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传统与现代间游走

2017-03-01侯妍妍

参花(上) 2017年2期

摘要:《梅雨之夕》的作者施蛰存是我国最早的“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新感觉派是最早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小说流派,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支,川端康成等日本作家主张把主观感觉融入到客观事物的描绘中,提倡从感觉出发进而创造现实。而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深受日本影响,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准,很多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中城市文学的典范之作。本文旨在分析《梅雨之夕》展现的现代与传统间的融合。

关键词:《梅雨之夕》 施蛰存 新感觉派

一、《梅雨之夕》产生的城市和时代

上海自晚清以来,开埠通商,是中国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中心,世界闻名的大都会,被誉为“东方的巴黎”。这一时期的上海居住人口超过300万。汇丰银行、英领馆、海关大楼等现代摩天大楼遍及城市外滩。此外,像现代社会中大城市里的各种休闲娱乐场所在当时的上海也是应有尽有。市民们整日穿梭于咖啡馆、公园以及各类名流聚集的跑马场和最时尚摩登的舞厅。那时,流行的交谊舞各式各样,华尔兹、探戈、伦巴等大大丰富了上海人的娱乐生活。此外,当时上海的文化也是中国最为繁荣的,书店、报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也为文学艺术的传播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出现了颓废与浮纨的社会风气和心理倾向。中国在19世纪后半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一直受到西方列强不断的侵扰,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不断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无疑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希望。然而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这又让许多先进的关心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青年知识分子重新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鲁迅则直接将知识分子这种迷茫心境写进小说,并干脆用“彷徨”做了小说集的标题。陷入迷茫看不到希望,深感痛苦的知识分子很容易产生一种颓唐的心理倾向。与此同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文艺作品也传入了中国,对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新感觉派小说就诞生于上海这个现代商业气息浓郁,又弥散着倾颓与浮华的大都市背景下。

二、《梅雨之夕》展现现代与传统间的融合

小说《梅雨之夕》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小知识分子在一个梅雨之日,偶遇一位美丽少女,几番踌躇后,搭送少女返途的故事。而其中却用委婉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男子内心的不平与波澜,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都市人的内心世界。

小说开篇写道,“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给人晦暗的、冗长而厌烦的感觉,给全文定下了迷惘惆怅的感情基调。显然,“梅雨”象征着人内心晦暗不明与潜在的、压抑的情绪。现代化都市中的人们每天被繁重的工作包围,整日奔波往返于办公单位和家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过于单调乏味,易使人感到疲乏,想要寻求一种都市之外的恬静的诗意。《梅雨之夕》中,主人公喜欢梅雨,“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下雨的时候一个人撑着伞,从公司走到家,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不知道我会得从这里找出很大乐趣来,即使偶尔有摩托车的轮溅满泥泞在我身上,我也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我的习惯”。对梅雨的偏好,便是对这诗意的追寻。梅雨时节步行回家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有的慢节奏的诗意。反映了30年代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和都市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与不舍。再如“我”在加班后返家的路上遇雨后有一段描写更是直接点明了“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我有一柄好的伞,脸上决不曾给雨水淋湿,脚上虽然觉得有些潮湿,但这至多是回家后,换一双袜子的事。我且行且看着雨中的北四川路,觉得朦胧的颇有些诗意”。与此同时,上海西方现代文化对知识分子心理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小说中写到“我”来到电车车站后,从车上下来了几个人,第一个是“穿着红皮雨衣的俄罗斯人”,第二个是中年的日本妇人,“她急急地下了车,撑开了手里提着的东洋粗柄雨伞,缩着头鼠窜似的绕过车前”。第三第四是像宁波人似的商人。这正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状态。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下文少女的出现及“我”潜意识的奔腾做了必要的铺垫。“我”看到车上下来的美丽少女,心中泛起了涟漪,这些潜藏的心理活动的出现与繁华大都市的背景密切相关。“我”身处现代化大都市,放松了自我,在一个梅雨的黄昏,内心“本我”欲望的一面才得以出现。然而,小说中的“我”毕竟是一个被中国文化熏染多年的知识分子,因此,对雨中的美丽少女始终遵循着“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客气地相送,客氣地道别,显示了传统文化对“我”的极大影响。此外,文中提到主人公将少女想象成自己的初恋女友,也隐含着深深的怀旧意味。

《梅雨之夕》透过“我”在梅雨中与少女相遇这一偶然事件,内心产生的美好朦胧而又怅惘的情愫,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中知识分子面对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时,对传统文化的怀思,以及中西文化相融合的时代心理。

(作者简介:侯妍妍,女,本科,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