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马拉松
2017-03-01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跑步作为最基础、参与面最广的体育项目在整个体育产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957年11月24日,在南京附近的江宁到溧水的公路上,17名选手参加了一场全长42.195公里的长跑比赛。参赛选手包括工人、学生、军人等,除一人中途退赛外,其余人均跑完全程。
这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境内第一场群众马拉松比赛。
时间的指针行至2017年,“马拉松”这个舶来词已成为改变国人生活方式的文化符号。
当“全马”“北马”“PB”(personal Best,个人最好成绩)“兔子”(定速员)等与马拉松有关的缩略词刷屏朋友圈,当越来越多单调重复的脚步以丈量完42.195公里的距离为荣,以产生酸痛的乳酸堆积换回激发快乐的多巴胺分泌,一个奔跑的中国得以成就。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跑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运动方式,成为很多人的健身首选,“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跑步作为最基础、参与面最广的体育项目在整个体育产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必然会在这5万亿元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井喷:最多一天17场
2011年被很多人视作中国的“马拉松热”元年。
那一年,中国田径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田协”)参与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22场,其中全程马拉松14场、半程马拉松5场、其他长跑赛事3场。全国有近40万人次参加比赛。
那一年,除“北马”和“厦马”连续第四年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路跑赛事称号外,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也第一次踏入国际田联银牌赛事行列。
那一年,中国田协第一次举办了马拉松年会,总结和探讨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方向。
之后五年里,中国马拉松运动进入高速发展期。2012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33场,2013年39场,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51场。2015年初,中国田协宣布全面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手续,简化准入程序。赛事数量呈“井喷”之势。
当年,仅在中国田协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就达到134场,参赛人次150万。2016年,赛事数量蹿升至328场,参赛人次近280万。比赛从1月2日至12月27日贯穿全年,其中包括厦门、扬州、北京、上海四个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以及一个银标赛事和三个铜标赛事。
以全年52个周末计算,2016年平均每个周末举行的赛事超过6场,其中10月16日当天就有17场赛事出现在中国田协的马拉松赛历上。
而上述数字,还仅是田协参与主办的赛事统计。如果算上各类企业公司、跑步俱乐部甚至是个人举办的民间赛事、草根赛事,保守估计全年的赛事数量至少还要翻一番。
中国人有多迷恋跑?
从各大赛事的参赛名额“争夺战”中可窥见一斑。如今,“北马”“厦马”“上马”这样的热门赛事报名基本采用抽签方式。以2016年北京马拉松为例,设计规模3万人的赛事共有66000多名跑友报名,其中近两年半内参加过全程马拉松并在6小时内完赛的A类选手中签率约为60%,近两年半参加过半程马拉松并在3小时内完赛的B类选手中签率仅为20%。
能在这些热门赛事中中签,绝对是值得发个朋友圈秀一下的美事。“一票难求”的常态之下,越来越多具备经济实力的跑友开始选择向国际马拉松赛事“进军”,以弥补国内赛事报名难的缺憾。
在赛事数量增加的同时,国内马拉松赛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竞技水平方面,2015年厦门马拉松的冠军玛丽·迪巴巴在当年赢得了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的金牌;2016年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女子冠军杰普彻彻是新科世界冠军,日前她刚刚刷新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赛事服务方面,各赛事主办方为了打好“马拉松”这张城市名片,也在不断从细节入手提升赛事服务质量,打造赛事品牌,赢取跑友口碑。
上海马拉松运营方东浩兰生赛事公司总经理周瑾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曾表示“以前我们只重视赛事本身,但是现在我们希望用马拉松来表达一座城市的诚意。”
与此同时,为了让赛事营销取得明显效果,主办方在赛事名号和内涵上颇费心思。“森林马拉松”、“冰雪马拉松”、“戈壁马拉松”“城墙马拉松”、“梯田马拉松”等令人目不暇接,为不同竞技水平、不同兴趣特点的跑友创造了足够的选择空间。
全民健身“爆款”因何而火
48岁的李清模家住福建厦门,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高管,生活忙碌,衣食无忧。
创立于2003年的厦门马拉松每年都要在家门口举办,李清模一直纳闷,这么多人大早上不睡觉在马路上疯跑些什么?
直到2010年,在朋友的撺掇下,李清模带着这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报名参赛。“真正跑完比赛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很难用语言形容出来的。”李清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人生就像一場马拉松,经历痛苦忍耐之后收获的成功最甜美。”
马拉松成为全民健身的“爆款”运动,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虽然还没有人对经济发展程度和奔跑人群作出明确的定量分析,但应该没人否认日渐富裕的生活、中等收入阶层的增加与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锻炼热情的上升有很强的关联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每年的8月8日被定位“全民健身日”,中国百姓的健身意识逐步被唤醒,体育观念悄然发生变化。“运动换健康”的观念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共识。跑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运动健身方式,自然受到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加之2015年,中国田协顺应为马拉松赛事审批“松绑”,为随后而来的几何式增长营造了必要条件。于是兼具健身、社交、时尚和产业属性的马拉松脱颖而出,从一个单纯的体育项目发展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
于是,跑友们乐此不疲地分享跑步心得、推荐跑步装备,相互鼓励、共同喝彩,使无数个体的孤独奔跑交织成跑友群体的集体联欢。
庞大的跑友群体也为跑步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资本蜂拥而至,让跑步产业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不断分工细化,大到赛事运营,小到跑步装备研发甚至细分到个性化完赛奖牌展架的定制。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全民健身中名列前茅的路跑运动,必将牵引出一片新的体育产业“蓝海”。
“马拉糕”还是“马拉疯”
“中国的马拉松是不是太多了?”每当替跑、猝死等发生在马拉松赛场上的乱象或悲剧曝光,就会引发一轮轮追问。
其实,这是2012年就有人提出的问题。当时中国田协全年主办的各类跑步赛事是33场。
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田径协会主席的段世杰在当年的马拉松年会上,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的马拉松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且太少”。
他给出一组数据:美国2012年举办了789场马拉松;日本举办了215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国家和地区大体都在100场以上。经济总量前10名和马拉松赛事数量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基本对应。但中国只举办了33场,这在经济总量前10的国家中是最少的。
时至今日,中国在马拉松赛事数量上的“落后局面”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据路跑数据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Road Racing Statisticians)作出的统计:2016年,美国共举办了1179场马拉松,英国举办了309场,德国、芬兰、丹麦在200场以上,澳大利亚、波兰、韩国、俄罗斯、斯洛伐克、意大利举办的场次都在100场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统计的数字仅限全程马拉松赛事,半程马拉松等短距离赛事均未统计在内。而在中国田协2016年参与举办的全部328场比赛中,长度在全程马拉松以上的只有157场,如果再把人口比例考虑在内,中国的马拉松确实不算多。
同样处于初级階段的还有中国马拉松比赛的奖金水平。马拉松经纪人丁烨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的“厦马”男子冠军,来自肯尼亚的选手莫索普以2小时06分19秒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境内商业国际马拉松赛的最好成绩,收获冠军奖金加破纪录奖金8万美元。
相比之下,2014年伦敦马拉松赛仅冠军奖金就为25.5万美元,更不用说“土豪到没朋友”的迪拜马拉松赛,男女冠军的奖金都是20万美元,打破世界纪录者还能获得100万美元的额外奖励。
波士顿、伦敦、柏林、芝加哥、纽约、东京六大知名马拉松赛联手创建了“世界马拉松大奖赛”,每一名运动员两年来在六站赛事、奥运会和世锦赛上的成绩均可累计积分,最终优胜者可获得高达50万美元的奖金。
“仅从奖金和出场费的诱惑程度来看,国内的马拉松比赛无法与纽约、伦敦的比赛竞争。”丁烨晨分析说。
在2016年召开的中国田径协会第九届代表大会上,中国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杜兆才表示,将继续发挥马拉松在促进全民健身、拉动产业增长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目标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超过800场。
不容回避的是,短期内急速膨胀的“马拉糕”背后,有运动文化沉淀滞后、赛事服务水平不高、“替跑”“蹭跑”违规行为猖獗等诸多问题,特别是间或出现的参赛选手晕厥猝死案例,更是给马拉松运动蒙上一层阴影。
针对遇到的种种问题,赛事组织者们也在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2016年年初,杜兆才强调提升赛事服务水平是年内国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组织工作的重点,而“防猝死”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中国田协于2016年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强马拉松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宣布对私自转让参赛名额“零容忍”的处罚措施。同时田协也在酝酿对于因故无法参赛跑友报名费的退还补偿机制,力争一堵一疏双管齐下,应对“替跑”顽疾。
“中国的马拉松发展历史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从总体发展来讲,我们的马拉松文化、竞赛组织手段、营销、产业化运营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王大卫说。
他认为,要想真正让中国的赛事品牌向国际一流靠拢,就必须在全面发展上做文章,单纯提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赛事组织,竞赛成绩、赛事服务、文化沉淀等方方面面都不留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