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国城市人、车、路冲突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2017-03-01王珺

法制与社会 2017年4期
关键词:私家车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城市人、车、路冲突成因与解决途径。文章具体分析了城市交通问题危害、成因,在此基础上对解决中国城市人、车、路冲突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国 城市 人 车 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法治视域下的城市交通通行秩序研究”(2015SJB270)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082

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水平越高,人口越密集,交通拥堵问题就越严重。中国人口众多,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规模扩大的步伐,交通系统效率不高,城市人、车、路冲突比较严重,中国式过马路导致的问题层出不穷。有必要对中国城市人、车、路冲突成因进行深刻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

一、城市交通问题

(一)危害

1.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城市交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人、车、路之间的城市时空矛盾,本质是人和车对交通资源的争夺,问题核心是满足城市广泛交通需求,提供优质交通服务。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交通问题面临规模和强度双重压力。我国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基础设施薄弱,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激化,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城市生活质量。

2.增加出行成本:

出行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两方面。城市居民出行时间以上下班通勤为主,包括行车时间、候车时间以及交通工具换乘等待时间。费用主要包括票价、燃油费用等,私家车费用最高,出租车次之,轨道交通、公交车最低。出行时间减少意味着生产劳动性时间减少或休息时间减少,增加劳动者和企业的机会成本,且高收入群体受到的影响更加显著。交通拥堵同样减少了居民可支配的空闲时间,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为了提供更加快捷的交通服务,满足越来越大的交通流量需求,城市交通网络更加密集和复杂,狭窄密集的交通网络加剧了城市拥堵,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载超负荷交通流量,道路频繁检修翻新,使用寿命大大缩短,道路维护和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环城公路、城际公路、高架、公路桥出口频繁改变,路况复杂、变化多,人流车流混行、新司机上路,种种因素都导致城市交通事故风险增加。

(二)成因

行路难成为城市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至今尚无哪个城市能够彻底解决,也没有更加高效的交通模型。近些年国家城镇化水平空前提高,城市交通问题也更加严重,从中心城市逐渐向小城市、城镇蔓延,人、车、路之间的矛盾给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1.交通需求量猛增:

改革开放几十年间我国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民经济实现了连续十几年的稳定增长,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很多城镇相互连接成为城市综合体,吸引大量周围人口涌入城市,在促进了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负荷,尤其是私家车数量猛增对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冲击,是造成城市拥堵的罪魁祸首。城市交通拥堵和不当的城市发展模式也加剧了城市人、车、路冲突,很多城市的发展不以优化城区土地资源使用为主要手段,而是盲目扩大占地,征用城市周边土地,摊大饼式发展,重视城市扩张而忽视了土地、交通的整体规划布局,增加了居民出行范围和距离。而且我国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着规划不连续的问题,缺乏长远规划,采用单中心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经济活动过于密集,人流车流集中,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2.私家车数量增加:

私家车是城市人、路、车冲突的主要活动因素,相关研究显示,10辆自行车、4辆私家车和一辆公共汽车的道路面积占用相同,而一辆公共汽车可以容纳至少70人,公共交通的运输效率远远高于私家车。不同出行方式之间交通量的分配对城市交通状况的影响比较大,相同交通量,公共汽车占据比例越高,路上通行车辆越少,道路就越通畅,而私家车数量越多,道路拥挤情况就越严重,可以说私家车是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我国私家车占用量迅速增长,“自行车大国”仿佛还在昨天,而今天私家汽车导致的拥堵问题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我国私家车人均持有量高速增长,百姓购买力增加,国家汽车制造工业也随之崛起,规模化生产拉低了汽车的销售价格,厌恶拥挤公共交通的城市居民私家车购买欲望强烈,私家车拥有量正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猛增。

3.公共交通和交通供给发展缓慢:

和私家车数量增加相对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建设步伐却相对缓慢,公交车仍然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拥挤的公交车恰恰也是人们决心买私家车的原因之一,地铁、轻轨等更加舒适的公共交通方式投资规模大,大规模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建设与管理水平低下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因素,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交通需求增长速度,道路运行维护工作不利,频繁封路维护,严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

4.安全法制意识不高:

出现中国式过马路的主要原因是百姓缺乏安全法制意识,高峰时段肆意违反交通规则,路人闯红灯,机动车驾驶员争道抢行、强行左转、争夺路权,影响路段正常通行,机动车违章现象以公交车、出租车和新手司机最为常见。

二、中国城市人、车、路冲突的解决途径

(一)科学规划

当斯定律指出,政府不加干预和管制的情况下,新建道路会产生新的交通量,而新的交通量总倾向于大于新建道路提供的交通供给。通过新建道路提供交通量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土地、拆迁、公路建设投资成本过高而收效甚微。划分片区、建设交通网格、見缝插楼的城市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剧人、车、路冲突,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要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规律和深层次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充分开发利用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强地区干线、重要街道网络规划管理,提升现有交通供给利用率,摆脱修路→盖楼→拥堵→拆迁→修路→盖楼→拥堵的怪圈。

(二)公交先行

公交先行最早由法国提出,之后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型城市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城市人、路、车冲突。从社会资源分配角度看,公交优先也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相同时间相同运输量,公交车占用的道路空间是私家车的1/5左右。很多国家都从政策、财政、规划等方面扶植公共交通事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公共交通供给,例如建设公交专线、公共交通先行信号控制、公交车先行以及小汽车限号等等,畅通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我国公安部和建设部也强调公交优先,要求全国城市都要积极建设绿色交通,公交先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承载能力。

1.公交专线:

城市周边新建城区首先建设公共汽车专用线路,逐步向城区延伸,有序拆迁、新建和预留,通过合理规划减少重复建设与浪费。城区已经建成交通干线开设公交专用线路,设置隔离障碍,阻止其他车辆进入,可行的路口设置公交先行,禁止社会车辆转弯路口公交放行,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和铁路相当,城市中长期发展交通密度需求均可能满足。

2.公交线路布局优化:

公交先行的第一步是让老百姓愿意挤公交。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客流,需要对公交线路进行进一步布局优化:提高公交线路安排灵活性,城区和郊区连接线路设置专线,中途禁止停靠,大型交通枢纽、车站积极建设小汽车集中停车场,凭公交车月票免费停车,从而鼓励更多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市区火车站、商贸中心、居住区之间设置专线,减少换乘,适当增加公交线路站点密度和运行频率,保证公交车准点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三)完善城区交通网络

大城市客运交通网络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符合城市交通运输规律的运输方式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缓解人、路、车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规划经验表明,依赖路面交通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是不可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才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最合适的交通方式。和路面交通相比,轨道交通无论在运输能力、运输速度、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城市地铁每小时单次运输人次3-6万,轻轨2-2.5万,公共电车2000-5000人次,私家车只有1000-2000人次,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是私家车的十几倍以上。轨道交通在运输速度方面也有绝对优势,全封闭隔离,不存在横向干扰,运行速度快,是公共交通的1倍以上,并且轨道交通更加平稳,车内空间环境更好,舒适度高。发达国家大部分大型城市的城区交通都采用地铁、轻轨、城市铁路等轨道交通方式为主,轨道交通在总交通量中占据比例达到70%以上,显著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缓解了人、车、路之间的冲突。

(四)强化交通管理

需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規划管理工作,提升市政道路运行维护水平,管建并重,进一步加大城市交通事业投入,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探索更加便捷的交通方式和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方法,国家要加紧制度建设,持续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强化人才培养,落实交通规划人员资质认证制度,全面提升城市公路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成立城市交通工程技术研究机构,由国家科委和建设部统一领导,深化城市交通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水平。

三、结语

城市人、车、路之间的冲突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以及完善城区交通网络等措施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秀媛、杨新苗、闫琰.城市交通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测算方法研究.中国软科学.2014(6).

[2]杨浩雄、李金丹、张浩、刘淑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问题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8).

[3]苏城元、陆键、徐萍.城市交通碳排放分析及交通低碳发展模式——以上海为例.公路交通科技.2015(3).

[4]张清、陶小马、杨鹏.特大型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与减排对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

[5]古杰、周素红、闫小培、邓丽芳.居民日常出行时空集聚视角下的城市交通拥堵形成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地理科学.2015(8).

[6]张陶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

[7]吴健生、黄力、刘瑜、彭建、李卫锋、高松、康朝贵.基于手机基站数据的城市交通流量模拟.地理学报.2015(12).

[8]张陶新、周跃云、赵先超.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现状与途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4(1).

猜你喜欢

私家车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乘坐私家车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图说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拟与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