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2017-02-28孙冬梅
孙冬梅
【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身体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2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93%,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较高,可获取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79-02
脑卒中指因受到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影响,从而诱发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该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较高。有数据资料显示,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75%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肢体功能障碍[1]。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得不到专业指导,导致其需求无法满足,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使患者出院后继续坚持康复训练,促进其肢体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的改善[2]。延续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女24例,男32例,年龄56~75岁,平均(63.29±3.96)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女25例,男31例,年龄55~76岁,平均(63.64±3.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保持患者病房内的干净、整洁,确保室内通风、温度适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讲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1)成立延续性干预小组,由主治医师(1名)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康复师1名、护理人员2名。在患者出院前,干预小组成员必须彻底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分析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明确其心理状况,询问患者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2)建立个人档案。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制作电子信息表格,按照随访情况,对表格内容及时进行更新。(3)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计划与饮食计划。(4)通过微信、个人QQ、QQ群等方式,与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训练与肢体功能恢复状况,并给予专业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5)心理指导。每周以电话随访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明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针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心理疏导,用语言开导患者,使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身体五个维度,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利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穿衣、洗漱、扫地等,总分值为100分[4]。
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患者满意度,评估内容有护理内容、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护理态度等,分值在0~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89分表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数据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身体五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1%(55/56),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93%(47/56),观察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病率较高,这类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及患者生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视觉障碍、四肢无力、发麻等,随着感觉、视觉障碍的不断发展,病情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可演变为完全卒中[5]。有研究表明,在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病情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因有医护人员的指导,能够坚持康复训练,可获取良好的训练效果[7]。然而,部分患者出院后,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康复训练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情况,对其出院后功能训练进行指导[8]。
通过实施延续性护理,有利于鼓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环境,在家属的配合下,每天坚持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除此之外,在医护人员的干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也会增强了解,提高保健意识。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这表明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通过实施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饮食计划。医护人员要定期电话、上门随访,向患者提出专业化、科学化的康复训练建议,改善其病情。
参考文献
[1]杨林,石鑫,文月珍,等.延續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13-15.
[2]车晓春,姜爱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139-142.
[3]吴婷婷.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135-136.
[4]吴宏美,黄琼,高碧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5(10):1071-1072.
[5]张小燕,许继晗,苏永静,等.初发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7):294-296.
[6]童艳.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1):138-139.
[7]李葆华,王艳,董玉静,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309-312.
[8]王红萍,庄怡青,陈孝萍,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实施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230-1232.
(收稿日期: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