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背后有看点 恒大模式可复制
2017-03-01蒋维克
蒋维克
2015年,恒大集团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投入30亿元资金帮扶大方县整县脱贫。大家在为恒大集团壮举点赞的同时,也在思考“30亿的帮扶额度,还有哪个民营企业能做到?”“恒大模式能复制吗?”2016年11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调研组对恒大集团整体帮扶大方县工作开展调研后发现,恒大不仅出资金,更出人才、出管理、出思路、出资源,创新了“恒大模式”,创出了“恒大速度”,创造了“大方奇迹”,为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甚至为国家正在推行的PPP模式(公共私营合作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经验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
在一年的时间里,恒大首批40个重点项目绝大多数已完工交付使用或接近尾声,已经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总投资的54.6%,投资过半;首批未完工的项目和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分别将于2017年4月30日和6月30日全部完工。截至2016年10月底统计,恒大已帮扶大方县10494户、39817名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县18万贫困人口的22.1%;预计年底将帮扶80317名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县18万贫困人口的45%。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恒大集团一揽子的帮扶措施。总体看,有以下8个看点。
马上就办,展现恒大速度
2015年11月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一结束,恒大集团许家印主席当即作出部署,委派集团副总裁柯鹏连夜带领调研组奔赴大方县调研,掌握了大方县脱贫攻坚的第一手材料。经过短短20天的决策过程,12月19日,恒大集团与大方县签订了结对帮扶大方县精准脱贫协议,并成立了以姚东副总裁为首的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坐镇大方县指挥调度。2016年2月27日,恒大援建首批40个重点项目和200个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同时开工,到10月底,这些项目绝大多数已完成或接近尾声。计算恒大速度,平均7小时注册1个公司、24小时完成14140人的万能险保单签署、2.5天为57611户发放慰问金1152万元,18天完成征地1570亩、20天完成40个项目规划设计,恒大全年600个建设工地,其中大方县就有200多个,体现了重点聚焦。2016年11月23日,恒大集团帮扶大方县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举办了开工仪式,63个项目同时开工。调研组随机抽查了首批40个重点项目中的蔬菜育苗基地、扶贫牛超市、奢香古镇和其它几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如幸福二、四、五村等7个项目基地基本已竣工,其中二村和五村易地搬迁项目已交付使用,贫困群众拎包入住,幸福感洋溢在脸上。
运用大数据,突出精准帮扶
恒大集团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对大方县扶贫台账进行进一步分析比对,对59693户、176506贫困人口进行精算,分析出贫困人口乡镇分布、贫困人口年龄段分布、各年龄段人群劳动能力分布、18-25岁精壮劳动力的乡镇分布、满16岁不满18岁的半精壮劳动力的乡镇分布,55岁及以下特殊困难群体“农户属性”结构分布、贫困留守儿童监护情况分布、贫困留守儿童年龄及监护情况分布等详细信息,并识别出1625人的身份证号错误,为制定精准帮扶方案、配套帮扶项目、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密切配合,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
恒大不仅出资金,还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组建了187人的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常驻大方。工作人员每天工作到夜里2-3点,目前常驻队伍增至270人,全集团3000多人直接参与其中,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做到大方不脱贫,恒大不脱钩;大方脱了贫,恒大不断线,结成了恒方一家亲。毕节原市委书记陈志刚十分重视恒大帮扶大方工作,专门从毕节全市抽调100名优秀干部到恒大扶贫办培养锻炼,每半年一轮换,并将恒大扶贫办作为学习恒大精神、培养干部的大课堂,有效转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如大方县305名企业家自愿担任298个村的名誉村主任,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扶贫中。大方县委成立了恒大扶贫工作指挥部,建立政企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通报进展、协商规划、解决问题,目前已召开政企联席会议11次,形成了浓厚的合作共赢氛围。
创新方式,稳定就业增收门路
恒大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并引进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帮助贫困人口就地脱贫。以扶贫牛超市为例,恒大统一引进草原牧区优质母牛,以每头1万元的价格(低于市场价1000~3000元),由贫困户全额贷款购买,恒大及县政府3年内全额担保、全额贴息、全额保险、企业统一收购,每繁殖成活一头牛犊,恒大再奖励贫困户1000元、政府也奖励1000元。这一模式,让贫困户买牛不愁钱,养牛有保险,产牛有奖励,卖牛有保障。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增收的问题,更增添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在易地搬迁的幸福四村,调研组碰到了正在合作社劳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正营,他家5口人,原来挤在16平米的房子里,不通自来水、不通路,条件很差,80岁的老母亲只能送到妹妹家居住。现在分到了100平米的房子,在恒大帮助下买到的西门塔尔牛已养在合作社,并有了小牛犊,夫妻俩还在肉牛养殖合作社打工,每人每月收入1800元。此外,等蔬菜大棚、土地流转的收入实现后,脱贫摘帽不是问题。如今房子宽敞了,生活好了,他也准备把老母亲接过来赡养,谈话间笑得合不拢嘴。
精诚合作,提高贫困县工作效率
政企联手,各有专攻。在恒大结对帮扶工作中,政企双方在机制创新上大胆探索。机构上,恒大集团成立了扶贫办,在大方县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人员上,恒大集团选派的管理骨干与毕节市委、市政府从全市抽调的优秀干部混合办公。以计划管理和高效执行为标志的“许氏管理”空降大方,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公务人员之间度过了磨合期后,一个高效协作机制很快走上了正轨。政府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负责项目审批、土地协调、基础配套、数据统计,确保帮扶资源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企業管理团队,发挥决策执行效率高的特点,负责项目执行管理,确保了按工作计划快速推进项目。
“恒大速度”的背后是政企协作的“大方速度”。以首批安置6000人的10个幸福村以及奢香古镇为例,大方负责“三通一平”等基础建设,恒大则以援建资金负责房屋建设、装修和简易家具置办;大方县负责搬迁贫困户的核准和新居分配,恒大则根据清单逐户走访核实。如果没有恒大的管理团队入驻,仅靠政府的决策和执行程序推进;或是仅有恒大管理团队执行,没有政府的支持,如此庞大的金额,如此众多的项目,要想如此快速地推进,是不可能的。同时,恒大管理团队的入驻为当地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贫苦户的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恒大管理团队在扶贫工作中也受到了教育和磨练。因此,这种政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模式可在“万企帮万村”行动乃至脱贫攻坚战中复制和推广。
恒大的帮扶不仅直接提供了项目资金支持,还根据恒大自身的项目特点整合上中下游各方资源,发挥社会资源作用。在恒大的协调下,引入上中下游企业已达27家,预计总投资超12亿元。恒大集团将联合这些企业在大方县打造20个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核心区、30个中草药标准化种植核心区、50个优质肉牛养殖核心群,可带动3万户贫困户脱贫。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过程中除了给钱给物以外,可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渠道优势,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这种方式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讲好奢香故事,破解易地搬迁难题
易地搬迁的难题,不在于搬得出,而在于稳得住、能脱贫、快致富。恒大集团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表面看搬迁的是物质化的建筑,其实关注是人的发展-文化的融合,因此特别重视产业依托,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贯穿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比如奢香古镇的建设,根本目的是解决易地安置的贫困户,但绝不是简单的一搬了之,而是将易地扶贫搬迁整合为一个旅游综合体,融入古彝文化元素,讲好奢香故事,配套奢香园、漆器坊、云海梯田、杜鹃广场等十个旅游景观以及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贫困户不仅能搬进漂亮的住房,还能通过参与旅游配套服务创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
我们在幸福二村、四村、五村调研中发现,每家每户均配套了蔬菜、养殖、中药材等多种产业,贫困户可通过入股、务工、创业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使贫困户不仅能安家更能立业。调研组在幸福二村,随机访问了一位得到恒大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周晓军。他因车祸致残,属二级残疾。由于以前全家5口人无稳定收入,极度贫寒,几乎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得到恒大帮扶后,拓宽了多方面的收入来源,他自己算了一笔账:一是得到恒大免费提供的蔬菜大棚两个,每个大棚0.5亩,预计一年毛收入9000元。由于他家中无劳动力,便将大棚入股到合作社,按照7:3分红比例,他家可获得12600元分红;二是他在合作社务工收入70元/天,负责大棚蔬菜水站管理,每月2100元;三是开设家庭旅馆,平均每月收入1000元;四是流转一亩多土地,每年收入700元。因此,搬迁前后对比,周小军除免费得到一套100平米的独栋二层住房外,按目前的收入计算,周小军一年收入预计50500元,可以脱贫摘帽。
恒大整体帮扶大方县过程中,贫困户搬迁住房,配套土地流转收入、产业收入和務工收入等陆续得到落实,同时弥补了教育短板,特困群众也得到了兜底保障,群众反响很好。总体看,恒大帮扶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还增加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信心,提高了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同时恒大的帮扶为大方县留下了一批产业、一批基础设施、一批乡土人才、一批龙头企业、一批公共事业,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贫困群众的持续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
我们在关注恒大巨额资金帮扶力度的同时,更应关注恒大的人才帮扶、资源帮扶、管理帮扶、思路帮扶等一套扶贫的“组合拳”,这套成熟的做法,不仅值得民营企业学习,也为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