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戎马半生师
2017-02-28山山
山山
蒋国珍出生在江西省新余市的一个小村庄,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父母供他读到了师范。而那时,蒋国珍隐隐约约地意识到了知识对穷人家庭的重要性,可是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和热血胜过了一切,他别过家人上了战场。
战争结束,卸下刀枪,从战场退下来的蒋国珍小心翼翼地收了身上的煞气,应组织派遣,带着他多年不曾触碰的学识,到了鼓县三都小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蒋国珍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无法再到战场上报效祖国,那我就坚持在讲台上奉献余生吧!”
1957年,铿锵有力的誓言还激荡在蒋国珍的心中,余音不止,一个右派的罪名从天而降,扣在了他的脑门上。看着几近荒废的课堂,蒋国珍默默地流泪,然后将誓言一层又一层地包裹好,放在心灵深处。
22年后,终于拨云见日,蒋国珍得以平反。这些年,蒋国珍把自己变成一只贝,那些折磨就是误入贝壳里的沙,蒋国珍将沙不断打磨,分泌出珍珠质包裹住它。在终得平反的这天,蒋国珍做了一件让大家震惊的事: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共计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给希望工程。在那样一个人均工资只在六七十元的年代,这巨款让众人看到了他那颗如珍珠般的心。
平反后,蒋国珍被分配在新余市罗坊六元小学任教。再次拿起教鞭的刹那,蒋国珍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他是深爱着教师岗位的。只可惜此时的蒋国珍已近五十岁,1983年,才站了14年講台的他病退了。他不服老,可是他的身体强硬地拒绝了他。
蒋国珍衣着朴素,饮食简单,生活节俭,曾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他不在意;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不开怀。却在收到他资助的贫困生的感谢信那一刻,笑中带泪:“我,对这个社会,还是有用的!”
遥远的贫困学生,他要帮;近前的优秀学生,他也要助。对他来说,一日为师,那么他的心就一辈子离不开教育了。哪怕在病床上,他还担心花在他身上的钱太多,看着那些医药吃食,他总要牵着志愿者的手殷殷叮嘱:“把钱省下来捐给那些需要的孩子们吧!”
这个慈祥的老人资助、奖励学生达两万余人,累计捐款四十多万元,这些远远超过他工资的总和。蒋国珍老人的37年,很短也很长。有人问他怎么想怎么能做到这些的时候,蒋国珍总是反问:“为什么要想?为什么不去做?”
友人笑谈蒋国珍“傻”。无疑蒋国珍是傻的,是一个傻到只知道奉献的人。他这一生历经大风大浪、坎坷困苦数不胜数,从战士到教师,再到37年贫学资助人,他走的时候自己的银行卡里仅有1.36元,甚至于身后还捐赠了眼角膜。
2016年6月15日,蒋国珍的时间永久地停留在了这一天,86岁的他在新余人民医院病逝。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留下的只是一沓厚厚的汇款单,一本近乎空空的存折。老人将受到的不公深埋心底,无论是在疆场,还是在讲堂,他都将一腔大爱洒向了人间。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