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放血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2017-02-28杨琴俊王彩芳
杨琴俊+王彩芳
【摘要】 目的:观察自血放血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派瑞松软膏涂擦,观察组停止一切药物治疗,给予自血放血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1年内复发率及加重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常规组中10例临床治愈者复发8例,复发率为80.00%,复发后原有症状均加重,观察组12例临床治愈者中复发2例,复发率为16.67%,复发后原有症状均未加重,两组1年内复发率、加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放血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自血放血疗法; 背部走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133-02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癣,是一种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癣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颈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也可泛发于全身各处,症状时轻时重,西药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迅速缓解症状,但极易复发,以至病程缠绵,病情加重,成为严重困扰患者工作和生活的一项顽疾。笔者遵循中医理论,采用自血放血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性皮炎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3例,常规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2~52岁,平均45岁,病程2~11年,平均(4.9±3.4)年,年复发(5.7±1.1)次;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30~51岁,平龄41岁,病程2~10年,平均(5.4±3.6)年,年复发(5.5±0.9)次。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复发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初起仅有痒感,由于搔抓,皮膚出现苔癣化扁平丘疹,表面覆有少量鳞屑、结痂,皮肤肥厚,严重者状如皮革样,根据皮损范围分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弥漫性神经性皮炎。
中医诊断标准:神经性皮炎又称“牛皮癣”“摄领疮”,按证候分类可分为肝郁化火型、风湿蕴肤型、血虚风燥型[1]。肝郁化火型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增厚,剧烈瘙痒,搔抓后潮红、血痂多,伴口干、心烦、失眠、易怒,情绪波动时加重,舌红苔微黄,脉弦或弦数;风湿蕴肤型表现为皮肤呈淡褐色片状,剧烈瘙痒,夜间尤甚,舌红苔薄白,脉濡而缓;血虚风燥型表现为皮肤粗燥、色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舌淡苔薄白,脉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每年至少复发5次以上者;(3)本次发病在48 h之内;(4)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5)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6)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7)排除湿疹及真菌感染的患者。
1.4 方法
常规组:清水洗净患处皮肤,涂抹派瑞松软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次/d,连涂15 d,停用15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
观察组:(1)治疗前用微温清水淋浴全身,攒干;(2)关闭门窗,室温调至26 ℃;(3)选择穴位:曲池、血海、风市、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大椎、太冲;(4)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取穴,肝郁化火型以太冲、大椎、三阴交为主穴,其他穴位为配穴,风湿蕴肤型以曲池、血海、风市为主穴,其他穴位为配穴,血虚风燥型以足三里、手三里、合谷为主穴,其他穴位为配穴[2];(5)根据中医证候分型,每次取主穴1个,配穴1~2个,消毒肘部大静脉处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取2~3 ml静脉血,分别快速注入上述所选穴位,快速抽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3 min左右,休息片刻;(6)拔火罐:患者取俯卧位,背部涂上按摩油,术者取消毒竹火罐1个,用闪火法驱出罐内空气,将火罐迅速吸附于背部,分别沿脊柱中线及两侧膀胱经上下来回移动5~10 min,使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上皮肤发红,出现痧点或痧斑;再沿脊柱一侧至腋后线左右来回移动数次,从大杼穴的高度至胃俞穴的高度,直到皮肤发红或出现痧点、痧斑[3];(7)用碘伏消毒病损处皮肤,用无菌梅花针沿病损处皮肤边缘至中间敲打叩击数次至皮肤微微渗血[4],将玻璃火罐吸附于病损处皮肤上,拔出瘀血3~5 ml,再用碘伏消毒患处,清洗消毒火罐;(8)双侧耳尖耳背穴处用手指捻到发红发热,消毒患者耳尖耳背穴处皮肤及术者手指,术者左手捏住患者耳廓,右手用无菌刀片快速划过耳尖耳背穴处表皮2~3次,每侧滴出或挤出3~5滴血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止血[5];(9)换上干净衣物,休息30 min;(10)嘱患者8 h内勿吹风,勿冷饮,勿洗头洗澡;(11)每3天做上述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做2个疗程。
两组均进行2个疗程治疗,治疗结束后均行1年随访,两组均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具体如下。(1)心理疏导:使患者放松心态,克服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不良精神因素。(2)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温开水,尽量避免鱼虾海鲜、牛羊肉、辣椒、韭菜等肥甘厚腻及发燥之食品。(3)卫生指导:讲究个人卫生,每天用温水洗澡,避免用过热水及肥皂等碱性洗涤用品的刺激,勤换衣物,衣物宜柔软、宽松,布料宜用纯棉忌用化纤用品。(4)生活习惯指导:不熬夜,早睡早起,戒烟酒,适当锻炼等,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养生原则。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近期临床疗效,临床治愈:治疗2个疗程后皮损及症状全部消退,或残留色素沉着或色素消失,夜间睡眠安稳;显效:皮损范围消失80%,瘙癢程度大大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皮损范围消失30%,瘙痒程度稍有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1年内复发率。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常规组为7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66,P<0.05),见表1。
2.2 两组1年内复发率、加重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常规组中10例临床治愈者复发8例(80.00%),复发后原有症状均加重,观察组12例临床治愈者中复发2例(16.67%),复发后原有症状均未加重,两组1年内复发率、加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神经性皮炎以采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外涂或封闭为主,这样虽可快速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但极易复发,且复发后大部分患者原有症状体征加重,日久愈加难治。中医认为本病乃七情内伤、风邪侵扰以致营卫失和,经脉失疏而引发,在治法上以清热疏风、养血润燥、健脾培元之标本兼治为原则[6]。
自血疗法是将自体静脉血抽出注射到相应穴位上,形成血肿,一方面利用血肿在局部吸收较慢的特点造成对特效穴位的长效刺激,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激发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敏感性,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因为血液中含有血细胞、补体、酶类、激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注射到穴位后可起到营养局部组织,养血润燥,健脾培元的作用;而放血疗法广泛存在于民族医学之中,《黄帝内经》详尽论述了刺络放血的理论和临床应用,提出“宛陈则除之”的放血原则,蒙医、藏医的《四部医典》认为放血疗法具有祛除病气、通脉活血、止痛消肿、祛腐生新、清洁血管、调节气血循环的特点,我国金代张子和开创了放血疗法的先河,他偏于攻邪,甚至认为泻血为扶正,至此放血的治疗方法上升到理论层面,而耳尖放血的主要作用是清热泻火、镇肝潜阳、清脑明目,特别是镇肝潜阳的作用,耳尖在经络中为肝经所主,肝在中医里被称作“将军之官”,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情绪问题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发因素之一,而耳尖放血可以泻肝火,消除不良情绪,祛风湿,减轻瘙痒。病损处的放血,使邪气外泄,瘀血外流,新鲜血液得以灌注局部,从而营养该处皮肤,起到疏导经络气血,清热袪风止痒的作用,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就是这个道理[7];背部走罐可以疏通五脏六腑的经气,调理全身阴阳平衡及气血运行。因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他阳经的作用,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其经上的十二背俞穴是五脏六腑的经气所输注的部位,此外,背部每一脊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还有著名的17对华佗夹脊穴[8],对提升人体正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的“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果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的网状细胞,能消灭身体内的毒素,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所以背部走罐疗法是通过对上述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而起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实践证明,自血放血疗法配合背部走罐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5-158.
[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6-46.
[3]宋守江.耳穴放血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8):626-628.
[4]田博文.梅花针叩刺拔罐加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4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12):36.
[5]魏玲,苑贵毕.耳穴放血加自血疗法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9):571.
[6]郭蕾.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4-95.
[7]马桂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皮肤科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9,28(10):814-815.
[8]迟峰堂.华佗夹脊穴的理论与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4,21(2):6-7.
(收稿日期: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