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连仲教授巨刺止痛针法经验举隅
2017-03-01李树娟李晶
李树娟 李晶
·名医心鉴·
武连仲教授巨刺止痛针法经验举隅
李树娟 李晶
从病因病机的特点、选穴原则、常用穴位及其主治病症,总结武连仲教授运用巨刺针法治疗痛证经验。武教授认为神、气、血失调是导致痛证发生的基本病机,其中神起决定性作用,临床上在运用巨刺法选择穴位时,以调神开窍穴为主,以具有“窜、动、抽”针感腧穴为辅,且注重患者情志的调畅,坚定信心配合治疗,对临床治疗痛证具有借鉴意义。
巨刺法; 止痛; 武连仲; 名老中医经验
武连仲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武教授精研古籍,融会贯通,有丰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多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了许多独到的理论和经验。针灸治疗痛证早已被国内外医者采用,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武教授根据中西医理论以其独到的思维在治疗痛证方面,总结归纳出调神止痛、通经止痛、巨刺止痛、刺络止痛、郄穴止痛、温经止痛、阻力针止痛、围刺止痛、鼎刺止痛、透刺止痛、龙虎交战止痛等止痛十二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其中一些针法已有学者对其详细论述[1-2],本文仅将武教授巨刺针法治疗痛证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1 武连仲对痛证病因病机认识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中医学认为痛证的病因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不内外因,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障碍,进而引发痛证。而对于痛证病机的阐述,在《素问·举痛论》[3]中指出:人体任何部位的疼痛,其病理均在经络之中。引发人体疼痛的原因很多,但其病变均体现在气血方面,中医学将其病理过程归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方面。武连仲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贯穿痛证始终的无外乎气、血、神的失调或不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神。武教授认为,神为人体的最高统帅,主宰全身,司职运动、感觉等全身各种功能活动,接受人体内外各种刺激并作出反应,故神与痛直接相关。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且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4],“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不足或失调常常导致脏腑经脉失于充运、濡润、温煦、营养,从而引发疼痛的产生。武连仲教授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痛证的发生多是神、气、血的功能失调引起。
1.1 止痛当调神
“神”是人体精神活动、思维意识、躯体运动等功能活动的主导,是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的外在表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人的神志活动,五志或七情的变化均显示着“神”的作用,而神对全身感觉有调节作用,神的失调会影响全身经络运行,经络循行不畅或阻滞,即可引发各种疼痛感觉。《广雅·释沽三》曰:“疼,痛也。”《说文解字》曰:“痛,病也。”可见疼与痛密切相关。《灵枢·官能》云“用针之要,勿忘其神”,强调针灸治疗疾病要注重精神的调理[5]。
在诊断疾病方面,武教授通过对病家“神”的观察,譬如动作、语言、眼神、思维、步态等可以得出疾病的病位、病情、病势、预后等的诊断。武教授同时提出:神明则制,神妄则乱。只有脑神为制,才能保持身体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武教授强调,疼与痛密切相关,因疼而痛,因痛而苦,止痛才能止疼,故欲止痛首当调神;其次,因痛而苦,痛苦发于心,而心主神明,故止痛当调神;再次,志是神之功能的一部分,志随神动,调神可以使神转志移而达到住痛移疼之功。因此,武教授在临床上治疗痛证,常常重用一些调神通窍的经穴,以畅达神气而止痛。同时,还嘱患者调畅情志,调理饮食起居,坚定信念配合治疗。
1.2 止痛当调畅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身之气,外护于表,内贯五脏六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两者共同维护生理功能的正常,如果气行阻滞,血必因之而阻塞,气行受阻,血必因之不通,气血运行障碍,经络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气血失调主要表现为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等。
武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将气血失调引发的痛证总结为两方面:一是经络不通,二是经气不通。经络不通主要是因为风邪、寒邪、气滞、痰浊、食积等阻塞经络本身,使脉道不通,多表现为实证;经气不通主要是因为气虚或血虚导致经脉失于温煦濡润营养,从而血脉空虚经气不通,临床多表现为虚证。总之,武教授在临床上治疗痛证往往重视调畅气血,达到疏通经络止痛的目的。
2 武连仲应用巨刺法止痛选穴原则
2.1 巨刺法止痛机制
现代研究表明[6],针刺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增加阿片基因、阿片受体的功能,有利于内啡肽物质的分泌与利用,从而达到镇痛效果。武教授在临床上多次强调,经络具有维筋相交的理论,且与现代医学的“椎体交叉”“丘系交叉”理论相应,现代医学认为[7]:人体的运动感觉功能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会导致患者对侧肢体运动感觉方面的功能障碍,这为巨刺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武教授认为,人体经络气血阴阳相贯,左右对应,上下互调,健侧肢体正气胜,患侧肢体邪气实,针刺健侧肢体可以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调节全身气机,疏通经络,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巨刺法是左侧有病取右侧经脉的穴位,右侧有病取左侧经脉穴位的一种针刺手法。武教授在临床上运用巨刺法止痛主要取疼痛的对应穴位,非穴位处则取阿是穴,采取的总治疗原则是上痛针下,下痛针上,左病针右,右病针左。如脑内疼痛取涌泉,左上牙痛取右内庭。同时,武教授针对痛证的特殊病因病机特点,提出了巨刺法选穴以调神通窍穴为主,同时选取具有“窜、动、抽”针感的穴位为辅。两者相结合,共奏调神、疏通经络而止痛之功。
2.2 以调神通窍穴为主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燥则痛甚,心寂则痛微”,明代医家李时珍曾说“脑为元神之府”,而“心主神明”。故武教授在治疗痛证时多采用具有清心开窍作用之穴以调神止痛,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经验常用穴位有:内关、郄门、通里、劳宫、涌泉、少府、颔厌等,诸穴操作时皆施提插泻法。例如:口舌生疮疼痛患者,多为心火盛,可选取健侧通里穴,施提插泻法,通里为心经络穴,可使心火下移小肠,使邪有出路,通里达外,清心泻火而止痛。此外,对于神明失调而致疼痛的患者,武教授还嘱其调畅情志,多听舒缓音乐,指导患者多进行放松疗法练习等,对于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 以具有“窜、动、抽”针感穴位为辅
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原则,在病变部位相关经络上,选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具有“窜、动、抽”针感的穴位来激发诱导经气。武教授认为,具有窜、动、抽针感的腧穴,能起到“神转志移,住痛移疼”的效果。对于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可以激发患者经气,从而止痛,针刺时皆施泻法,以患者抽动3次为宜,不可操作次数太多,以免伤及患者经气;对于经气不足的患者,可以施补法或者灸法,以鼓舞气血,促进经气运行。武教授临床常用的穴位有:阳白、四白、巨髎、大肠腧、合谷、委中、浮郄、三阴交、跗阳、内庭等穴位。此法穴位作为调神通窍穴位的补充,起到疏通患者经气的作用。
3 巨刺法常用穴位及主治病症
3.1 颔厌穴
此穴是足少阳胆经在人体中位置最高的穴位,为胆经交叉支配代表穴,足少阳胆经有维筋相交的原理,维筋相交理论最早见于《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头部的经络和腧穴与肢体有交叉对应的关系。武教授在临床上多次强调颔厌穴通脑府导神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风病,是有确切的中西医理论依据的。其次,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在治疗面瘫、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偏身疼痛等疾病时,针刺健侧颔厌穴可止患侧的疼痛。且武教授认为胆气作为少阳之气,胆气升,诸气皆升;胆气降,诸气皆降。由于气机升降失常导致的痛证可针刺胆经颔厌穴治疗。
3.2 巨髎穴
巨髎穴是足阳明胃经在面部的腧穴。巨,大也,形容穴内气血场覆盖的区域巨大;髎,孔隙,说明本穴是面部气血旺盛的穴位之一。巨髎穴是足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奇经八脉考》认为跷脉可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而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针刺巨髎穴,可以调畅气血运行,调节人体左右之阴阳。又因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多因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于濡养而致,故可针刺健侧巨髎治疗患侧病变。
3.3 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武教授认为阴阳两气之根皆从下而上,涌泉穴位于人体的最低处,针刺其穴可固阴阳之根,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水升火降,上下相贯。对于肝肾不足虚火上炎导致的一侧头痛,可针刺健侧涌泉穴以滋阴补水,古代文献《肘后歌》中这样记载:“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态。”对于上部的头痛可针刺下面的涌泉穴,正是上病下取的体现。
3.4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难经·六十八难》记载:“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对于阳明经热引起的疼痛可针刺内庭穴以泄热止痛。此外,《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四厥,手足闷者,使人久持之……下齿痛……内庭主之。”武教授在临床中对于胃火引起的一侧牙痛多次采用针刺对侧的内庭穴,屡试屡效,正是上病下取的体现。
4 验案举例
患者,女,56岁,主诉右侧面部疼痛3天。疼痛部位不固定,主要在右侧眉棱骨、太阳穴、颧部处刺痛,疼痛时轻时重,夜间加重,痛时不可触摸,触摸即痛。口黏,口中气味重,睡眠稍差,大便不通,小便可。舌红,苔黄厚腻,左脉弦滑数,右脉沉数。中医诊断:面颊痛。证型:阳明热盛。现代医学诊断:神经痛。治法:清胃祛火,通经止痛。选穴:颔厌(左)、巨髎(左)、攒竹透鱼腰(右)、四白(右)、颈臂(右)、温溜(左)。颔厌穴平刺,行平补平泻;巨髎穴直刺,行平补平泻;四白穴取穴靠近鼻侧,激发经气,引发局部窜、动、抽;温溜穴取穴靠近尺侧,针尖朝向桡侧进针,行提插泻法,以局部酸胀为度;颈臂穴取穴在第四颈椎棘突水平,斜方肌前缘和喉结的后缘连线的前1/3和中1/3的交界处,可激发经气,有窜动针感,不留针。每次留针30分钟,7次为1个疗程,隔天1次,针刺1次后患者诉疼痛减轻,疼痛持续时间缩短。1个疗程后基本痊愈,后继续治疗1个疗程,随访半年未复发。
[1] 张骊,杜元灏.武连仲教授通经止痛针法经验举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4):11-12.
[2] 郭富彬,徐强.武连仲教授调神学术思想浅识[J].福建中医药,2011,42(3):22-23.
[3] 鲁瑛,常雪健,肖红霞,等.中医四部经典[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9-70.
[4] 孟艳娇.中医气血之辨[J].环球中医药,2008,1(2):15.
[5] 田雁华,李志安.试述《内经》调神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1999,20(8):368-369.
[6] 朱现民,尹连海.新时期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趋势[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33-35.
[7] 张舒峣,李静.浅析针刺颔厌穴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4):98-99.
(本文编辑: 董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3454)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李树娟(硕士研究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李晶)
李树娟(1988- ),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E-mail:717718653@qq.com
李晶(1978- ),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E-mail:virgue1978@sina.com
R285.5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1.021
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