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多酷刑,人人皆自危
2017-03-01田治江
田治江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有许多的酷刑,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动不动就株连九族、十族,甚至还会牵扯到邻里。
仅方孝孺一案,朱棣就在杀了九族(上数四代、下数四代的直系及旁支同宗同族者)之外又加了一族,即他的老师和门生也受到了牵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残忍的一次,此次遇难者总数超过800人。
当然这一切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朱元璋好杀人。有人说,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杀的人要比他未当皇帝之前所杀的人还要多得多,就足以说明他当上皇帝之后,把杀人当作他统治好天下的必要手段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的老婆马皇后病了,后来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但是太医们不得不精心会诊,尽力治疗。谁知马皇后到了最后宁可等死,坚决拒绝用药。
朱元璋知道之后大火,跑到后宫去责问她为什么要这样?马皇后说:“我吃药也是死,不吃药也是死。可是如果我吃了药死后,你一定要砍这些太医的头,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吃药而死,还可以保全这些太医们。”
由此可见连马皇后都知道他太爱杀人了,宁可自己死了,也不愿去连累别人。
那么,让我们看看明朝都有哪些死法或者刑法。据《孤树哀谈》载,“国初重典,凌迟处死之外,有洗刷,裸置铁床,沃以沸汤,以铁帚扫去皮。有枭令,以钩钩脊悬。有称杆,似半悬而称之。有抽肠,亦钩钩入谷道而出。有剥皮,剥赃贪吏之皮,置公座之侧,令代者见而儆惩云”。
如此多的酷刑,读着都让人觉得血腥味十足,真正实施起来更会让人欲死不能。当然,这也只有朱皇帝才能想得出来。
为什么朱皇帝要这样做呢?一方面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自己的出身不自信的表现。对文明、文化、文人,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既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没有文化,又怕这些有文化的文化人变着法儿骂自己,正是在这种自卑与极其自尊的心理下,才有了针对文化人的一系列非人的做法。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另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本人原名九四,因嫌名字不雅,就请有文化的人给改一下,结果有人给改成了张士诚。
朱元璋一听说,觉得这名字很好啊。谁知有人说《孟子》里有一句“士诚小人也”。这根本就是变着法儿骂他,只是他不明白罢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内心深处一紧,这也正是他的心结,因而对文化人和他们的文字就会格外的小心,甚至是挑剔找碴,没完没了,因为他怕别人也这样来变着法儿骂自己。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撰写了一份贺表,上呈朱元璋讨好,本想得到赏识。其中有这样几句“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則”。
谁知朱元璋阅后大怒。他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无发也,‘则字音近贼也。”
这就等于说他是当过和尚,做过毛贼一样,这正涉及了朱元璋的过去,也是他最不愿提及的事。为此下令把徐一夔斩了。
还有一例,僧人来复上谢恩诗,其中有“金盘苏合来殊城”“自惭无德颂陶唐”两句。朱元璋阅后又大怒,头一句认为“殊”字是“歹”和“朱”二字合起来的,是在咒骂他。后一句认为是讽刺他无德。“虽欲以陶唐颂我而不能也”。当然,这位僧人也被斩杀之。
更有可笑的,元宵节都城张灯,朱元璋行至聚宝门外,见民间张一灯,上绘一大足妇人,怀抱一西瓜而坐。朱元璋认为这是说“淮西妇人好大足”之讪,有影射马皇后之嫌,于是就剿灭了这家九族300余口人,这还不够,把这家人的邻里全都发配充军。
在明代,做文人不容易,做官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时大臣早朝,临行前,全家人都出来与之挥泪送别,因为不知道晚间下朝,能不能回得了家,心中没有底。
新涂有邓伯言者,宋潜溪(宋濂)以诗荐朱元璋,廷试《钟山晓寒诗》,朱元璋对其中的两句“鳌足立四极,钟山蟋一龙”很是喜爱,不觉用手拍着案子而诵之。伯言俯伏地下,误疑皇帝发怒了,立马就吓晕死了过去,等到扶出东华门,才苏醒过来,知道自己没有死,第二天被授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