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生猪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7-02-28袁亚琦
袁亚琦
(永城市饲草饲料站,河南 永城 476600)
永城市生猪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袁亚琦
(永城市饲草饲料站,河南 永城 476600)
1 永城市生猪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永城市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市)”,生猪产业是永城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6年底永城市生猪存栏4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1 639万头;全年出栏肉猪57.17万头;猪肉产量55 775 t,占肉类总产量的60.5%;养猪业产值达13.2亿元,占畜牧总产值的38%。在建的中粮家佳康(永城)有限公司年出栏50万头健康生猪项目投产后,永城生猪出栏量将超过百万,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猪生产强县。由此可见生猪产业在永城市畜牧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养猪规模化比重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6年永城市年出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45个,生猪出栏量由2015年的57万头增加到2016年的57.17万头。出栏量的增加,说明生猪养殖正趋向规模化。
1.2 生猪标准化养殖不断推进
从2008年起,永城市通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2008年至2014年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猪场32个,省级生态示范场2个。这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到了“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要求,为永城市生猪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方向转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1.3 生猪养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永城市生猪主要品种为杜长大,通过对全市20个生猪存栏3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调查,每头母猪年平均提供断奶仔猪数21头,个别场比如天天牧业每头母猪年平均提供断奶仔猪数能达到26头,比“十二五末”每头母猪年平均提供断奶仔猪数18头增加2头;100 kg育肥猪出栏天数平均缩短10 d,仔猪断奶时间由35日龄缩短为28日龄,其中生产管理水平更高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实行21日龄开始断奶,母猪年产胎次由原来的2胎增加到2.2胎。能繁母猪年产胎次、每头母猪平均每胎提供仔猪数的增加和育肥期的缩短,降低了饲料的消耗,增加了出栏量,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1.4 生猪加工企业现状
永城市目前共有屠宰场16家,其中生猪屠宰企业12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以永城市众品食业有限公司为支撑,众品食业年屠宰生猪50余万头。
2 永城市生猪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生产方式落后,制约产业升级上档
据调查,全市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仅有245个,小规模分散的一家一户养殖局面未得到根本转变。同时,全市通过验收挂牌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场32个,仅占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生猪场的13%。在猪场标准化建设方面,大多数规模化养猪场不仅猪场建设地址选择不符合要求,而且场区规划布局不科学,生产区与生活区不能严格分开,生产区内各功能区布局不合理,不仅养殖设施等硬件落后,而且养殖档案等软件建设不规范,养猪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落后。
2.2 产业化程度低,产业体系不完善
全市除了生猪屠宰企业外,没有一家具有带动生猪产业发展的猪肉深加工企业。而这些生猪屠宰企业与生猪养殖户也是没有任何产业利益衔接机制,屠宰企业对养殖户的生猪都是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是完全分离的独立自由组织,全市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
2.3 粪污处理不到位,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通过对全市规模养猪场的粪污处理调查发现,对粪污采用发酵、制作有机肥、建设沼气池等无害化处理的猪场仅占规模养殖场的10%左右,多数养殖场对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甚至一些养殖场粪污无固定的堆放场所,无防雨、防溢、防渗措施,致使雨天粪污横流,污染环境。
2.4 投入品使用不规范,肉制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调查发现,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生猪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在养猪生产中常常使用一些兽药及药物添加剂,但不按照兽药休药期规定使用兽药,这样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猪肉组织中,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一些养殖场户,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购进、使用档案资料不健全,也难以查清其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致使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2.5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由于受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检验检测设施简陋、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的需要。一些规模较小的养猪场在疫病监测、诊断、预防、扑灭等环节难以得到保障,因疫病造成生猪死亡和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2.6 养殖融资难,投入严重不足
一方面生猪养殖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仅靠养殖业自筹完全无法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周转资金和后续发展资金对规模养殖场发展壮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养殖风险大,效益低,养殖设施、活体生猪不能作为抵押物,加之少数养殖业主诚信度差,影响行业信誉,导致养殖融资更加艰难;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政府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严重影响到了生猪业的稳定发展。2007年以前国家对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07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永城市支持生猪生产主要有两项:①能繁母猪补贴项目,2007年至2009年国家能繁母猪补贴,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但到2010年能繁母猪补贴去掉了,直到2011年猪肉价格暴涨,市场供应紧张,才又将这一政策落实。政策时有时无,没有连贯性。②生猪活储项目,按活储量(60 kg以上育肥猪)每头猪每年补贴150元,但这仅仅涉及全市63个规模肉猪场。对猪场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推进标准化养殖等方面,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无法拉动社会资金投入。
3 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
永城市生猪产业发展必须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抓手,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通过规模化标准化来转变生猪生产方式,实现生猪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猪肉产品供需平衡、猪肉质量安全可靠的目标。促进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一方面要对生猪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按照永城市“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以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为重点,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相结合,统筹布局永城生猪产业化集群,优化生猪产业结构,进行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扶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对规模化猪场引导扶持,使规模化猪场达到标准化养殖水平。
3.2 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推动生猪产业化发展
促进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防止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必须按照“龙头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养猪场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生猪产业。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对龙头企业给予扶持,集中力量培植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同时,要大力扶持生猪产业专业合作社,并积极指导让其发挥应有组织的作用,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分散的养猪场户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进猪、统一供料、统一指导、统一服务、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服务,减少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延长生猪养殖产业链,使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合作社逐渐与养猪场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粮肉食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河南永城众品食业有限公司、山东六合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已落户永城,围绕这些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引导规模化养殖场户、养殖合作社与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架构,培育畜牧产业品牌。
3.3 强化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养猪业与环境和谐发展
继续加大对规模养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沼气建设、粪污堆积发酵加工有机肥、污水三级沉淀项目,推广干清粪工艺、干湿分离、堆肥与雨污分离等粪污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
3.4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养猪场扩大生产的资金困难
一要继续对能繁母猪实行补贴,确保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二是建议市财政预算中安排生猪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年出栏达到1 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促进其达到标准化猪场建设标准。对通过标准化验收达标的标准化猪场进行一定资金的奖励,并在以后的项目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三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好国家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四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扩大融资渠道。金融部门要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提高小额农贷信用额度,解决养猪场户贷款难的问题。
3.5 规范养殖管理,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一要加强生猪生产投入品监管,防止在饲料及饮水中滥用添加剂和兽药,严防使用违禁兽药和添加剂,要确保落实兽药休药期。二要规范生猪养殖档案,主要规范免疫记录、防疫监测记录、兽药及饲料药物添加剂购进记录、饲料药物添加剂出库记录、兽药使用记录、疾病诊疗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消毒记录等生产记录。三要对养猪场户开展诚信教育,让养殖户了解违禁药物,严格执行兽药休药期,保证不滥用药物,不使用违禁药物,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3.6 加强科学养猪技术推广,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一是要加大对养殖科技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技术推广经费。二是市县(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要开展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要开展对养猪场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养猪场(户)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养殖效益。对规模养殖场要加强现代养猪技术的推广,开展现代养猪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和集成推广,重点推广标准化猪场建设,推广生猪繁育技术、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保育及育肥技术、猪病综合防控技术、生猪标准化生产与环境保护等综合配套技术,提高生猪生产科技水平。
S828
B
1004-5090(2017)10-0010-02
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