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再造
2017-03-01晓青
晓青
“人们要尊重一块布的本质和所有的元素,在制作布的时候感谢上苍。不管人类的智慧有多么发达,只有在所有的力—自然、人、时空—都融为一体的时刻,在偶然与必然一致和谐的时刻,一块布才能应运而生,每一个因素都不可或缺。”
这是被誉为“后工业时代专家”和“日本织物界奇才”,享誉世界的纺织创新者和染织艺术大师新井淳一遵循的艺术理念和设计思想。“布衣再造—新井淳一艺术展”将于12月9日在湖北美术馆开展,从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对纺织艺术设计进行了全新的阐述,既回顾了现代日本服饰面料设计的发展历程,又为探索未来服装及纺织艺术的创新空间,促进中日纺织及服装业界的共同发展提供可能。本次展览策展人为傅中望,冀少峰作为学术主持,策划为姜绶祥、王小丁、吴帆。
新井淳一,出生于日本桐生市,从少年开始在家族工厂学习织造,一生致力于织物的创新设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与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川久保玲等合作,将创新布料融入时装设计中。多元化的织物创造将新材料注入时尚,不仅轰动了时装界,更带动了一代新的创作风气。
20世纪70年代,新井淳一开始着手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和研究,创作了一大批具东方风格的织物,艺术与实用联璧生辉。他的作品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在纺织印染中的完美融合,充满无比的魅力,成为许多博物馆的永久藏品,包括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工艺博物馆。他与日本一些前卫的时装设计师被视为当代纺织核心人物。
在功能和艺术之间,新井淳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打破常规的探险者。新井淳一运用化学技术处理结合传统手工艺方法创作的纺织品,其现实意义似乎远胜过纯粹面料的概念。他以艺术家的慧眼和敏锐的感受力投入到织物创作中,其作品在图案、色彩和肌理等诸方面都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纺织品像水一样没有形状, 有时是在杯中,有时是在盘中,有时仅仅是潮湿的,使用者赋予它各种形状。” 新井淳一说。的确,设计的纺织品无论是柔软的毛织品还是闪光的染色织物,都像有生命一样,看上去似乎是不断地波动、呼吸着,充满了装饰的魅力和时尚的感觉。如《蜘蛛网》《有毒的钛》《风吹的雨》,它们完全是在新井先生亲手操作下个性化艺术创作思想的再现。
而且在他的创作中始终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观念,并坚信传统工艺不能与现代科技分隔開。新井淳一从设计与应用的关系上深切感到:“机织产品已经出现150年,而纺织品自身的美好品质越来越少,设计师应该认识到,系统化的染织产品应该体现材料的特性,新材料的尝试是未来流行趋势的开始,同时,现代纺织产品要考虑构造上的设计,实践证明科技手段可以充分体现人的创作思想和纺织品的实用功效。”在设计实践中,新井淳一积极与纺织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借助企业的技术与设备,把他的设计从单纯美的创造转化为产品的价值。
日本的著名纺织设计师须藤玲子在《手工艺与技术》一文中对新井淳一有这样的评价: 他如同一个顽皮的男孩操纵高科技的玩具,在低潮的程式化纺织设计领域,他是真正杰出的创新典范。
而新井淳一的设计除了直观反映到我们眼中的色彩和形态以外,还蕴含着存在于织物深层的文化精神,从他的纺织品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精神的再现。在风俗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探索中,他不仅针对织物,也对服装设计的概念重新定位,力求把人类的情感文化与织物自身的美转化为纺织品设计的优势。
他一直强调“设计者必须理解纺织品和服装的本质,这样才能够提升创作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面料或服装的表面形式的变化。”
近年来,在中国的多次演讲中,有这样一首唐诗被新井淳一多次提及: 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蚕妇》·无名氏·唐)。新井淳一对纺织设计事业的真挚感情可见一斑。
本次展览将通过纺织品、服装等多种展示形式再一次让观者感受面料的丰富语言和无限生命力,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