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搜索

2017-03-01

理论与当代 2017年2期

观点搜索

党内互称同志不只是叫声“同志”这么简单

12月12日的《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说,近来河南新乡一份要求机关干部在公文运转和正式场合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的通知,引发热议。有人认为,清爽同志关系从互称同志开始,互称同志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自觉、成为常态。也有观点提出,互称同志还要由表及里,不能停留在形式。叫一声同志,不仅仅是称呼的改变。长久以来,刚步入机关的年轻人,可能先要学称呼,“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要叫得对方舒服。而领导干部对称呼职位也习以为常,甚至很是在意,如果对方没有按级别打招呼,就觉得是对自己不尊重。一位干部说,开民主生活会的时候,提意见官职头衔一出口,后面批评就不免心有顾虑。新乡市纪委一位干部分析,看重职务称呼的心理是什么?是“官本位”在作祟。互称同志,打消了一些人高高在上、权力加身的虚妄满足,每叫一声同志,都是对党员身份定位的一次提醒。不少受访者认为,政治生态的恶化,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就像称呼这样的“小事”,实在不小,而是关乎党风政风。相互称“同志”,唤出的是党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逢长必叫”,叫出的却是你高我低、你主我次的等级之感。新乡市一名基层党员称,相比称呼的规范,增强党员意识、优化同志关系更值得期待。新乡市委书记舒庆说,生态是各种关系的总和,衡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称谓是项明确指标,互称同志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敢于试错是一种改革智慧

李拯在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在根本方向、基本原则确定后,中国改革发展的未来有着很多种可能性。很多问题要找到适合国情的解决方案,不会有现成的答案、必须依靠不断试错,在“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解决方案。可以说,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动态过程。在中国资本市场形成早期,邓小平说过这样一句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坚决地试”四个字,就是一种敢于试错的智慧和勇气,这也是贯穿中国改革历程的精神气质。试错,其实也是“试对”。改革,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比如说,国企改革,如何既保留公有制的性质同时又激发企业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既化解过剩产能同时又提升供给质量?引领经济新常态,如何既稳增长、控风险同时又提质量、增效益?在找到答案之前答案是未知的。因此,要鼓励创新就必须允许试错,要谋划改革就必须放开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讲,干部不作为的最大危害还不只是耽误工作,更在于关闭了试错的空间,取消了探索的可能性。正因此,崇尚实干最重要的是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错,建立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或许正是其深意所在。

《人民日报》首提中国经济“新方位”

12月14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记者田俊荣等撰写的文章,首提中国经济“新方位”。文章说,“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为经济新方位标定了前行航向。新理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针对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新常态下,“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渐趋用尽,亟须寻求新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优化更重要,防止“木桶效应”更迫切。协调发展,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新常态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绿色发展,注重的就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传统竞争优势减弱,亟须通过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开放发展,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新常态下,要调动所有人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就要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注重的就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显示,所谓“陷阱”,大多是源于资源禀赋变化之后,过去所依赖的发展路径走不通了,新的发展路径又没找到,发展被锁死。新发展理念,正是中国化解发展风险、跨越发展陷阱的钥匙。文章指出,理念不会自动变为现实。新方位下的探索,没有先例可循,可能不被理解。但愈是不易,愈见担当。今天错过了宝贵的“窗口期”,明天将面临痛苦的“折磨期”。以新理念适应新方位,需要冲破羁绊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

“稳”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定盘之星

12月21日的光明网刊登学者祁凡骅的文章说,当前经济工作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震荡波动。面对如此情势,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的策略选择。第一,用“稳”的策略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是既防通胀,又止通缩的核心之策。去杠杆,防风险,争取股、债、汇的稳定将是金融管理的主要工作和目标。第二,用“稳”的策略推进供给侧改革。会议要求在处置“僵尸企业”时,做好人员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在工业领域改革政策得到稳定延续的同时,农业领域供给侧改革被提升到新的高度。突出绿色农产品供给的位置,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是民众心理安全的基础元素之一。第三,用“稳”的策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加强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第四,用“稳”的策略化解房地产市场泡沫。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市场地位。既要遏制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又要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库存;既要房地产投资去杠杆,又要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也需要以稳定为前提的政策细分。第五,用“稳”的策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稳”就是不折腾,不冒进。面对动荡的国际环境和经济的转型,经济工作的“稳”策略是理性、智慧的选择。

厉以宁:“城归”将成为新的人口红利

据12月12日新华网“思客”报道,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产生。农村经济活力提升的同时催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城归”。什么叫“城归”?厉以宁表示,“城归”是农村出去打工的农民经过了10年、20年,少的七八年,积累了经验,认识了朋友,有了点储蓄,更重要的是有了技术。农村又需要人,就干脆回来了。据调查,“城归”已经占到外出民工四千万人的四分之一,这个比率还会变化,这就是当前的情况。厉以宁表示,土地确权了,土地流转了,“城归”回来了,给农村带来了变化。所以,现在中国发生一个新的情况,农民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以后,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农民是个职业,而不是身份了,更鼓励人们学习。现在500万“城归”从农村回到了城市,他们在创业,另外还有不少人在农村中自己也在学习。现在在农村最时髦的一点,进学习班。他们明确讲,这个学习班是为培养第二代农场主的,他们都在学习。外国人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这个看法是不对的,旧的人口红利没有了,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产生。你们要去农村看一看,这种变化是一种无形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什么制约了当前的民间投资

中国建设银行董积生在12月16日的《人民政协报》上撰文分析民间投资低迷的根本原因何在?他指出,市场空间有限甚至收窄从根本上制约民间投资。在经济下行、市场需求减弱、新经济体量还较小的境况下,“去产能”也意味着总体产能供给要下降、投资增长放缓。民间投资并不例外,相反还经常成为先行者。民间投资市场空间受限,尤其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领域,对民间投资还存在各种限制。实践表明,民间投资活跃度、发展状况与市场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在结构调整中,在传统增长空间有限的状况下,民间投资难以取得实质性启动。政府鼓励、支持创业创新“双创”,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客观上创业创新风险较大,也导致民间投资受限。文章提出,为破解民间投资增速低迷的格局,首先要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适宜的市场环境,从制度政策层面充分尊重民间投资主体利益诉求;其次,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市场,为民间投资创业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等建立完善风险承担与补偿机制,激励民间投资创业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再次,引导、稳定民间投资预期,消除民间投资因预期不明确带来的种种疑虑。同时,要加强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发展的预期。

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

如何定义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一线、二线城市”的标签是一个城市的荣光还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11月28日的《中国经营报》刊登社评说,将城市以线划分,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依据,但各地却总是乐此不疲。一线城市似乎有了傲视其他城市的资本,二线城市都在觊觎一线城市的位置,三、四线城市则在奋力直追,冀望更进一级。各线城市之间优劣对比的论战在网络上此起彼伏,归根结底,这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数据之争。经济发展的各项排名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梳理数据背后的机理和触摸其蕴含的温度。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升并不在于多建了几十条公路,几线地铁,几个机场。具有合理的整体“顶层设计”,放眼百年的城市发展格局才是正解。毕竟谁也不愿生活在一个整日今建明拆、大兴土木的城市;大型企业的聚集度高确实能提升一座城市的实力,但富有竞争力的小企业扎堆也未必就是坏事;金融机构集中、产业附加值高固然能反映一个城市的金融便利程度,但即使如北京这样金融机构总部齐聚的城市,其金融服务也非全国最佳,这并非孤例;一个城市的房价应当与城市的常住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如若相反,人才的留存和商业的发展自然会受到抑制,城市向上的空间何在?因此,经济发展数据的排名仅仅只是一个参照,依此而给城市画线排座次,显得刻板。从历史的维度看,城市发展的此消彼长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城市的地位本就没有阶层之分,画“线”太多,反成鸡肋。

中国在南海不再忍气吞声

12月17日的环球网刊登报道说,据路透社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当天表示,中国海军在南海国际水域捕获一艘美国的无人水下潜航器。对此,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表示“它(无人潜航器)的实质显然是来刺探、跟踪中国在南沙群岛岛礁建设情况的,是情报侦察。另外,它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探测中国在南海的潜水艇航路。”从这个意义讲可以判明,美国的无人潜航器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吴士存表示,美国并不甘心南海地区“太和平、太稳定”,因为它始终都在把南海作为抓手牵制中国的和平发展。他认为,南海的平静只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因为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中美在南海的博弈、地缘政治竞争、海权的博弈),所以美国又回来了。这可能代表了南海问题的一个趋势——因为美国的再次深度介入而升温。吴士存在回答“中国是否在南海问题上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不会再让美国为所欲为”的问题上表示:“这是很显然的。”他认为,南海的战略态势,随着中国在南沙岛礁相关设施部署到位会逐渐改变。美国要想在这里“横行自由”是不可能的。他表示,中方捕获美国无人潜航器释放了这样的信号。美国进行抵近侦察,威胁我们国家安全,我们有反制措施。2001年的撞机事件,2009年的“无瑕号”事件,在很多事情上,中国只能“哑巴吃黄连”,忍气吞声,这个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另据《环球时报》12月21日报道,中美20日在南海有关水域顺利完成美无人潜航器的移交,15日发生的潜在冲突5天内迅速得到解决。

德国雾霾神奇消失的奥秘

杨佩昌在12月17日的《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介绍说,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草坪,还有大片的森林,这是德国随处可见的画面。其实德国也有过雾霾,不仅空气受到污染,而且河流也曾经污浊不堪。令人吃惊的是,雾霾很快从这个国家神奇地消失了。自1991年之后,德国再也没有响起雾霾警报。那么,德国人为此到底做了什么?德国人对雾霾的治理,可以说两手都硬。第一只手是法律严、实施硬,法律法规的实施没有任何商量余地。1971年,大气污染治理首次纳入联邦政府的环保计划。1974年,德国第一部《联邦污染防治法》颁布,开始执行严格的污染限值。作为汽车大国,德国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的排放设立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对小汽车、轻型车、重型卡车、大客车分别设定具体的排放限制。其中,在慕尼黑市就设立“环保区域”,只允许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驶入。德国垃圾分类管理极其严格,把公民对家庭的垃圾分类变为一项义务。同时,德国的城市规划也处处反映出环保理念。大城市看不到高楼大厦,也没有复杂烦琐的立交桥,成片的森林在城市随处可见。当然,今天德国的环保成就是和德国民众的配合密不可分的。德国是最早提出“环保教育”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幼儿园注重先育人后教学,育人就包含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孩子到成人,都有大量的机会接触“环保”课程。一位居住在慕尼黑的朋友说,他曾经和正在上幼儿园、只有五岁的女儿开了个玩笑,散步时故意把一张废纸扔在地上,她女儿马上在后面拾起并“教育”他:幼儿园阿姨说不能随便丢弃垃圾。为了不让爸爸再乱扔那张废纸,她一直把它拿在小手中,直到发现公共垃圾桶才把它扔进去。为了保护环境,德国人愿意放弃一些享受。例如,私家车尽量选择排量小、污染小的,而不是大马力的豪车。短途一般会骑自行车或步行,有人宁愿骑半小时或一小时自行车去上班。德国人的环保意识,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例如,在采暖上,德国人在家从不烧树叶和木头,而是选择节能减排的方式,如使用天然气集中供暖,使用节能家电和可再生能源,等等。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进而倒逼政府提高环保标准。2006年德国KG M公司计划在帕德伯恩修建一座垃圾焚烧厂,由于符合排放标准,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民众表示反对,于是议会转变立场。严格的法律和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再加上民众强烈的环保意识,让德国彻底摆脱了雾霾的困扰。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谈君子养成

据12月21日的《东方教育时报》报道,首届“当代教育与君子养成”国际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召开。在会议召开之前,记者专访了论坛发起人——复旦附中语文名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黄玉峰表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培养怎样的人?《论语》对培养目标,从外表到内涵都有描述,是非常完备的。所以我想,要集中阐述今天我们如何培养人,“君子”这个概念还是比较好。在孔子看来,教育应该是非功利的。他反对人的工具化、教育的工具化。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我们要培养的“君子”首先要讲自我修养,希望学生能不断反省、改进、完善自我,而不是强调要考多少分,考上什么学校,将来要做什么官。在五十年教育生涯中,我碰到过成绩很好,但是品德不好、修养不行的学生;也碰到过成绩比较差,人很调皮,但性格豁达、爽朗的学生,后一类学生长大后有不少发展得很好,对学校怀有感恩心。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可以各安其位,在适合的领域达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站在人一生的角度上看,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好的品德、好的修养。一个人如果能以“君子”的标准修炼自己,就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更有尊严的病名

王周生在《把信写给埃米莉》(文汇出版社出版)中说,那天在医院候诊,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带自己的母亲看病。母亲文文静静,坐在医生面前。女儿向医生诉说母亲的病情:阿拉娘,早饭吃过就忘记了,煤气开了就不晓得去关……医生,伊阿是老年痴呆症?母亲站起来,满脸委屈:我不是痴呆……看着这一幕,心里真是难过。当着病人的面,左一个“痴呆”,右一个“痴呆”。人生了病本就悲哀,还要接受一个让人自卑和羞耻的病名。我查过许多医学书,搞不懂,为什么西方的“阿尔茨海默症”到了我们这里,就译成“老年痴呆症”?这“痴呆”两字,足以打击病人的自尊,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又怎能利于治疗?对于疾病的命名,我们为什么不能更人性化,更少歧视?最早意识到译名问题的是日本。因为“痴呆”这一译名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心理痛苦,不利于早期患者接受治疗。2004年,厚生省决定修改这一疾病名称。厚生省在网站上列出6个替代病名供网民选择,网民也可以提供自己认为更合适的名称。12月,根据网民投票结果,正式将“痴呆症”改名为“认知症”,并决定在2005年日本保险制度中,把“认知症”作为法律用语正式使用。接着,2010年,我国香港地区经网上讨论,也将“老年痴呆症”改成“脑退化症”。这些年,发达国家不仅将疾病命名更趋人性化,而且还非常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用词,比如“智障者奥运会”,如今叫“特殊人奥运会”。他们还在正式文件和公开场合摒弃了“老人”(ol der)这一用语,代之以“长者”(el der)的敬称。翻翻中文医学词典,触目惊心的不止“老年痴呆”一词,如“癫痫”、“红斑狼疮”……这“癫”字,“狼”字,让病人备受刺激。中国的文字如此丰富,难道我们找不到既准确又人性化的词语来表达这些疾病吗?

有涯之生与无益之事

章铜胜在12月22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说,清人项鸿祚在《〈忆云词丙稿〉自序》中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项鸿祚将写词为文视为人生的无益之事,并以之来充实自己的有涯之生,似乎有点心不甘情不愿。一个“遣”字,也道出了其中的凄婉之情。相比之下,明代的董其昌要洒脱得多。他结念泉石,薄于宦情,虽耽于收藏之乐,却借用山中宰相陶弘景的话说:“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同样是有涯之生的无益之事,到了董其昌这儿,是绘画、藏画和参悟画道的乐,是人生之“悦”,也是“千古同情,唯予独信,非可向俗人道也”的自得其乐。是难得的人生自信和优雅。在无益之事上,周作人是理智的。他在《北京的茶食》中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他把日常必需和无益之事分开看,未失偏颇,也不至全然无趣,就显得真实。可见,无益之事虽非有涯之生的全部,也是有涯之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的无益之事,也是日常必需之外的一种补充与调剂,它构成我们的生活。寻常如你我辈,不能因耽于无益之事,而误了有涯之生,是为不值;但因为日常必需而丢弃了无益之事,可能就是无趣了。

贪心是因为看到了更多

马德在12月18日的《广州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小时候有一次去河滩放牛,我发现牛很痛苦。牛缰绳的一端,被一根铁橛钉在草地上。牛所能吃到的,是方圆一缰绳之内的草。然而,我发现牛总是对缰绳半径之外的草更感兴趣,有时候,为了够到那些草,不惜被笼头勒到疼痛。其实,缰绳足够长,缰绳半径之内的草也足够吃。牛的痛苦在于,看到了自己够不着的草。而且,在它看来,那些草远比吃到的要好。其实,有些人也一样。有些名和利,不能看到,看到就容易起贪婪之心。举个例子,有个乞丐看到百万富翁,除了希望对方能施舍自己些钱之外,并不幻想自己也能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如果让他看到另一个乞丐讨得比他多,就会心动。他一定想知道,对方是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讨来那么多的钱。所以,看得见够不着的,并不会扰人,怕就怕那些看见了,蹦一蹦能够得着的。真正的痛苦还在于:蹦一蹦,自己没够着,别人却够着了。有些人的心是狭隘的,既然自己得不到,那么希望别人也得不到,这样才平衡。而贪心,大约也是这么来的吧。所以,学会控制自己,学会知足,方才容易找到生活的快乐。

中国食物浪费量惊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

11月28日中国经济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2013-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当前,粮食危机与食物浪费现象一同引起了全世界关注。“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农业使用了70%的淡水资源和30%的全球能源,占用33%的土地,产生20%的温室气体。即便如此,全世界却依然有1/9的人口得不到足够的食物供给,”世界自然基金会可持续农业与食品专员于鑫说,“人类一直在做加法,运用技术创新、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及其他各种要素的增加,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也同时带来了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下去,到2030年我们可能需要两个地球。”而故事的另一面,却是全球三分之一食物被浪费掉。“约有13亿吨粮食在整个食物供应链各个环节中被浪费掉了,这相当于每年投入农业生产的14亿公顷土地和2500亿立方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白白浪费。”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徐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