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 你必須注意的十個陷阱
2017-03-01史瑩
史瑩
癡心的投資者艱苦打拚多年,收益率卻十分慘澹,A股問題重重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以及市場中一些人云亦云的看法思路,是否也存在問題?堅持真正的價值投資?在這樣一個「守股」比「守寡」還難的時代,價值投資註定成為一個另類。但實際上,仍有部分價值投資的堅守者,在進行著相關的研究和反思,其中總結了以下在價值投資中容易進入十個的誤區:
一、忽略週期性——沒有非週期行業,只有弱週期行業
因為經濟運行是有週期的,所以行業都有週期。只是這個週期的長與短罷了。一個行業的景氣週期,可能持續10年,甚至可能更長,只是時間長了,很多人認為就沒有週期了。
銀行有週期嗎?有,分作兩個週期,一個是經濟週期,必然有壞賬潮初現,只是壞賬多少的問題;另一個是貨幣政策的週期(其實也是經濟週期的逆向調控),必定引起利差的變動,從而影響利潤。
二、 不分析行業,一味死守個股——拋開行業總體狀況去分析個股,是投資大忌
很簡單的道理,尖子班裏挑中好學生的概率,比普通班高很多。雖然在某些供過於求的行業中,優秀的公司能夠通過消滅競爭者,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但由於市場產品的供應量太大,利潤率必定偏低。
由於特別喜歡某家公司的領導人管理能力、或成本控制能力、又或靠近原材料產區等各類競爭優勢,從而偏執地一味看高,卻忘記了供求決定價格這個最簡單的經濟學道理。在整個行業不斷惡化的情況下,仍然抱住不放,希望熬過一輪週期(死掉一部分競爭者,從而導致供給減少,行業景氣回升)。
如果這個週期能夠回升,還好,但如果是生命週期的夕陽期,那就永無翻身之日。理論上說,在資源配置完全有效(沒有准入門檻),資訊完全對稱的情境中,所有行業的投資回報率是相等的。所以,在研究行業時,要考慮這個行業的准入門檻如何,是否能將其他投資者擋在門外。
三、 只看短期,不看長期——忽略了所在行業的生命週期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30年前,或許自行車生產廠還如日中天。十多年前,大多數人還沒有手機的年代,中國移動或許是成長股;在現在,已經進入現金牛區間——它有可能產生很多利潤,但利潤增長卻很乏力。如果只看到今天的盈利能力很強,卻錯誤地將其歸入了成長股,很可能以過高的價格買入。我們在買入某只股票的時候,不防問問自己,未來3年、10年,市場的需求究竟有多大?
四、 只看到供給,或只看到需求——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共同決定的
在分析某個行業,或某家公司的時候,比較多的情況是只看到這個市場的需求很旺盛,有時卻忘記看到市場上的供給者更多,供給的增速超過需求的增速,也會帶來供求變化的拐點。這又回到之前的問題了,在資本趨利的年代,如果供給者的增加長期趕不上需求,必定有一道門檻把想進入的投資者擋在了市場之外,Find it!
五、按持有市值去給某只股票估價——忘記了股票價值的根源
一些投資者經常做出如下的分析:A公司持有B、C公司的市值都有100億了,而A公司的市值才100億,等於其他業務白送……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A公司是否會通過出售B、C公司的股權來獲益呢?如果A公司不會出售B、C,那麼B、C的市值如何,對於A公司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B、C的經營業績也已經納入A公司的報表來核算了。這只是市場先生的「偏見」而已,而這種偏見也可能隨時調頭,搞不好未來幾個月B、C的市值就變成50億元,而A的市值也可能在此期間變成70億,誰知道呢?
如果A公司會出售B、C公司,那麼記得要減去收益部分25%的企業所得稅。但是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也並非長遠之計。
六、 PB(市凈率Price to book ratio)很低,值得買入嗎?——如果一筆資產永遠不能產生收益,那麼這筆資產的價值=0
很多人喜歡對公司下面的資產一筆一筆算賬,來給公司估值。實際上,投資的要求,就是回報。如果資產不能產生回報,那麼即使再低的PB,也是無用。而通常企業的PB,還與折舊方法有關,這會導致PB失真。另一種可能,生產的某種產品被替代品所代替,例如顯像管電視機被平板電視所替代,那麼這些生產資料報廢時,資產價格會很快歸零。(報廢的拆除費用甚至大於賣廢鐵的收入)
實際上一般認為金融企業的PB是比較可靠的,因為對應的資產(債券)多以貨幣符號存在。但同時要注意這裡頭蘊藏的潛在壞賬。
所以資產品質的控制能力,是銀行最要緊的能力。這方面的能力由很多因素構成。基於對各產業的經濟前景判斷,相比較個體貸款客戶經濟實力的分析,能更加有效地控制不良。
七、 眾人捨棄我獨取?——所有人都認為它是坨屎,那麼它可能就是一坨屎
有一句話,叫眾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眾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大家應該不陌生吧?這是關於市場情緒(整體市場)的一句話,但很多投資者把它應用於對行業和個股的分析。 對於一些喜歡撿便宜貨的,或者「勇於」接刀的投資者,這裡說一句:有時候,所有都認為它是一坨屎,那麼它可能就是一坨屎。
黃金是稀缺的。這需要投資者超凡的眼光,和冷靜的頭腦。
八、 壟斷的最大敵人?——不是所有壟斷行業,都適宜投入
前面有說到過,分析將競爭者阻擋在外的能力。一看到這一點,不少投資者腦袋裏就浮現了「壟斷」這個詞。仿佛看到「資源壟斷」、「消費市場壟斷」,就眼睛發亮。
對於一部分壟斷行業,是不適宜投入的,如「限價」的行業。這部分行業往往跟物價水準息息相關。在通脹來臨時,面臨巨大的成本升高壓力,可銷售價格卻無法自主提高,無法將壓力向下遊傳遞。如成品油煉製、電費、高速公路收費、部分公共事業收費專案等。
在價格受壓制的模型之下,壟斷者無法通過減少產量來提高售價(供需關係),獲利曲線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在不虧損的前提下,理論上說生產的產品越多,獲利越大。於是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產品的供給。這樣的話,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將加大,使得上游原材料價格水準會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獲利空間。
限價模型下,壟斷是否能獲得超額收益,有待考量。
另一種類型的壟斷,雖然自身沒有受到限價,但由於下游企業的獲利能力有限(下游企業價格無法提升,價格傳導機制不暢),也無法達到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
九、 盡量不接觸資本運作的公司——業績作假的可能性也較大
不好好做自己的實業,而是熱衷資本運作。如果一家公司有這樣的領導人,盡量規避。資本運作總是錯綜複雜,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上市公司本身可能也是其資本運作的一顆棋子。當然除非你認為他願意分湯給你。另外,多元化也不見得是好事,多元之間的影響研究起來比較麻煩。當你看好的這一元,盈利有所突破的時候,另一元又拉了後腿,很難將各元之間量化比較。
十、 明星背後——或許金玉其表,敗絮其內
各行各業都有優秀的公司,問題是,你必須知道它如何優秀。如果某公司在某些財務數據上的表現明顯好於其他對手,有的甚至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卻又找不出理由,那麼最好回避。利潤率水準,管理費用、行銷費用水準,周轉速度等,都是值得考察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