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应用

2017-02-28吕雪莲

中国市场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保基金信息化

吕雪莲

[摘要]自十八大以来,“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规模不断增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其工作量也大幅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传统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率,在信息系统下社保基金管理得到了統一规划、科学运作和标准实施,为单位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基础。文章就信息技术在铁路社保基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保基金;铁路社保;信息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2.157

自十八大以来,随着“四个全面”战略的实施,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社保基金规模不断增长,社保基金的管理业务增加,对社保基金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颠覆了传统行业的信息交流方式,提升了办公的现代化和效率化,在社保基金管理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不仅有利于业务操作的规范和社保基金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利于优化单位内部管理,降低单位的管理成本,提升单位管理综合效益。

1 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概述

随着“十二五”规划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大力推进,铁路系统社保基金管理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在业务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保障还是在保障范围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就。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先进信息技术,建设铁路系统的社保基金基础网络,为社保基金业务开展和办理提供支持,且重视基金的监管和咨询服务工作,统一了铁路部门的社保基金管理标准,落实了社保基金的管理规范。通过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子系统实现了对社保基金的动态化管理、全天化在线服务。

铁路社保基金的数据管理采用了专业的财务管理数据库软件,与社会保险基金建设系统相连,实现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专业化也实现了数据交流和转化的统一。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与国家社保基金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在待遇审核、数据管理、费用支付等方面实现信息的联动和管理的统一。

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系统负责接收和管理铁路部门的社保基金数据信息,将其转为财务信息,在系统中进行运算与管理,并实时传递到相应的部门系统中,实现了“五险合一”的基金的征缴功能,实现基金业务和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实现了基金报表的自动生成,实现了对基金运行的科学分析和动态化监管,增强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功能,提升了铁路部门社保基金服务的水平,为基金的统筹管理和对工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2 铁路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权责不明

虽然铁路社保基金管理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目前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分级的管理方式,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较少,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信息差异,重复工作、重复操作的现象频发,即使有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支持,然而由于社保基金管理并未有专门化的制度,导致了工作权责的整合困难,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衔接缓慢,部门之间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权责难以厘清。

2.2 管理流程不科学

铁路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效率,在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保基金的数据化集中、高效管理,正在朝着数据细化和服务优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铁路社保基金信息管理系统与铁路的财务和OA系统并未实现无缝化衔接,导致了数据在整合与交流过程中出现了障碍。虽然铁路社保基金管理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同的险种之间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不一,不同的险种操作流程强行合并极易产生操作失误。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不仅对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益造成影响,也不利于铁路社保信息化发展。

2.3 人才短缺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人才是技术实现的关键。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中,相关技术已经成熟,然而人才建设和人才后续补充有待加强。既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由通晓铁路社保基金管理专业知识且富有工作经验的人才非常匮乏,为了保证铁路社保基金信息化管理的成果,促进社保基金信息化管理发展,必须要建立和加强专业的人才队伍,满足铁路社保基金管理对人才的需求。

3 铁路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优化对策

3.1 厘清权责,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与铁路社保基金管理发展相适应的社保基金管理专门制度,铁路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与绩效管理制度要与社保基金管理制度相关联,增强其执行效力和约束力。没有专门的制度就会出现权责的模糊,导致工作内容交叉等现象,特别是涉及社保基金的征收、发放等环节,更需要有专门的制度进行指导和规范。没有专门的制度约束,仅依靠内部控制、财务制度等指导极易出现管理的矛盾与漏洞,导致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不到位,也为信息化的应用带来了障碍。因此,应当从社保基金管理的预算、征收等各个环节着手,落实专门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2 理顺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

结合专门的铁路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制定出符合单位发展和部门效益的工作机制,以提升铁路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建立其自上而下的贴补社保基金管理格局。在铁路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中,成立专门的责任管理机构,其中的机构最高管理者应从单位高层领导中选择,有利于信铁路社保基金信息化管理的开展,也有利于管理体制的规划和建设,由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经验丰富、技术优异且具备信息技术的人才来实现技术与业务的结合,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由于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工作量较大,在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统筹管理。例如对预算管理中,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设备基金的全过程运行都预先进行编制、审查,在执行的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动态化的监管,随时进行调整和处理。在工作流程中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程序,进一步规范运行管理和监督管理,提升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3 加强监督管理

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在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的铁路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实现更高效、更全面的监督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在社保基金管理的规划阶段、征缴阶段、支付阶段等开展透明化和实时化的监管,建立程序认证,实现信息的无缝化传播,实现数据的无障碍交流,且能与财政部门、公安机关、医院等多个机构实现联动和互查,从横向和纵向都有效杜绝了社保基金管理的漏洞,实现了社保基金管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4 加强经费投入

铁路社保基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作为支持和保障。各个部门都应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制定资金的预算,铁路部门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增加对信息化建设的补贴力度,不仅需要在硬件方面升级,更需要在软件方面实现技术的普及和意识的提升。

3.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开展铁路社保基金管理部门的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互动,完善社保基金信息化绩效考核机制。在人才方面,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和引进,一方面鼓励和加强内部工作人员复合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积极从外引进优秀人才,强化自身的人才队伍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工作中重视铁路社保基金管理信息平台减少,利用目前的人力资源对整个单位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强化整个单位对信息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让相关的技术人员学习社保基金业务管理工作,使技术人员转变为复合型业务人员,让原本的业务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人才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满足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牧仁,白维军.民生科技创新视角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12):50-54.

[2]段晓红.公众参与社保基金预算:法理、条件与路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03-107.

猜你喜欢

社保基金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社保基金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