有思想、善协作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1.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设计流程、考虑因素及技术方法,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交通设计能力。

2.有辨别交通设计优、劣的能力。在现实世界中,交通无处不在,因此辨别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中不断思考和成长。

3.具有面向复杂交通系统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设计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的能力。课本中的基本技法往往其适用条件是较为理想和单一的,但现实世界却往往是复杂和综合的,因此综合取舍的能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具有使用技术语言进行沟通与表达、独立思考并团结协作克服技术难题的能力。

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关系的认识。(1)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专业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能够用于指导专业实践的系统知识。在这些专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比脱离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可以使学生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实践教学应当在系统的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2)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论教学结合了具体的专业实践教学,可以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有力地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也为以后的理论应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3)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知识的二次理解。二次理解的过程,既增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4)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有效手段。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一般通过考试来检验,难以及时反馈。实践教学弥补了这一不足,在教师与学生的反复互动中检验理论教学效果。

2.课程内容及进度设计。针对课程教学理念和学习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两个部分,学时分配分别为39学时和9学时。为了实现学生有处理复杂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图表形式,使课程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性得到直观体现。另一方面需要串联理论知识点与课程设计的具体任务,通过将课程主要知识点体现在一个案例设计中,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布置给学生。整个课程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4—5人。作为综合测试同学能力的作业将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主要内容讲授后布置(第6周),过程中随时与教师交流,在课程第10、15周将有两次集中点评,在授课最后一周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包括学生陈述环节10分钟和提问回答环节5分钟)。具体课程内容安排及进度计划如表1所示。

四、教学效果提升成效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

1.增加学生认知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融合,让学生能清晰感受到课程学习各个部分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有较为具象的实际体验,从而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必要的,从而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培养学生对课程的认同度。参与能提高认同度。通过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融合,有助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活动化,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相比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同度,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其学习热情。

3.增强学习效果反馈的及时性,促进教学相长。将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相融合,通过反复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有持续的清醒的认识,而不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到了考试前才意识到不足,有助于学生及时地自我纠偏,使学习效果持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可凭借学生的反馈重新思考规划课堂内容和授课方式,实现教学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五、结论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交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将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课堂向课程进行拓展,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两张皮的状况,提高交通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研究成果不仅可直接应用于交通设计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类似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的工科类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王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与目标[J].国情报告,2009,(12):479-523.

[2]李尚滨,陈永欣,刘英爽.高校排球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12):22-23.

[3]王英姿,熊光晶,康全礼.基于“能力—素质—知识”架构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5-158.

[4]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27-128.

[5]高维钫.理论教学必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33-35.

[6]赵晖,王和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异质性辨析[J].教育探索,2013,(09):4-5.

[7]甄阜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构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1,(5):79-80.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借鉴美国大学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