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2017-02-27蒿峰

齐鲁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云纹周礼片状

蒿峰

玉璜与玉琥

六瑞之中另两器为璜与琥。按《周礼》之说,玄璜礼北方,白琥礼西方。这样天地四合便有了这六瑞器的祭祀。但是这两器在六器中,其出现、形制、功用略显复杂。

先说璜。《说文》上讲半璧为璜,意思是璜是璧的一半,但实际发掘所得及传世品中很難见到半个璧的璜,只有良渚文化玉器中有,且上面刻有神人兽面纹。其他文化玉器及商周玉器中不见此制式。璜的出现较早,在长江流域的崧泽文化以及石家河文化中都有出现。其形制皆不是半璧,而是片状或圆方形断面的孤形玉器,有的三分之一圆,有的四分之一圆,甚至五分六分之一圆周,皆为素面。初期玉璜很小,是作为脖子上的串饰出现的,璜的两端有孔,以作穿拖系挂之用。龙山、齐家、石峁等文化玉器中不见大型璜的踪迹。因此它与璧琮璋圭在体积上悬殊较大,不像是居于同等地位的礼仪用器,事实上发掘中也不见它们组合在一起。商代玉璜考古中有发现,尺寸较大,多数是璧环类器物损坏后改制。有的玉璜外缘出现了扉棱。在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半璧形的璜状物,与玉圭出现在一起。周代之后,很难见到祭坑中出现玉璜。整个两周时期以及汉代,事实上璜是基本上作为配饰品出现的。石器时代璜为佩饰,光素无纹。周以后玉璜上开始琢制花纹,后来出现凤鸟纹、龙纹以及流动的云纹。战国时期璜的数量与形制都有大发展,部分璜两头雕成龙形,璜体的装饰亦丰富多彩起来,谷纹、蒲纹、勾连云纹、几何纹都大量用于装饰,精美异常。这些玉璜是玉组佩的主要基干,因为级别高而设计工整、磨制精湛。其在玉组佩中的位置不同,有的璜一孔,有的两孔,还有的三孔。直到魏晋南北朝,玉组佩由简化到消失,璜亦随之简化与消失。

琥的身世与用途更加吊诡。琥在石器时代未有发现。商代玉器中开始出现,有立体圆雕的琥,也有虎形的玉片。圆雕琥身体近于方柱,臀肩高凸,背部略塌,虎尾粗而长,全身为双阴挤阳线刻出花纹,抽象而夸张。玉片状琥玉质不太好,长尾上卷,张口,口内缕空,呈多角星状,虎身用数道阴线刻画皮毛及前后肢,眼为臣字眼。春秋战国时期,亦出现许多虎形玉片。此期虎身纹饰很复杂,有直角的“S”纹,虎头小而方,虎嘴张开,上唇向上卷。战国片状琥,用玉考究,饰有孤线纹及谷纹,虎唇为斧钺之形,虎身多伏卧。汉代琥被大大神化,琥一般具有了飞翼,有的头上长出角,圆睛,立眉,虎须戟张,很是威猛,多作为避邪摆件。《周礼》把玉琥作为六瑞之一,但我们一直没有发现祭祀中用的琥和虎形玉器。如果把商周片状玉虎(多为小件)作为琥则非常勉强。所以有学者提出《周礼》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士们根据当时的认识对周代礼制、祭祀制度进行敷会、杜撰的。现在话还不能说的如此绝对,玉琥的身世与形制还有待于考古发掘和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云纹周礼片状
雪花不只有六边形片状的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浅析现代设计中云纹图案的运用
控制片状α-Al2O3粉体形貌影响因素的研究
云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
吉祥云纹与现代家居软装饰纺织品设计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
叶适门人孙之宏及其《周礼说》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