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矫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效果观察
2017-02-28郭朝广
郭朝广
(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矫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效果观察
郭朝广
(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探讨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矫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型斜视患者59例,均行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统计术前A型内斜、A型外斜水平斜度、减少量及客观旋转角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外斜A征平均斜视度为(25.59±10.09)°,手术减少量为(26.58±11.24)°;术前内斜A征斜视度为(34.19±15.06)°,手术减少量为(33.38±14.40)°,内外斜A征均斜视度矫正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右眼内旋转度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前客观旋转度数与术后FDA减少量呈正线性相关。结论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可有效改善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患者客观眼球旋转度,对A型内外斜视水平斜度无影响。
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上斜肌功能亢进;A型斜视
上斜肌具有促使眼球内旋转、外转及下转的作用,继发上斜肌功能亢进或原发功能亢进可导致患者眼球沿矢状轴进行内旋转,进而诱发旋转斜视[1]。上斜肌为第二外肌,收缩时易出现外展,因此上斜肌功能亢进多与A型斜视同时存在。通过手术治疗,促使亢进的上斜肌减弱为临床治疗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主要治疗手段。硅胶延长术、肌腱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及肌腱劈裂延长术为临床常用上斜肌减弱术式。本研究旨在观察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矫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型斜视患者59例,排除上斜肌单侧亢进的A征内外斜,男38例,女21例,年龄5~35岁,平均(15.28±2.26)岁,其中外斜视A征39例,内斜视A征20例。
1.2方法①检查方法。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检查视近、视远的斜视度,以角膜映光法对患者正前方注视时的斜视度进行检查,并以同视力机法对原在位、下转25°及上转25°斜视度进行检查。向上注视斜视度与向下注视斜视度差为10°及以上为A型斜视。上斜肌亢进强度诊断:上斜肌功能位检查,垂直斜度15°为(+ + +),10°为(+ +),5°为(+)[2]。②手术方式选取。对不存在双眼单视功能A征明显者,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者(+ +~+ + +)实施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对经客观及主观检查证实为内旋者的立体视患者行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若术中发现上斜肌肥厚程度及肌力不符合术前检查者,则遵循水平肌移位原则,适当对水平肌进行上下移位;按水平斜视角度,参照双眼视功能及视远近斜度差别,遵循水平肌手术原则,对手术量进行设计。③行全麻,在显微镜下于鼻上方行8 mm结膜切口,对上直肌鼻侧止端实施暴露分离,并沿上直肌鼻侧止端向后分离,可见表面发亮的粉红色上斜肌,充分显露上斜肌,将肌鞘内上斜肌肌腱完整钩起,并于分离后均分为两半,距离鼻上方内外侧4~6 mm左右处套环缝合1针,并于缝线处离断肌束,对端缝合两断端,已至延长上斜肌4~6 mm处,间断缝合切口2针。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术前A型内斜、A型外斜水平斜度变化情况及手术减少量。对手术前后客观旋转角度进行观察比较。
2 结果
2.1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对A征的矫正情况59例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患者中,术前外斜A征平均斜视度为(25.59±10.09)°,手术减少量为(26.58±11.24)°;术前内斜A征斜视度为(34.19±15.06)°,手术减少量为(33.38±14.40)°,内外斜A征斜视度矫正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对眼球状态的影响59例患者术前平均FDA为左眼内旋转(12.08±4.79)°,右眼为内旋转(9.10±5.38)°,双眼总FDA为内旋转(20.91±8.45)°;术后7 d左眼为内旋转(3.32±5.35)°,右眼为内旋转(0.89±4.91)°,双眼总FDA为内旋(4.22±7.59)°,左眼FDA减少(8.31±5.35)°,右眼减少为(7.61±4.67)°,双眼总FDA减少(15.69±7.04)°。术前客观旋转度数与术后FDA减少量呈正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眼r=0.460,右眼r=0.490,P=0.000),术前客观旋转度数与术后FDA减少量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眼r=0.150,右眼r=0.230,P>0.05)。
3 讨论
上斜肌减弱术为临床治疗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首选治疗方案,其包含断腱术、硅胶带延长术、上斜肌腱鞘剥离术等多种术式。其中上斜肌断腱术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是一种非定量手术,对手术适应证具有严格要求,且术后易引发上直肌损伤、上睑下垂、上斜肌麻痹、垂直旋转复视、不完全断腱及过矫等多种并发症[3]。有调查显示,其术后42%~82%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斜肌麻痹,不适用于存在双眼视功能及正常立体视患者[4]。
邵新香等[5]对A型斜视患者给予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内旋状态,矫正A型斜视,21例患者术后仅有1例代偿头位未改善。上斜肌延长术可在不改变患者肌肉收缩力方向及上斜肌起止点的情况下减弱肌肉收缩强度,对有无正常眼膜对应及是否存在双眼单视患者均适用,且手术效果较为稳定,应用于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患者具有以下优势。①可根据患者斜视度及上斜肌亢进程度,实施等量延长,对水平斜度几乎无影响,有效减弱内旋;且患者一旦出现过矫等并发症,可采用复位的方式予以矫正,风险小,安全性高。②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自鼻侧减弱上斜肌,可有效保留上斜肌宽大附着端,避免植入物需要,且劈开后2个断端直接对合,减少或避免肌腱间悬空的发生。③可控性强。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增加外旋作用弱,其可在双眼融合范围内改变眼球旋转状态,患者即使存在双眼视,对手术效果亦无太大影响。此外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不仅可改善患者A型斜视症状,且可有效改善其上斜肌功能亢进。本研究结果显示,59例患者中术后左右眼内旋转均小于术前,这提示对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患者予以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客观旋转度。
综上所述,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应用于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客观旋转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张晖,唐宁,李燕利,等.斜视矫正手术对双眼视觉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5):895-898.
[2] 钟琴,魏红,刘陇黔,等.上斜肌断腱术与部分切除术治疗上斜肌亢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10):1230-1233.
[3] 李月平,赵堪兴,马惠芝.上斜肌分级悬吊术治疗上斜肌亢进A型斜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8):579-583.
[4] 司明宇,杨士强,郭新,等.上斜肌劈开延长术治疗A型斜视临床疗效[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5,17(10):625-628.
[5] 邵新香,司明宇,范可顺.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在A型斜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3):244-246.
R 779.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68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