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竞逐国际学校
2017-02-27西早
西早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日渐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高品质教育的追求,国际学校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播出,明星子女们就读的国际学校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又加剧了大众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焦虑,国际学校越来越成为普通百姓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国际学校在中国已有近20年发展历史。根据2016年11月底发布的《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目前中国已有国际学校661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发达地区。
近两年,国际学校发展迅猛,已开始向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扩张。
在武汉,除开办较早的枫叶国际学校以外,2016年9月,武汉三牛中美中学、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相继建成并首次招生。加上武汉光谷(国际)外国语学校,以及老牌的美加外校等,近年来武汉高端民办国际学校数量剧增,且仍呈现出“一票难求”的局面。
国际学校的前世今生
目前国内的国际学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籍子女国际学校。这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学校,主要是为了方便外籍工作人员子女就读;第二类是公立学校的国际班或国际部。由于相关政策规定,目前国际班和国际部仅存在于高中阶段;第三类则是民办国际化学校。采取中外合资或是民营资本独立承办,主要招收中国学生。
从1980年到1989年,全国新增的三所国际学校全是外籍子女学校,这是我国国际学校的开端;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或国际班最初也只招收外籍子女,随着政策的开放和需求的增多,公立学校国际班(部)在2000年后迅速发展;民办国际学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最多,也是现在国际学校办学的主流。
“随着2013年国家公立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相关限制政策的出台,一些公立学校的国际班(部)开始寻求转型,从公办向民办过渡,比如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就迁出校本部并改名为北京佳莲学校,以民办形式运营。”胡永是湖北、安徽等地多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的合作办学机构负责人。据他介绍,目前,武汉开设国际部的公立学校有20余所。但是,公立学校国际班的招生规模有限,一般为60-150人,因此许多办学机构开始布局国际学校。
中信证券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国际学校在整个教育产业链中并非大类,与幼儿教育、K12(国际上对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统称)辅导、职业教育三大领域的数千亿元规模相比,国际学校产业目前只有三四百亿元的规模。
据统计,目前民办学校占整个基础教育的比例为32.45%,其中国际学校只占整个基础教育的0.13%。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特别是日渐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高品质教育的追求,加之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将为国际学校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各路人马“相爱相杀”
在国际学校的办学力量中,既有像德威、赫德这类国外老牌私立学校进入中国办学,也有枫叶国际、海淀教育这类成长于中国本土再布局全球的教育企业,还有一些是从原义务教育系统民办学校转为国际学校的,如碧桂园学校——地产开发商为提升项目价值,与知名教育集团或公立学校合作办学,也已不是新鲜事。
根据枫叶教育、海亮教育等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国际学校的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0%-40%之间,净利率在20%-30%之间。中信证券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较为成熟、运营良好的国际学校,毛利率甚至达50%。较高的利润率加上弱周期行业稳定的盈利能力,让国际学校日渐成为社会资本或传统行业企业想要长期布局的板块。
“像枫叶教育、海亮教育这样,以实体国际学校上市的教育企业并不多。”中信建投证券教育行业分析师冯重光告诉《支点》记者,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多采用并购或直接投资建设国际学校的方式,强势杀入这一领域。如2016年,勤上光电通过增资获得深圳英伦学校股权,中泰桥梁、紫光学大等则宣布募资10多亿元用于建设国际学校项目,这些动作将为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在一些地产企业里,教育产业正由配角逐步晋升为主角。如碧桂园、万科、保利等龙头地产商都成立了各自的教育事业部,碧桂园深耕K12国际教育,万科则在开办了上海万科双语学校等项目后,联手深圳中学共建国际化高中。
建设资金充足、直接覆盖楼盘生源,是地产企业开办学校的两大优势。
为满足大众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各地政府在国际学校产业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新城区的配套中,各地政府积极引进知名国际教育机构,如上海浦东引入惠灵顿和哈罗,陕西西咸新区引入耀华学校,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早在2007年就引入枫叶学校,极大提升了当地的教育配套程度。
同时,政府购买教育等公共服务和教育PPP模式逐渐成熟。比如,2016年,武汉市洪山区政府与武汉澳洲国际学校、洪山区武珞路小学实验分校达成合作协议,每年拿出部分学位以满足学校周边小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再如,首控集团与德阳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资金规模约300亿元的国际教育新城。
优秀教师是稀缺资源
尽管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已成国际学校的新宠,但这些城市的国际学校发展仍相对滞后。
“根据一些机构的统计和报道,目前武汉有近10所国际学校,但从办学规模和收费看,真正走高端路线的一贯制国际学校并不多,一些仅开办高中课程的国际学校,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国际学校。”在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章鹏看来,“武汉的国际学校发展现状,有点像二三十年前的北京。现在基本不用考虑市场竞争问题,用心做好教学,把最适合孩子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引入武汉,这才是管理团隊的重点工作。”
一贯制学校是欧美流行的教育模式,即孩子从3岁到18岁只读同一所学校,不用二次择校。
据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周斌介绍,虽然目前武汉已有多所一贯制国际学校,但各个学校的定位和特色都不一样。比如三牛中美中学主打全美式教育,枫叶国际学校采用加拿大的课程体系,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则给予学生多样化选择——既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课程内容和国际化课程,还有多项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课程可供选择。2016年9月,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首次招生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录取人数仅490多人,录取比例为1:4,“家长们的热情程度超出校方的预期。”
国际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学费。在武汉上国际学校,学费从每年两三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在北京、上海等地,年花费二三十万元也属正常。
这些钱都花在哪儿了?从成本角度而言,土地和建设成本是国际学校最大的前期投入。据介绍,土地成本占国际学校建设成本的8%-15%左右,极端情况甚至在30%-50%之间。巨大的差距在于,一些形成品牌或集团化规模的民办学校,或更易得到政府支持享受较大优惠,或更易与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合作,在成本上就占有明显优势。
据周斌介绍,武汉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投资建设成本约为8亿元,该地块原是准备建设其它项目的商业用地,因而成本较高。据媒体报道,武汉三牛中美中学的建设费用为3亿元。
设施设备,是国际学校的第二大硬件成本。许多国际学校的装修和硬件都是从品牌供应商处采购,比如大家最为关心的塑胶操场,不同档次的供应商差价巨大。钢琴、游泳、马术、击剑、跆拳道等各类艺术体育教学设施,也成为各国际学校宣传的特色,因而前期投资巨大。
除此之外,师资成本则是国际学校最主要的花费。根据估算,教职人员的成本和管理费用要占国际学校成本的45%-60%。大部分国际学校都采用小班制教学,与公立学校1:12甚至更低的师生比相比,不少国际学校的师生比在1:4-1:6之间。
2016年12月,K12国际教育资源聚合平台顶思会发布的《国际学校薪酬与教师发展报告》称,缺乏充足的优秀教学人才是国际学校人力资源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少学校的外籍教师年流失率超过15%。有经验的高层管理人才也极受欢迎,不少知名公立学校的校领导到新开办的国际学校担任管理者,他们对当地的教育环境更为熟悉,对学生管理工作也颇有经验。高投入带来的是令人满意的回报,按照在校学生3000人计算,每年每人收费8万元,年营业收入可达2.4亿元,而不少国际学校的收入要远大于这个数目。
未来趋势将是全球一体化
国际学校是香饽饽,但准入门槛高,资金、土地、手续是关键。
胡永介绍,建学校是重资产投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教育作为不可逆的投资,家长们对学校品牌和口碑的信任度尤为重要。为此,不少原本只是单一运营的实体学校,因为已累积起较好的口碑,都开始与各地的资金、资源所有方进行合作。这一双向选择的合作过程,是有运营经验、品牌积累的教育集团与资源所有方的联姻。
“教育理念一致、具备相应资源和实力,是我们在寻求合作方时考虑的两个最重要方面。”章鹏介绍,海淀教育集团在海南、河北等地的国际学校都即将落地,并在美国密歇根、新泽西建有海外校区,以打造全球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共享发展体系。
2016年12月,英中贸易协会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由英国教育大臣出席背书的英国优质教育机构推介会,多所英国教育机构积极寻求在华合作方——这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中国国际教育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不只是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私立学校或教育集团,都对在中国办学有极大的热情。不少国外机构正在武汉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他们与公立学校、私人投资者、知名房地产开发商都有接触。”在武汉开办高端国际幼儿园的一位投资人告诉《支点》记者,她刚刚参加完上海的那场英国学校推介活动,对开办一贯制国际学校也跃跃欲试。
2016年11月7日,《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三审审议。其中,对国际学校产业影响最大的条款是,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设立营利性学校。这一条款虽对国际学校的资本化运作带来一定影响,却并未挡住众多投资者的热情。
目前,所有民办国际学校登记的都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也就是非营利性的。根据教育部官员对媒体的公开回应——“现有收费较高的民办学校可按办学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根据各地的具体办法来确定收费标准,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只要符合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律要求,都可继续举办。”
在武汉,国际学校仍然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阶段。未来,武汉的家长们也将在公立教育体系之外,拥有更多样化的選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