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张学良日记看其在台期间的迁移经过( 上)

2017-02-27康艳华

档案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陈诚李宗仁蒋经国

康艳华

从1946年 被秘密转移至台湾到1994年赴美定居,张学良在台渡过了48载岁月。期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张学良多次迁居。目前,对于张学良在台居住地变迁,专门文章有《张学良台湾幽禁地变更始末》《张学良在台湾的几次神秘迁押》,涉及到的书籍有《张学良幽禁秘史》《张学良去台之后》,文章有《张学良在台湾的幽居岁月》《弹拨少帅幽禁岁月的最后琴弦——访张学良在台湾的北投故居》等多篇。但出于种种原因,这些记载或不全面,或不准确,难以让我们一窥历史之真实面目。笔者通过阅读张氏帅府博物馆馆藏手抄本张学良日记,归纳,整理,对张学良在台期间迁移过程作一简单记述。

一、神秘迁移新竹井上温泉

1945年抗战取得胜利,因倡导全民族抗战而被幽禁的张学良再度成为舆论关注所在。尤其是1946年西安事变十周年之际,全国掀起了释放张学良的舆论热潮。

在此形势之下,张学良得到了刘乙光带来的“移地消息”,他满心以為自由就在眼前。首先他被从贵州迁往重庆,居住一段时间后,“11月2日 今日迁移,但余始终不知去向何处。早六点一刻,由重庆白市驿飞机场起飞……八点四十分到武昌徐家棚飞机场,加油。”(注:文中引文未经标注者,皆出自馆藏手抄本张学良日记)至此,他“始终不知去向何处”,直到“十二点十五分抵达台北一松山机场,余知是到台湾”。下机后的张学良望着陌生的环境,内心涌起无限悲凉。自幽禁生活开始,蒋介石为他安排的都是闭塞、交通不便之地,所以作为台湾最繁华地的台北也只是稍事停留,“在台北午餐”,“下午二点十五分由台北乘汽车出发,约五点半抵新竹下宿于招待所。”“11月3日 九点许由刘启光县长夫妇陪同乘汽车由新竹出发,约至下午一点抵寓所,此地为日本时代井上温泉乃高山族,《鹿蕃》地。”这样,张学良就在幽闭的井上温泉住了下来。

来到井上温泉不久,台湾就爆发了“二二八事变”。事变之初,远在深山之中的张学良对此并不知情,直到3月1日,“刘乙光告知我,连日台北竹东民众暴动,袭击衙署,专打外省人,在台为官吏者。”张学良对台湾政局有着非常人所具备的政治敏感度:“我到台湾第二日已有些感觉,已见我所写的莅台初感,非是我事后有先见之明。当局如不善处台湾,真不知道成什么样子。”未过几天,这场台湾历史上的大事件便波及到了张学良。3月5日,“连日沉闷,昨晚来了一辆卡车带来为面菜蔬。赵献瑞也来了,一刹工夫,寓中如临大敌,我的窗前门外,全部卫兵,并皆手持武器,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当时的台湾情报机构收到密报,中共方面有可能派“突击队”混入人群中,强行将张学良接回大陆。刘乙光接到上峰命令:在阻挡不了的情况下,要将张学良秘密就地处决。

蒙在鼓里的张学良内心疑惑重重,他“请老刘过来问问,他说有事不来。又见他们焚烧文件,收拾行李,人员纷纷乱窜,有什么事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令人烦闷,三请老刘,仍不来,余到刘的屋去看他们十分仓惶,刘太太和孩子都改换了衣服,问到是怎么一回事,他含混回答,仅说竹东也出事了,把区公所烧了。连日沉闷和鬼祟,情形使我十分不痛快。”3月7日,“他们又对我鬼鬼崇崇的样子,一大早刘太太就装模作样的到处偷偷察看,一定是外间又有什么风声,我想也不外乎那一套,想了想,睡我的大觉去罢。”情况未明,前途未卜,面对这慌乱的局势,张学良竟能安危入睡,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淡定自若。

第二天,刘太太又“托辞借烟”,来探视张学良的状态,而刘乙光依旧“避而不见”。对此,张学良“好生气”,“我对他们以诚相向,并以善言导之,又以好言讽之,使其自觉,他还是那鬼祟小伎俩对我,”“就是外方对我有什么图谋,好好的告诉我,使我自戒,说明他的苦衷,何必这样鬼祟,拿我当傻瓜”,“慢慢想想,我即以赤子之心对任何人,他们也是任何人之一,何以生气,所以气也就消了,还是以客观的眼光,查看他们的行为,以作自己的借鉴。 ”

到了3月10日,这场险给张学良带来杀身之祸的风波终于过去,“刘乙光告知关于事变几庄子事情,并交来柯参谋长信一纸,”张学良亦对刘乙光声明了自己的处事态度:“现在处境利害相同,有什么事应该明白告述我。”

二、紧急押往高雄寿山要塞

1949年1月25日,刘乙光再次带给他获释的希望。“下午老刘送来一份二十三日申报,并告知政府已令我及杨虎城自由。”

此次自由可能,源于蒋介石的下野和李宗仁就任代总统,国内再次掀起释张风潮。1949年初,国民党在国共内战中溃败,蒋介石决定下野,将桂系首领李宗仁推到前台,试探与中共和谈的可能。

李宗仁在担任代总统后的第二天就发表文告,表示愿以共产党所提的八项条件作为和谈基础,“决本和平建国方针,为民主自由而努力。”李宗仁宣布的各项“促进和平谈判”措施之一即释放政治犯,而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当年因西安事变而被蒋介石囚禁的张学良、杨虎城二人。

为显示和谈的诚意,李宗仁指示时任台湾省主席的陈诚,请其释放张学良,并准备派飞机到台湾迎接张学良到南京。当时的《华商报》《申报》等都报道了这个消息:“关于恢复张学良、杨虎城两氏之自由一事,李代总统二十四日在国民党中常会中曾予报告,略以此事于总统离京前业已征得其同意,顷则已至实行时期,故当于即日下令施行。又李代总统二十四日有手令交总统府参军处与国防部及空总,命即于恢复两氏自由后,专机邀同来京,以共商国是,并另电台主席陈诚及渝市长杨森,命即办理张、杨两氏之恢复自由事宜。”(《申报》1949年1月25日)

但蒋介石宣布下野,只是一种处于劣势时惯用的政治手段。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实权仍操纵在他的手里。所以,陈诚在接到李宗仁的命令后,第一时间先请示蒋介石:“溪口总裁蒋:奉李代总统(宗仁)子(1月)敬(二十四日)府秘邨电开:‘兹为表示政府对和平之诚意,促成和谈,顷已决定释放政治犯。张汉卿兄(学良)现在台省,希就近转知监视人员,先恢复自由,仁并拟约其来京一唔。除已电饬空军总部,日内派机来接外,专此电达,希先转致意,请其届时来京,并复为盼。等因。特电报告。职以为汉卿之于今日,释之无关重要,久羁适足为累,但惜处置较迟耳。为此,似可听其释放。如何仍乞电示。职陈诚。子有叩。”(《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下,台北“国史馆”2007年版,第726-727页。)

陈诚此电既是请求,亦有为张学良求情之意。两天后,陈诚即接到蒋介石的复电:“如有命令到台省释放张学良,似可暂不置复。否则可以并不知张学良何在,以此事省府向不过问之意复之。”(《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下,第727页)一纸电文断然拒绝了释张之路。

台湾方面似乎对这个命令反应比较慢,以至于1月31日张学良还在日记中记下:“老刘由麦会计带信一件说,大体已定,只等飞机。”这一次张学良与自由如此接近,但仅一夜之间,情况又起波澜:“2月1日 老刘由台北返回,告说释放又起变化,余等今晚即迁移,但未说去处。”原来,鉴于张学良在新竹的行踪已经暴露,为了安全起见,防止意外,将张学良进行了一次秘密转移:“2月2日 夜三点由井上出发,十一点(因等天气)由新竹乘飞机,十二点十分抵岗山机场,再坐一点钟汽车,抵高雄要塞,住寿山要塞兵舍中。”此时的张学良还被剥夺了看报的权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21日,“老刘晚饭返回(十二日离去)告知他曾去上海,已请示好了,可以看报了,带来报纸多张。”

不明真相的李宗仁仍于2月4日派其亲信程思远飞赴台湾,商洽释放张学良的问题。但已是无力之举。以至于当时的《华商报》评论道:“李宗仁昨晚命令其最亲信的一个顾问(按指程思远)于今天飞赴台湾,商洽释放张学良,据悉:台湾主席陈诚不理睬张的释放令。”“今后再有谁来敲他的门,能不能带他一同下山,最后的决定者恐怕还是那位高卧奉化的阴谋家。”

想是张学良已预料到蒋介石不会轻易释放他,尤其是在这国民党溃败于共产党的时局中,所以我们在其日记中看不到任何情绪的流露,得之获释消息时的不欢不喜,闻听继续关押时的不怒不悲。因迁移匆忙,所以刚到寿山时,张学良只能住于兵舍中,至5月7日,始“搬到在要塞中新修理之楼房居住”。

没过多久,在大陆惨遭溃败的蒋氏父子亦退踞台湾。蒋经国接管权力,任职于国防部,长期负责“管束”张学良的保安部也置于他的管辖之下。6月1日张学良再次向刘乙光表示,想会一会蒋经国,请刘代为相说。(注:据张学良日记记载,其曾于1937年托刘乙光致意蒋经国,“拟约会一晤,彼言不便辞之”。)18日,刘乙光从台北回来,“告知他见过蒋先生和经国,并把大概的情表谈了一谈,又言蒋经国对我意思很好。”同时刘乙光还适时地对蒋经国提到了“E(赵一荻英文名Edith之简写)治牙事”。在蒋经国的同意下,6月24日,“ E开始外出治牙”。

在寿山居住期间,张学良除继续与于凤至及子女通信,还意外地收到了同在台湾亲人的来信:“老刘交来六妹,六姨来信各一件,附台币五百万,香烟两条,怀敏已嫁给翟元堃,住台北市和平路一段太顺街38巷9号。”原来,张怀敏在台北的邻居吴安之,黑龙江人,曾作过东北军营长,抗战时在戴的部下。所以其有便利的条件代为转达这一封家信。

三、重回井上温泉

1950年的1月25日,张学良接到通知,因“空袭原因,仍回井上”。27日张学良一行人即出发离开寿山。中途,他们还“到西子湾,高雄码头,风山,屏东公园,游览一番”。“下午八点洪司令来同车赴高雄火车站,备有包车四辆,挂于九点的班车上,九点由高开车。”28日“中途换吉普车,约早八点抵井上温泉”。经过一天一夜的行程,张学良再次回到了井上温泉。

这一时期,宋美龄也已由美赴台。4月30日,在宋美龄的安排下,张学良前往大溪相见。对于这次见面,张学良满怀期待,所以“昨一夜未睡好”,谈了一些家常后“夫人问我对她有什么话说吗?我答国家已到了这样天地,还有什么可说哪,我是无有可以帮助的事,只有二件事想求一求夫人。1、在私情上想望一望蒋。2、请代家中索几个钱用”。鉴于这个特殊时期,蒋氏刚由大陆退踞台湾,张学良深知自己的处境,因而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张学良虽有见蒋介石之愿望,蒋却无见张学良之意,对其一直冷淡处之。直至1956年11月13日,蒋介石单独召见刘乙光,“并面告他两事:不准我收听中共的广播,不许我同警卫人员接近。并问及我读书、身体等事,又询及我之年龄,并嘱看蒋经国写的一本什么书(书尚未交刘)”。15日,老刘返回后即将蒋的最新指示告诉给了张学良。冷落多年,蒋的突然关切让张学良激动不已,“夜中反复思惟,深自内省,”第二天与老刘“又再详谈,问讯明白,余决心作一番自励功夫,不要欺人欺己,作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死里求生,改头换面,作一番复活功夫,主要的在行,在恒。”“由此日起,永誓勿忘。”

到了20日,蒋介石通过刘乙光转告张学良:“写一篇西安事变同共产党勾结经过的事实,”并“再三嘱咐要真实写下,并说此为历史上一重大事件。”此时,张学良已被蒋“管束”二十年,早已对恢复自由绝望的张学良“听闻之下,百感交集,十分激动,决心不计个人利害,详述前因后果”,这一夜,张学良“兴奋过甚,前思后想,反复追思一夜未能好睡”,显然非常激动。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学良的日记一改多为记录生活琐事的特点,详细记述下他为求得自由,多次曲意迎合蒋介石,撰写了《西安事变反省录》《杂忆随感漫录》《慨中国文人之无行》《恭读<苏俄在中国>有感》等“命题作文”。

张学良的违心屈服,刻意迎合,换来了蒋介石对其态度的改观。应该是鉴于父亲蒋介石与张学良关系有所缓和,蒋经国开始与张学良互动起来,并于1957年6月13日“托老刘带来芒果一篓,系彼亲手交者”。这是蒋经国第一次给张学良以生活上的关怀,可以视为两人友好交往的开端。

(作者單位:张氏帅府博物馆)

猜你喜欢

陈诚李宗仁蒋经国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陈诚的四年级
李宗仁尊师若父
张自忠戒烟
狠心的龙虾妈妈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爱情不止眼前的苟且
蒋经国亲民:工地吃盒饭
27岁时,我嫁给了76岁的李宗仁
自传的陷阱